順服神

順服上帝

操練 / 服從
我們離開了上帝就會變得軟弱、盲目和無助。人本來就無法對未來和生命有保證。但這個事實卻不是人人都願意接受。

(English > Submitting to God  |  简体中文 > 顺服上帝)

 

你說:我是富足的,已經發了財,毫無缺乏。卻不知你是困苦的、可憐的、貧窮的、瞎眼的、赤身的。
《啟示錄》第3章17節

被恐懼驅動

我們由於對自己命運不能掌握,因而感到恐懼和焦慮。經過日積月累,我們便在內心培養出面對恐懼的適應機制,它掌控著我們的生活方式和選擇。我們的適應機制揭示了許多人心裡面所缺乏的安全感。



當我們一直沉浸在崇拜那些似乎要“擁有一切”的世俗慾望(如財富、健身、受歡迎的程度和流行電玩等)的文化裡時,我們會很容易陷入網羅。因此我們被迫生活在一種經常不滿足的狀態裡,不斷地追求更多。《聖經》稱之為“捕風”(‘chasing after the wind’)。



我看過日光之下所發生的一切事,不料,一切都是虛空,都是捕風。
《傳道書》第1章14節



我們恐懼是因為我們還沒有接受上帝的保證



恐懼是源於我們未能對上帝完全信靠。我們每次感到害怕就是因為我們某程度上不相信上帝。上帝是最好的,祂應許祂對我們每個人都有祂的旨意和計劃。

上帝會一直保守我們,不會離棄我們。祂已經在祂的恩典裡對我們的恐懼提供了答案,讓我們得到保證、安慰和鼓勵。不過我們可以選擇接受或不接受祂所給我們的保證。

我們的內心劇本  我們的懼怕與上帝的安慰
“我不喜歡讓別人面看到不好的一面。” 害怕被拋棄 | 耶和華親自在你前頭行,與你同在;他決不撇下你,也不離棄你;你不要害怕,也不要驚慌。 ” 《申命記》第 31章8節
“我現在還決定不了。” 害怕失敗 | 你們中間若有人缺少智慧,就當向那厚賜眾人,而且不斥責人的神祈求,他就必得著。 《雅各書》第 1章5節。
“我必須保持我的青春和力量。” 害怕變老 | 但那些仰望耶和華的人,必重新得力;他們必像鷹一樣展翅上騰;他們奔跑,也不困倦,他們行走,也不疲乏。 《以賽亞書》 第40章31 節
“我想有男/女關係。” 害怕孤獨 | 我吩咐你們的一切,都要教導他們遵守。這樣,我就常常與你們同在,直到這世代的終結。 《馬太福音》第 28章20節
“我最好也參與。我想要他們所有的。” 害怕錯失 | 所以不要為明天憂慮,因為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 ”《馬太福音》 第6章34節
“我不想遵循任何規則。” 害怕失去自由 | 弟兄們,你們蒙召得了自由;只是不可把這自由當作放縱情慾的機會,總要憑著愛心互相服事。 《加拉太書》第 5章13節
“我不喜歡認識新朋友。” 害怕合不來 | 因為蒙悅納的,不是自我推薦的人,而是主所推薦的人。 《哥林多後書》第 10章18 節
“我必須配合,不能說實話。” 害怕被拒絕 | 雖然我的父母離棄我,耶和華卻收留我。 《詩篇》 第27章10 節
“為了開心,我需要它。” 害怕受苦 | 但滿有恩典的神,就是在基督裡召你們進入他永遠榮耀的那一位,在你們受了短暫的苦難之後,必定親自成全你們,堅固你們,賜力量給你們,建立你們。 《彼得前書》第 5章10 節
“我需要盡我所能來保證我的未來。” 對不確定性的懼怕 | 你們說:“今天或明天,我們要到某城去,在那裡住一年,作生意賺錢。” 其實明天怎樣,你們並不知道。你們的生命是甚麼呢?你們本來是過眼煙雲,轉瞬之間就消逝了。你們倒不如說:“主若願意,我們就可以活著,作這事或作那事。”《雅各書》第 4章13至15節
“我不依賴或相信任何人。” 對脆弱性的懼怕 | 我們有這寶貝在瓦器裡,是要顯明這極大的能力是屬於神,不是出於我們。 《哥林多後書》 第4章7節



懼怕是愛的相反



有人說地球上最強的東西就是愛。的確如此,如果我們愛某人或某事,它會促使我們走出我們的安舒區,去做我們通常不會做的事。愛能推倒懼怕的牆。《聖經》說,我們之所以生活在恐懼之中,是因為我們還沒有完全尋找到上帝那完美的愛。



愛裡沒有懼怕,完全的愛可以把懼怕驅除,因為懼怕含有刑罰,懼怕的人在愛裡還沒有完全。
《約翰壹書》第4章18節



恐懼和缺乏安全感是由驕傲所驅動的



大多數的恐懼是由我們的驕傲所導致的。驕傲說:“我的名譽和感受是最重要的”。它總是試圖將我們與他人進行比較,並要確保我們在他人之上。當我們無法給他人留下深刻印象或試圖支配他人而受到威脅時,我們會產生壓力和恐懼感。


事實上,當我們將自己和他人進行比較時,我們是選擇了錯誤的比較目標。


作為基督徒,我們要與耶穌比較,並且要變得更像祂。上帝從不叫我們參照別人。祂叫我們仰望耶穌,我們的大祭司、救主和朋友。說老實話,如果我們與上帝相比,我們還有什麼可誇耀的呢?上帝能改變海洋的方向,還能僅僅通過話語就創造蝴蝶,我們可能做到嗎?我們會為了救一個一再得罪我們的人而犧牲自己的性命嗎?我們所能說的、能做的與能成就的,都無法與耶穌在十字架上為我們的犧牲和祂所賜給我們的一切相比。



因此,你們既然是蒙愛的兒女,就應當效法神。要憑著愛心行事,好像基督愛我們,為我們捨己,當作馨香的供品和祭物獻給神。《以弗所書》 第5章1至2節



撒但的心是驕傲的



驕傲阻止我們向上帝承認我們的需要。它設立障礙,阻止我們謙卑地轉向上帝和全心地跟隨祂。驕傲的人主要是說這三句話:


  • “我主宰我自己的命運。”
  • 
“我能取得我自己的榮耀。”

  • “我超越一切。”



這種態度正是撒但要讓我們陷入的圈套,因為撒但自己也充滿著驕傲。當我們將心思意念建立在自私自利的基礎上時,我們就變得像撒但一樣;而它的驕傲不會允許他它順服上帝。當我們選擇驕傲勝於謙卑時,我們就成了撒但的奴隸。



因為以肉體為念就是與神為仇,既不服從神的律法,也的確不能夠服從;
《羅馬書 》第8章7節



上帝的心是謙卑的



上帝是如此的威嚴且大有能力,祂絕對有權看不起我們,然而,祂向我們所展示的卻恰好相反。在《聖經》裡上帝無數次地提醒我們,祂是謙卑的。

1.祂謙卑自己來認識警示我們 | 誰像耶和華我們的神呢?他坐在至高之處,他俯首垂顧天上和地下的事。《詩篇》第113章5至6節
2. 祂謙卑自己來到世上過布衣粗食的生活 | 耶穌說:“狐狸有洞,天空的飛鳥有窩,人子卻沒有棲身的地方。”《路加福音》 第9章58節
3.祂謙卑自己來服事我們 | 因為人子來,不是要受人服事,而是要服事人,並且要捨命作許多人的贖價。”《馬可福音》 第10章45節
4.祂謙卑自己來到我們這裡受刑,使我們可以得享豐盛的生命 | 既然有人的樣子,就自甘卑微,順服至死,而且死在十字架上。因此神把他升為至高,並且賜給他超過萬名之上的名。《腓立比書》 第2章8至9節
5.祂謙卑自己以至被誣告而死 | 雖然他從來沒有行過強暴,他的口裡也沒有詭詐,人還是使他與惡人同埋,但死的時候與財主同葬。《以賽亞書》 第53章9節
6.祂謙卑自己來承擔我們的重擔 | 我心裡柔和謙卑,你們應當負我的軛,向我學習,你們就必得著心靈的安息;《馬太福音》 第11章29節


正是因為上帝是謙卑的,所以祂嘲笑和對抗那些驕傲的人。



他譏笑那些好譏誚的人,卻賜恩給謙卑的人。
《箴言》 第3章34節



但神所賜的恩更大;所以聖經上說:“神對抗驕傲的人,賜恩給謙卑的人。”
《雅各書》 第4章6節



讓我們停止跟從撒但



若要成為耶穌真正的跟隨者,第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就是放下我們所有的懼怕和驕傲。


上帝知道我們抗拒將所有的事都交托給祂的原因是因為我們懼怕。 這就是為什麼祂在《聖經》裡反覆地告訴我們不要懼怕。與“不要懼怕”等同的語句在英文標準版《聖經》中出現了137次。但另一方面,我們也必須明白,我們的懼怕是由驕傲所驅動的,而當我們驕傲時就是在效仿撒但。 讓我們對比一下大衛王的心與撒但的心。在《使徒行傳》第13章22節,大衛被上帝形容為“他是合我心意的人,必遵行我的一切旨意。”


撒但的心說:“我要設立自己的寶座”。《以賽亞書》 第14章13節 你心裡曾說:‘我要升到天上,我要高舉我的寶座到神的眾星之上,我要坐在聚會的山上,在北方的極處。

“
大衛的心說:“我算什麼,我的上帝和君王竟然竟眷顧我”。我觀看你手所造的天,和你所安放的月亮和星星。啊!人算甚麼,你竟記念他?世人算甚麼,你竟眷顧他?《詩篇》第8章3至4節


當我們在心中自立為王,榮耀自己並“掌管”自己的生命時,我們的舉動就如撒但一樣。



順服上帝的實踐步驟



不幸的是,驕傲是沒有開關掣的。我們如果在過去幾年甚至幾十年裡逐漸築起了心裏驕傲與懼怕的圍牆,就必須積極地去拆除它們,並摒除那些根深蒂固的思維模式。
以下是我們操練順服上帝的一個”必勝法則” 。我們不能靠自己的力量來取勝,而是需要聖靈溫柔的引導,使我們放下懼怕的心去順服上帝。聖靈有忍耐,又有恩慈;當我們請求祂的幫助時,祂總是應允我們。沒有人可以一夜之間就被改變。甚至是使徒們,儘管他們與耶穌在一起三年,也仍會在某方面上有掙扎,而耶穌也正是為了他們這些罪而犧牲。



1.承認上帝的本性並敬拜祂


首先,我們必須花時間使我們的心俯伏在我們那偉大並令人敬畏的上帝面前。沒有語言可以描述祂是誰以及祂所賜予我們的一切。



天的柱子都因他的斥責震動驚奇;這些不過是他的作為的一點點,我們從他那裡所聽到的,是多麼的微小!他大能的雷聲誰能夠明白呢?”
《約伯記》第26章11和14節



2. 認罪和悔改


當我們承認沒有上帝我們什麼都不是,也什麼都沒有時,我們才是明白真理在說真話。如果我們想跟隨主耶穌,我們必須從過去所有我們認為有能力掌管自己生命的錯誤觀念中悔改。此外,我們還必須為我們曾批評和詆毀上帝而悔改。若我們在任何一天發出過以下三種不當的想法的話,就必須向上帝道歉並立刻停止:

  • 
“我主宰我自己的命運。”
  • 
“我能取得我自己的榮耀。”

  • “我超越高於一切/我比其它重要。”



驕傲只會帶來爭鬥/不和。它能蒙蔽我們,而使我們做出愚蠢的決定。我們的驕傲也阻擋主耶穌的寶血潔淨我們的罪,因為驕傲不容許上帝在我們心裡坐著為王,從而掌管我們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傲慢來,羞辱也來,謙卑的人卻有智慧。
《箴言》第11章2節



3. 每天感謝上帝


上帝說我們無論在任何境況下都要向祂感恩,因為祂知道這能幫助我們檢視我們的心。我們要把我們的注意力放在上帝的權柄和祂給我們的眷顧,而並非專注於我們的不安全感。


每天我們可以從一件事開始每向上帝感恩,然後逐步的增加其他感恩的事項。如果我們真的心懷感恩,我們會因自己所列出那麼長的感恩清單而感到驚喜。



凡事謝恩;這就是神在基督耶穌裡給你們的旨意。《帖撒羅尼迦前書》第5章18節



4. 停止貪婪


驕傲的其中一個跡象就是貪婪。驕傲告訴我們,我們應該得到更多。所以我們渴求、模仿、比較、嫉妒,甚至偷竊。它讓我們看不到祝福,只能給我們帶來不滿和壓力。因此我們都要停下來,就我們的貪婪及渴望擁有別人的東西的意念向上帝認罪悔改。這樣的貪婪在《十誡》當中是被明確禁止的。上帝是為了我們的好而制定了這套律法,防止有毒的嫉妒帶來毀滅。



“不可貪愛你鄰舍的房屋;不可貪愛你鄰舍的妻子、僕婢、牛驢和他的任何東西。”

《出埃及記》第20章17節

5. 停止發牢騷


發牢騷是抱怨、訴苦和抗議。任何一個經常發牢騷的人都不受歡迎。這樣的人總是令人掃興!任何形式的發牢騷都是來自一種驕傲和自以為應得的靈,它試圖用抱怨來污染他人。當我們有基督在我們的心裡面,我們就可以用正能量的光芒照亮我們的地球。



無論作甚麼,都不要發怨言、起爭論,好使你們無可指摘、純真無邪,在這彎曲乖謬的世代中,作神沒有瑕疵的兒女;你們要在這世代中發光,好像天上的光體一樣,
《腓立比書》第2章14至15節



6. 停止論斷

許多人認為“言論自由”是每個人的權利。我們都有權發表自己的觀點和意見。然而,當我們對別人的事給與評價及作出結論時,我們就在心中論斷他們了。更糟糕的是如果我們隨之這樣想:”他們永遠不會改變”或者“他們不可救藥了”,那麼我們不僅僅是在論斷他們,還是在詛咒他們!



這種行為是驕傲的另一種形式,它假設我們什麼都懂得,並有權對他人作出論斷。也就是說上帝不能在某人的生命中施行奇妙的作為,這就變成詆毀和冒犯我們全能仁慈的天父了。



 “不可判斷人,免得你們被判斷。”

《馬太福音》第7章1節



7. 停止自誇


驕傲告訴我們,我們的努力、成就、犧牲和付出是應該得到榮耀,卻忽略了其實惟有上帝才是應該得到所有的榮耀的。讓我們等候上帝親自給我們的稱讚,而不是渴望得到他人的認可和讚揚。我們天父給我們的賞賜比起來自地上的多而又多,而且是永恆不朽的。



“你們小心,不要在眾人面前行你們的義,讓他們看見;如果這樣,就得不到你們天父的賞賜。好使你的施捨是在隱密中行的。你父在隱密中察看,必定報答你。”
《馬太福音 》第6章1,4節



8. 停止做出引人注目的行為


通過粗魯的、大聲的、戲劇性的、不恰當的或敵對人的方式來獲取別人關注。他們亦可能會用情感勒索、謊言、引誘、自虐等操縱方式來吸引他人的注意。這樣的人浪費我們的時間,漠視我們的感受。


這些行為都是源自一個信念,就是其他人應該聽我的或順我意的。這又是另一種驕傲,它叫我們把自己的需要放在別人之上。



各人不要單顧自己的事,也要顧別人的事。《腓立比書》 第2章4節



9.把所有的讚美和榮耀歸給上帝


當被人稱讚時,你經常會聽到有信徒說:“沒有上帝的幫助,我不可能做到。”這是我們要學習養成的好習慣,不管在那一刻我們是不是真的這樣想。如果我們對自己的心講實話,讓所說的最終與我們的心對齊。我們是不應該被引誘去偷取上帝的榮耀。



我是耶和華,這是我的名;我必不把我的榮耀歸給別人,也不把我當受的稱讚歸給雕刻的偶像。
《以賽亞書 》第42章8節



10. 別怕承認錯誤和軟弱


害怕承認我們的過失和弱點,是我們對自己精心策劃好的自我形象的一種保護方式。我們以犧牲跟上帝的關係為代價來高擡自己。那麼我們的恐懼則變成了我們的軟弱。



然而,使徒保羅打破了這個形象,他說他要誇耀自己的軟弱,因為這樣,人們就會看到耶穌基督在他身上的作為。保羅並不是一個普通人,他出身於一個顯赫、高貴與富有的家庭,他從來就學識淵博並受人尊敬。然而,這位傑出而又有影響力的人並不怕承認自己的軟弱。這就需要他拿出真勇氣和對上帝的真順服。我們也必須除去我們的(或對他人的)恐懼和(自我擡舉)偶像崇拜,使我們可以完全地活出上帝的形象。



他對我說:“我的恩典是夠你用的,因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所以,我更喜歡誇自己的軟弱,好讓基督的能力臨到我的身上。
《哥林多后書》第12章9節



11.先尋求上帝的意見,不要假設任何事情


只有上帝擁有人生的所有答案。當我們未能先尋求上帝,跑到祂的前面時,我們是認為自己什麼都知道,什麼都做正確。《聖經》稱這樣的[假設為偶像崇拜] [presumption idolatry],因為它將我們置於上帝的旨意之上。



頑梗與拜虛無偶像一樣⋯
《撒母耳記上》第15章23節



在聽取任何意見或做決定之前,讓我們放慢速度,先來問上帝的意見。依靠我們自己的理解和能力去面對未來是很危險的。《聖經》舊約記載的猶大王與以色列王所戰勝過的大仗,都是因為在出戰前先尋求過上帝的指示;而其他單靠自己能力出戰的都敗陣了,並給國家帶來災禍。

你要一心仰賴耶和華,不可倚靠自己的聰明;在你一切所行的路上,都要承認他,他必使你的路徑平坦正直。
《箴言》第3章5至6節



12. 把別人看得更重要


人類的本性通常是不會優先考慮別人的想法的。即使是孩子們也不喜歡將他們的糖果和玩具分給別人。假如人類可以先考慮別人或把別人看得更重要,這才能真正體現我們的謙卑行為。同時,這樣的行為也體現了我們的心從那懼怕和自私中被釋放。


我們能看別人比自己重要,是因為上帝也愛他們;也正是由於上帝愛他們,因此我們也要對他們友善和慷慨。我們要用上帝的眼光來看他人,而非我們的自己的眼光。我們要愛上帝所愛的人,而不論他們的行為如何。



不要自私自利,也不要貪圖虛榮,只要謙卑,看別人比自己強;
《腓立比書》第2章3節



13.饒恕他人


當我們越愛上帝的時候,我們也會傾向選擇饒恕那些曾得罪我們和我們所愛的人,因為基本上任何罪都會得罪我們的天父。但是人們並沒有意識到,其實當別人得罪我們的時候,他們首先是得罪了上帝。上帝的審判比我們想像的要可怕得多。當我們拒絕饒恕時,我們同時也將上帝預備給冒犯者的審判加在了自己的身上 。



要互相友愛,存溫柔的心,彼此饒恕,就像神在基督裡饒恕了你們一樣。
《以弗所書》 第4章32節



如果你們饒恕別人的過犯,你們的天父也必饒恕你們。
《馬太福音》第6章14節



14. 用禱告祝福我們的敵人


這是測試我們是否真正謙卑並且順服上帝。《聖經》告訴我們要為他人禱告和祝福,尤其是那些被我們視為敵人的人。《聖經》並沒有說要我們”嘗試”,去祝福那些冒犯者,而是說“你們就要這樣去做”。不饒恕是一種驕傲,意思是我們比別人更好。而驕傲則使我們無法成為謙卑的上帝的好代表,就是那位差派祂的兒子為我們而死的上帝。相反,我們要悔改並積極地祝福那些我們憎恨、厭惡及無法忍受的人。



“只是我告訴你們聽道的人:當愛你們的仇敵,善待恨你們的人。咒詛你們的,要為他們祝福,凌辱你們的,要為他們禱告。
《路加福音》第6章27至28節

15.丟棄我們的偏見


每個民族都有著自己對其他群體的偏見。雖然它的影響是不易察覺的,但卻根深蒂固。因此,我們要定期檢查我們的內心是否對地位,種族,文化或性別存有偏見。



並不分猶太人或希臘人,作奴僕的或自由人,男的或女的,因為你們在基督耶穌裡都成為一體了。
《加拉太書》第3章28節



16.尋找問責人


對某些人來說,完全順服上帝是非常具有挑戰的。所以我們不能獨自完成這一切。如果我們先選擇上帝,則我們需要謙卑地尋求屬靈導師與同伴的支持與問責。作為大群體裡的一員,這也迫使我們去操練這個「必勝法則」裡所列出的每一項。



所以,你們應該彼此勸慰,互相造就,正如你們一向所行的。
《帖撒羅尼迦前書》第5章11節



17.洗禮


上帝叫我們受洗,象徵著我們在罪裡的舊生命“被埋葬”和死去(浸在水裡),並因著在耶穌基督裡得著的新生命而重新“復活”。就連耶穌自己也找施洗約翰,在祂正式開始服事之前給祂施洗。作為耶穌的追隨者,我們不應該固執地拖延洗禮。上帝問我們:“你為何要等呢?”



現在你為甚麼還耽擱呢?起來受洗,求告他的名,洗淨你的罪吧。《使徒行傳》第22章16節



所以我們藉著洗禮歸入死,與他同葬,為的是要我們過新生命的生活,像基督藉著父的榮耀從死人中復活一樣
《羅馬書》第6章4節



18. 在十一奉獻上忠心


上帝告知並,給予我們特權,來為祂在地上的國度奉獻金錢。當我們以喜樂的心去祝福他人時,我們會脫離世俗的捆綁,並在我們的需要上經歷上帝的大能。 撒但非常努力地阻止信徒們在金錢上忠心地奉獻,並不斷提醒我們有關世上的需要的不可缺。魔鬼撒但也知道,當我們在十一奉獻上猶豫不決時,我們是在掠奪上帝並將咒詛帶給我們自己。當我們慷慨地奉獻,甚至超常規地奉獻時,我們是從天父那裡獲取更大的祝福與恩惠。

 

人怎可搶奪神之物呢?你們卻搶奪屬我之物,竟還問:‘我們搶奪了你的甚麼呢?’就是搶奪了當納的十分之一和當獻的祭物。你們要受嚴厲的咒詛因你們全國的人都搶奪了屬我之物。”《瑪拉基書》第3章8至9節



19. 堅決順服上帝


耶穌是順服天父旨意的好榜樣。祂在曠野裡戰勝了撒但接二連三的試探,並且祂不顧自己所要受的痛苦,選擇被釘在十字架上。如果耶穌拒絕順服天父的旨意,我們則無法確保我們的罪會被完全赦免。正如撒但一再地試探耶穌去放棄上帝一樣,撒但也會不間斷地試探我們,讓我們去跟隨它。所以,我們必須下定決心不去跟隨那個被上帝已經戰敗的敵人。



所以,我們既然有這麼多的見証人,像雲彩圍繞著我們,就應該脫下各樣的拖累,和容易纏住我們的罪,以堅忍的心奔跑那擺在我們面前的賽程;
《希伯來書》第12章1節

 

 

閱郵件推送,接收網站最新發布提醒,請點擊 此處 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