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藉禱告尋求內在醫治
人們可能會在基督教圈子裡,聽聞有關內在醫治、精神輔導,和醫治禱告的名稱。不同於社會流行的輔導,這類事工是藉神的話和聖靈,尋求人們在世上從情感創傷,和破碎的模式得到釋放。與眾不同的是,他們涉及運用從聖靈而來的屬靈恩賜,諸如憐憫、洞悉、勸勉、辨別諸靈、醫治、預言、教導和智慧等。當我們尋求這樣的禱告時,該如何操練智慧?
(English > Seeking inner healing through prayer | 简体中文 > 借祷告寻求内在医治)
不可妄稱耶和華─你神的名;因為妄稱耶和華名的,耶和華必不以他為無罪。《出埃及記》第20章7節
各人要照所得的恩賜彼此服事,作神百般恩賜的好管家。若有講道的,要按著神的聖言講;若有服事人的,要按著神所賜的力量服事,叫神在凡事上因耶穌基督得榮耀。原來榮耀、權能都是他的,直到永永遠遠。阿們!《彼得前書》第4章10-11節
請參閲:
《情緒治療的重要性》
《磨礪我們的屬靈恩賜》
《聖靈醫治我們內在小孩的創傷》
註:此類事工使用最廣泛的名稱是「內在治療」。在本文,我們採用「情緒更新」這個名稱。事實上,神要做的不單限於醫治我們的內心,祂要的是改造我們的心,並使我們成為一個新造的人。
若有人在基督裡,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歌林多後書》第5章17節
首先尋找完美的導師
輔導一般來說會有一定程度的益處,但人類不可能有力量賜與我們生命。只有聖靈能做得到。
叫人活著的乃是靈,肉體是無益的。我對你們所說的話就是靈,就是生命。《約翰福音》第6章63節
聖靈是我們完美的導師。祂是智慧、聰明、謀略、能力、知識和敬畏神之靈。祂不受人類脆弱的限制。作為人類,我們只能倚靠我們能見到的和能聽到的。神的靈卻能看透內心的真正問題。請參閱《聖靈作為我們完美的導師》
耶和華的靈必住在他身上,就是使他有智慧和聰明的靈,謀略和能力的靈,知識和敬畏耶和華的靈。他必以敬畏耶和華為樂;行審判不憑眼見,斷是非也不憑耳聞;《以賽亞書》第11章2-4節
聖靈洞悉每個人的生命和歷代祖先的故事,我們可能不得而知,或不能記憶的事。祂辨悉我們說的是實話,或是隱藏著一些羞恥和恐懼的事。祂知道我們內裡的真正感受,甚至在我們不能說出來的情祝下替我們透露出來。祂知道我們是否被罪捆綁,或被撒但轄制。祂明白神給我們的旨意,並安排我們如何重新走上正路。祂亦不放棄引導我們親近神。聖靈是那位完美的導師和信實的朋友。
耶和華啊,求你將你的道指教我,因我仇敵的緣故引導我走平坦的路。《詩篇》第27篇11節
當我們容讓聖靈在我們心中動工,祂會帶來深刻的譴責,並悔改、饒恕、潔淨、安慰和更新。祂帶來的改變並非尋常的膚淺。它不只是改變我們的思維方式或行為。祂的作為會改造我們的心思、意念、靈魂和力量。祂甚至會賜給我們一個新心和新靈。祂是使我們充滿仁愛、喜樂、和平,和一切美善的事的那位。
我必用清水灑在你們身上,你們就潔淨了。我要潔淨你們,使你們脫離一切的污穢,棄掉一切的偶像。我也要賜給你們一個新心,將新靈放在你們裡面,又從你們的肉體中除掉石心,賜給你們肉心。我必將我的靈放在你們裡面,使你們順從我的律例,謹守遵行我的典章。《以西結書》第36章25-27節
聖靈所結的果子,就是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這樣的事沒有律法禁止。《加拉太書》第5章22-23節
從《以賽亞書》第61章,我們看到聖靈會成就的事:
- 醫治我們破碎的心|《以賽亞書》第61章1節:「主耶和華的靈在我身上;因為耶和華用膏膏我,叫我傳好信息給謙卑的人(或譯:傳福音給貧窮的人),差遣我醫好傷心的人⋯⋯」
- 釋放我們脫離罪的捆綁和邪靈的堅壘|《以賽亞書》第61章1節:「主耶和華的靈在我身上;因為耶和華用膏膏我,叫我傳好信息給謙卑的人(或譯:傳福音給貧窮的人),差遣我醫好傷心的人,報告被擄的得釋放,被囚的出監牢;」
- 安慰我們|《以賽亞書》第61章2節:「報告耶和華的恩年,和我們神報仇的日子;安慰一切悲哀的人,」
- 以祂的喜樂充滿我們|《以賽亞書》第61章3節:「賜華冠與錫安悲哀的人,代替灰塵;喜樂油代替悲哀;讚美衣代替憂傷之靈;使他們稱為公義樹,是耶和華所栽的,叫他得榮耀。」
- 重建我們的基礎(身份、信念、性格、渴求等。)|《以賽亞書》第61章4節:「他們必修造已久的荒場,建立先前淒涼之處,重修歷代荒涼之城。」
- 復興因祖宗世代而失落的屬靈福氣(通常是悖逆和拜偶像)|《以賽亞書》第61章4節:「他們必修造已久的荒場,建立先前淒涼之處,重修歷代荒涼之城。」
- 以自信和喜樂取代羞辱|《以賽亞書》第61章7節:「你們必得加倍的好處,代替所受的羞辱;分中所得的喜樂,必代替所受的凌辱。在境內必得加倍的產業;永遠之樂必歸與你們(原文是他們)」
- 裝備我們傳福音給別人|《以賽亞書》第61章6節:「你們倒要稱為耶和華的祭司;人必稱你們為我們神的僕役。你們必吃用列國的財物,因得他們的榮耀自誇。」
請參閱:《讓聖靈來改造我們》
戰勝我們肉體的罪性
聖靈帶來醫治。最終,祂賜我們能力「治死身體的惡行」。這對信徒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因為由聖靈引導治死罪性,才證實我們真的是神的兒女。
弟兄們,這樣看來,我們並不是欠肉體的債去順從肉體活著。你們若順從肉體活著,必要死;若靠著聖靈治死身體的惡行,必要活著。因為凡被神的靈引導的,都是神的兒子。受造之物切望等候神的眾子顯出來。《羅馬書》第8章12-14,19節
仼何人尋求領受情緒更新,卻不想克服自己的罪性,最終仍要被扔進「燒著硫磺的火湖裡;這是第二次的死」。這是一個令所有人都非常目瞪口呆的警告。
得勝的,必承受這些為業:我要作他的神,他要作我的兒子惟有膽怯的、不信的、可憎的、殺人的、淫亂的、行邪術的、拜偶像的,和一切說謊話的,他們的分就在燒著硫磺的火湖裡;這是第二次的死。《啟示錄》第21章7-8節
尋求治療是有一點意義的。我們可以得到世上所要的,即如:暫時的安慰、更大的平安,和焦慮及抑鬱的釋放;卻仍喪失我們的靈魂!
人就是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有甚麼益處呢?《馬可福音》第8章36節
至關重要的是,藉聖靈的醫治的工作,使我們與神建立牢固的關係和信心,同時有譴責和能力,使我們戰勝天然的罪性。一旦我們領受神的安慰和醫治,我們也是被召去安慰別人。這是基督的身體,包含所有祂的信徒,都能被建立。
願頌讚歸與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的父神,就是發慈悲的父,賜各樣安慰的神我們在一切患難中,他就安慰我們,叫我們能用神所賜的安慰去安慰那遭各樣患難的《歌林多後書》第1章3-4節
簡言之;
- 追求醫治不應該取代追求神自己
- 真正的導師是聖靈
- 我們操練神所賜的屬靈恩賜
- 禱告事工應基於神的話語,不是心理學
- 我們把信心放在神的話語作為指引,不是人為的方法和工具(尤其是那些源於倚賴神祕主義、操控我們部分的身體,和新紀元的操練)
- 我們必須治死肉體的罪,不只是靠悔改我們願意放棄的那些罪行
- 這是關乎裝備自己由聖靈引導的生活
- 我們不僅是為了自我中心尋求神的醫治,而是讓我們能與別人分享神的安慰
應避免些什麼
無論任何形式的禱告事工,我們必須小心避免以下情況。
- 避免操控神|我們不應操控神給我們所要的,卻願意領受祂為我們所預備的任何一切。神的計劃遠超過我們的計劃|《雅各書》第4章3節.:「你們求也得不著,是因為你們妄求,要浪費在你們的宴樂中。」
- 遠離所有新紀元的方法|我們要非常小小不要介紹新紀元的操練,例如可視化、催眠術、冥想、聲音療法等。這也包括操控我們的眼、腦訊號和其他身體部分。神痛恨所有模式的操控和巫術。|《加拉太書》第5章19-21節:「情慾的事都是顯而易見的,就如姦淫、污穢、邪蕩、拜偶像、邪術、仇恨、爭競、忌恨、惱怒、結黨、紛爭、異端、嫉妒(有古卷在此有:兇殺二字)、醉酒、荒宴等類。我從前告訴你們,現在又告訴你們,行這樣事的人必不能承受神的國。」
- 不要銷滅聖靈|我們不應讓自己的不信銷滅聖靈。若我們從祂領受了一個啟示,我們不應藐視它,反而要測試它,向聖靈求証,確定是否是由祂而來|《帖撒羅尼迦前書》第5章19-21節:「不要銷滅聖靈的感動;不要藐視先知的講論。但要凡事察驗,善美的要持守,」
- 不要單單倚靠人類的智慧|我們不應急於倚靠人類的聰明,但要等候神的指引。人的智慧未必引導我們明白神的旨意。聖經告訴我們「不要自以為有智慧;要敬畏耶和華,遠離惡事。」|《箴言》第3章5-7節:「你要專心仰賴耶和華,不可倚靠自己的聰明,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認定他,他必指引你的路。不要自以為有智慧;要敬畏耶和華,遠離惡事。」
- 不要被法律和人為的程序或時間表束縛|我們看到耶穌用各種不同方法施行醫治。有時,立刻醫好,有時要等一段時間。有時,那個人要預備先做些什麼。我們不應限制神選擇給誰施行情緒更新。祂能在祂的完美時間「照著運行在我們心裏的大力充充足足的成就一切,超過我們所想所求的。」|《以弗所書》第3章20節:「神能照著運行在我們心裡的大力充充足足的成就一切,超過我們所求所想的。」
- 不要忽略為拜偶像和巫術而悔改|有一些事情妨礙我的禱告,無非是不承認拜偶像和巫術。我們必須否定所有偶像和巫術的崇拜(我們的和家人的),因此撒但不能弄瞎我們的心眼,以致看不見神的真理-是祂讓我們得自由的真理。|《歌林多後書》第4章4節:「此等不信之人被這世界的神弄瞎了心眼,不叫基督榮耀福音的光照著他們。基督本是神的像。」
- 不要忽略為錯誤批判神而悔改|我們會誤會神的屬性,或許我們聽信世界所說關於神的謊言太多,以為祂是唯一造成我們痛苦的。大多數的時候,我們不察覺自己堅持訴苦和怨恨神。儘管如此,我們潛意識的批判將妨礙我們與神的關係。例如:若我們的潛意識認為神是「憤怒和殘忍的」,我們就會拒絕親近神,難以接受祂的醫治,因為我們恐怕會有嚴重的後果。我們的心必須被淨化,才能在真理上與神聯繫。|《歌林多後書》第11章3-4節:「我只怕你們的心或偏於邪,失去那向基督所存純一清潔的心,就像蛇用詭詐誘惑了夏娃一樣。假如有人來另傳一個耶穌,不是我們所傳過的;或者你們另受一個靈,不是你們所受過的;或者另得一個福音,不是你們所得過的;你們容讓他也就罷了。」
澄清一些常見的誤解
尋求聖靈的輔導和情緒更新是所有信徒的奇異特權。當我們剛開始透過聖靈聯繫神,我們可能會對祂醫治我們的心存有質疑或誤解。
這裡是其中之一些簡要的問題:
1.「我可以獨自禱告。」
聖經清楚表明,醫治來到是當我們與別人彼此認罪,並祈求他們為我們禱告。這樣的人應該是神眼中被視為正義的,他是一個愛神的人,並藉著聖靈的能力把自己的罪性治死的人。因為我們被別人不慈愛的行為所傷害,神的旨意將會使用祂忠實信徒的愛心行為,醫治我們。祂希望我們經歷什麼是當人們真正的仁慈、關懷和愛的行為。
所以你們要彼此認罪,互相代求,使你們可以得醫治。義人祈禱所發的力量是大有功效的。《雅各書》第5章16節
神確實垂聽我們所求,當我們有兩、三個人同在一起奉祂的名呼求,祂必臨在其中。
我又告訴你們,若是你們中間有兩個人在地上同心合意的求甚麼事,我在天上的父必為他們成全因為無論在那裡,有兩三個人奉我的名聚會,那裡就有我在他們中間。《馬太福音》第18章19-20節
澄清:「我必須在敬畏神的人中間承認我的痛苦、重擔和罪,他/他們會為我尋求聖靈的幫助、安慰和醫治。」
請參閱:《認罪得自由》
2.「當我不能獨自應付,我才考慮接受情緒更新。」
神是我們生命中唯一的真神。我們要把各方面的控制權交給祂,而不是單單在自己應付不來的時候。祂不是半職的神,或是緊急服務員。請參閱:《忘掉應對機制成為得勝者》
有時我們試圖操控事情或靠自己應付,是由於我們沒有真正信靠祂。我們害怕祂會因失望而譴責我們,就像過去其他人一般。或許,我們認為自己不配佔神的時間,因祂「有更好的事情要做」多於聆聽我的。如此的不信可以攔阻我們經歷神的安慰和安息。
愛裡沒有懼怕;愛既完全,就把懼怕除去。因為懼怕裡含著刑罰,懼怕的人在愛裡未得完全《約翰一書》第4章18節
又向誰起誓,不容他們進入他的安息呢;豈不是向那些不信從的人麼?這樣看來,他們不能進入安息是因為不信的緣故了。《希伯來書》第3章18-19節
我們看不見神的真正屬性-萬王之王,祂愛我們到一個地步:為了我們而犧牲自己最寶貴的兒子。我們還未學會「捨己,背起自己的十字架」,並且跟隨神,這位是向我們顯示不可言喻的同情和仁慈的。神願意拯救我們,不定我們的罪。
為義人死,是少有的;為仁人死、或者有敢做的。惟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神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羅馬書》第5章7-8節
於是叫眾人和門徒來,對他們說: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因為,凡要救自己生命(或作:靈魂;下同)的,必喪掉生命⋯⋯《馬可福音》第8章34節
因為神差他的兒子降世,不是要定世人的罪(或作:審判世人;下同),乃是要叫世人因他得救。《約翰福音》第3章17節
澄清:「我會樂意尋求聖靈的醫治,因為我知道我不能像祂那樣改造我的心。」
3.「若我積極操練自己的屬靈恩賜,我不須要禱告。」
當我們與神之間的關係結出聖靈果子,就是真正有價值的證據,而不是賜給我們建立教會的屬靈恩賜。我們活在基於績效的文化中,或許會以為神因我們與祂的關係良好而奬賞我們。這沒有抓住重點。我們的屬靈恩賜是更多反映祂對教會的喜悅多於個別的人。
你們也是如此,既是切慕屬靈的恩賜,就當求多得造就教會的恩賜。《歌林多前書》第14章12節
耶穌自己曾警告,將會有人奉祂的名說「預言」,趕鬼和行異能,但終有一天會被祂排斥的。明顯地,操練我們屬靈恩賜的能力並不表明我們在神面前的公義。事實上那些行巫術的,也操練他們的預言恩賜,卻只屬於一種敗壞的形式。
凡稱呼我主阿,主阿的人不能都進天國;惟獨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才能進去。當那日必有許多人對我說:主阿,主阿,我們不是奉你的名傳道,奉你的名趕鬼,奉你的名行許多異能麼?我就明明的告訴他們說:我從來不認識你們,你們這些作惡的人,離開我去罷!《馬太福音》第7章21-23節
若我們發現聖靈正引導我們朝這方向走,我們永不要拒絕為我們個人治療禱告的人。
澄清:「我將順服聖靈的譴責,須要禱告,我不能倚賴自己的判斷。」
4.「沒有必要再談及過去。我專注的是將來。」
我們的過去對未來有極大的影響。為個人的成長年設立了一個信仰、恐懼、渴求、思想模式、偶像等的基礎。若我們的基礎薄弱,怎能希望有壯大的未來?
通常我們要回到我的生命最初的6-10年間,我們最軟弱的日子。那些痛苦或恐懼的往事,現在是成年人的我們,可以用實事求是的方式談及,但對那時候的我們會是很驚恐的,可能被壓得粉碎。
幼稚和愚昧的反應,不能推說是我們的純真無辜。神仍然會考問每一句冒失的話,在我們年幼時所說的,任何得罪別人的罪,尤其是對我們的父母。
我又告訴你們,凡人所說的閒話,當審判的日子,必要句句供出來;因為要憑你的話定你為義,也要憑你的話定你有罪。《馬太福音》第12章36-37節
戲笑父親、藐視而不聽從母親的,他的眼睛必為谷中的烏鴉啄出來,為鷹雛所吃《箴言》第30章17節
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長壽。這是第一條帶應許的誡命。《以弗所書》第6章2-3節
為求我們得到完全的醫治,我們必須釋出饒恕,和悔改自己對傷害年幼的我們的人所作出的苦毒批判。神想要我們重組自己的根基,因此我們的心靈得以完全復甦。
(大衛的詩。)耶和華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致缺乏。他使我的靈魂甦醒,為自己的名引導我走義路。《詩篇》第23篇1,3節
澄清:「我樂意讓神復甦我的過去和譜寫我的將來。祂是我生命歷史中的主。」
5.「回想過去使人很痛苦。」
沒有人想留下任何毒性腫瘤在他們體內潰爛。同樣,情緒毒素是不健康的,最終會潛入並污染我們的關係。我們留下它們在裡面愈久,就愈久才能恢復完全健康的靈性。神願意醫治和使我們成為完全,趁今生的事情帶來毀滅性的結果之前,回復到祂最初的設計。
耶和華靠近傷心的人,拯救靈性痛悔的人。義人多有苦難,但耶和華救他脫離這一切,《詩篇》第34篇18-19節
要談及和想及過去的悲哀和創傷,會是痛苦的,但它能把我們內心黑暗的事情帶進光明,領受安慰,透過認罪和禱告得醫治。神也會悲哀和遺憾。若神也會覺得悲哀,我們還有什麼?
所以你們要彼此認罪,互相代求,使你們可以得醫治。義人祈禱所發的力量是大有功效的。《雅各書》第5章16節
耶和華見人在地上罪惡很大,終日所思想的盡都是惡,耶和華就後悔造人在地上,心中憂傷。《創世記》第6章5-6節
哀慟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安慰。《馬太福音》第5章4節
然而,要採取一些步驟保證我們在醫治的路上,獲得可信任的合適人選,因為信任一位聖靈充滿的導師是重要的。他必須是謙卑、富同情心和仁慈的,但卻不害怕說出神的真理,因為真理才能使我們得自由。
耶穌對信他的猶太人說:你們若常常遵守我的道,就真是我的門徒;你們必曉得真理,真理必叫你們得以自由。《約翰福音》第8章31-32節
澄清:「雖然憶述過去令人感到痛苦,但這痛苦會是短暫的。當謙卑自己承認我的悲傷,神會安慰我和解除我的情緒重擔。」
6.「我聽不到聖靈,因此禱告對我無效。」
我們聆聽聖靈的能力會被各種因素所阻擋。這是為何我們要與那些肯謙卑悔改,因而經歷過障礙得解除的人,和他們一起認罪和禱告。請參閲:《為何禱告不蒙垂聽》,《清楚地聽到神的聲音》和《如何預備用心聆聽神的話》。
所以你們要彼此認罪,互相代求,使你們可以得醫治。義人祈禱所發的力量是大有功效的。《雅各書》第5章16節
我們不應容許羞恥和不信妨礙我們經歷神的醫治。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盲點和情緒障礙,需要別人的安慰、鼓勵和熏陶。
當我們與一位由聖靈引導,藉著認罪悔改成為正直的人,一起懇切地尋求神的幫助,祂的祝福和醫治就會來到。
澄清:「我會與一位充滿聖靈的信徒一起謙卑地尋求神給我的旨意。」
7.「事情沒有改變,那為何還要禱告?」
當耶穌來到世上為我們的罪而死,祂知道世上許多的事情都不會改變。然而祂仍要來,因為祂要來拯救我們的靈魂。因此,讓我們不要被我們的環境抓住。反而,讓我們首先尊崇耶穌付出的代價,饒恕我們的罪,釋放我們從情緒重擔得以自由。
一旦我們領受聖靈的幫助和醫治,就會發覺可以用不同的眼光看自己的環境。我們開始用祂的觀點看事情,是永恆的視覺。神改變的時間表與我們的非常不同。
親愛的弟兄阿,有一件事你們不可忘記,就是主看一日如千年,千年如一日。《彼得後書》第3章8節
有時候,我們認為事情沒有改變,因為我們竭盡所能也不得要領。我們要小心不要以為神在任何事上都會像我們一樣。我們不應把神縮小到我們的比例。神蹟能,而且仍然在發生,但它們或許需要我們的堅持和盼望。情緒的復甦可以為建立我們堅強的靈性作好準備。
耶和華必然等候,要施恩給你們;必然興起,好憐憫你們。因為耶和華是公平的神;凡等候他的都是有福的!《以賽亞書》第30章18節
澄清:「雖然事情不按我的時間表而改變,但無論如何我都信靠神。」
一些不良的禱告態度
當我們尋求神醫治我們的心,最好先把心測試一下,好使我們帶著健康的態度參加任何的禱告會。
1.「我知道我須要醫治什麼。」
神會實現我們心靈得醫治的渴求,但祂也想我們超越能看見的,只有祂才能展示和幫助我們。這可能涉及我們內心的問題,例如:我們不純正的動機,和偶像的慾望。這些可能已是許多年日而變成恆常化,以致我們不再認為是有罪的。
人心比萬物都詭詐,壞到極處,誰能識透呢?《耶利米書》第17章9節
神可能會給我們顯示家庭的族系中,長久被遺忘的創傷、潛意識的內在誓言等,祂也想一併醫治。如此,預設一個禱告名單也是可以的,我們更需要徹底開放讓聖靈來引導。那裡可能還有其他更多的受壓問題,是神想要我們面對、承認和潔淨的。
我們若認自己的罪,神是信實的,是公義的,必要赦免我們的罪,洗淨我們一切的不義。《約翰一書》第1章9節
澄清:「神知道我們心中所想要的。我會尋求祂的旨意和引導。」
2.「一次的禱告會就能解決我的問題。」
我們都想愈快愈好逃避痛苦和苦難,但情緒更新的事情並不是那麼簡單。當我們的心經歷創傷、痛苦和虐待,通常在其他的領域也會産生連鎖反應,例如我們如何看自己,如何學習應付壓力或痛苦,如何與別人相處,並如何與神聯繫。所有這些領域都須要醫治和更新。一次的禱告會永不足夠令其完全復元,何況是失落多年的情緒困擾。我們也需要時間操練從禱告中學到的。
只是你們要行道,不要單單聽道,自己欺哄自己。因為聽道而不行道的,就像人對著鏡子看自己本來的面目,《雅各書》第1章22-23節
這些事你要殷勤去做,並要在此專心,使眾人看出你的長進來。《提摩太前書》第4章15節
澄清:「醫治是一個過程,不能在一日之間完成。神知道我的心所需的步伐,以期可以從過去的創傷得以恢復良好。我能信靠祂的時間表。」
3.「我要變得更好(為我的孩子,配偶和我的未來⋯)」
我們想成為更良善的人,改善人際關係,沒有什麼不對。但與此同時,我們必須理解從來沒有人為我們的緣故而死,除了耶穌基督。當我們進行情緒更新只為我們世上的關係,而不是關於恢復我與神的關係,這是不尊敬我們的創造者和救贖主。當我們把世上的人際關係優先次序放在神之前,它只會成為我們的偶像。
愛父母過於愛我的,不配作我的門徒;愛兒女過於愛我的,不配作我的門徒。《馬太福音》第10章37節
澄清:「我要恢復與神的圓滿關係。」
4.「我害怕將會被審判。」
當我們在過去遭遇到不公平的批判、嘲笑或被排斥,就會發展出對別人根深蒂固的恐懼。為了保護自己,我們要先發制人把別人批判。
有關一個諷刺的陳述,例如:「我害怕會被批判」,「其他人都總是批判的」,是由於涉及一宗無理的批判。這會使我們難以接受神想透過真正的信徒,向我們表達的愛,他們實踐神在《腓立比書》第2章3-4節的命令。當他們嘗試把我們領到真理處,我們卻是多疑的,快速抗拒,甚至會怨恨神。終有一天,祂會審判我們一切所做的。
凡事不可結黨,不可貪圖虛浮的榮耀;只要存心謙卑,各人看別人比自己強。各人不要單顧自己的事,也要顧別人的事。《腓立比書》第2章3-4節
讓我們放下自己的假設和恐懼,藉著向其他信徒承認,並為我們一起禱告,把批判帶進光明中。在如此恐懼根源的痛苦中,我們需要神的幫助和醫治。
我們也要記住,神將會審判任何批判我們的人。我們不應容許恐懼和批判妨礙我們得醫治。
因為我們眾人必要在基督臺前顯露出來,叫各人按著本身所行的,或善或惡受報。《歌林多後書》第5章10節
澄清:「我可以把恐懼帶給神,前行尋求醫治。我與神的關係比任何恐懼更重要。」
5.「我要解除別人帶給我的痛苦。」
經常,我們繼續帶著情緒的痛苦,是因為我們曾懷著苦毒、怨恨、批判、憎惡、報復等念頭。所有這些銷滅聖靈在我們身上的醫治的工作。只有從心裡饒恕我們的冒犯者,真正的醫治才會展開。
你不應當憐恤你的同伴,像我憐恤你麼?主人就大怒,把他交給掌刑的,等他還清了所欠的債。你們各人若不從心裡饒恕你的弟兄,我天父也要這樣待你們了。《馬太福音》第18章33-35節
我們也誤信痛苦清除後才能饒恕人。大多數時間,是當我們先行選擇饒恕人,才能開始從施加在我們身上的痛苦中,得到真正的醫治。
你們不要論斷人,就不被論斷;你們不要定人的罪,就不被定罪;你們要饒恕人,就必蒙饒恕(饒恕:原文作釋放);《路加福音》第6章37節
你們倒要愛仇敵,也要善待他們,並要借給人不指望償還,你們的賞賜就必大了,你們也必作至高者的兒子;因為他恩待那忘恩的和作惡的。《路加福音》第6章35-36節
你們不饒恕人的過犯,你們的天父也必不饒恕你們的過犯。《馬太福音》第6章15節
澄清:「我必須饒恕使我痛苦的人,然後我的醫治才實現。」
請參閱:《釋放饒恕》和《揭穿十項對饒恕的謬誤爭論》
6.「跟著,一切都會立刻改變。」
自開啟通過聖靈的輔導和能力的醫治療程之後,我們會感到更喜樂和有盼望,重擔和悲哀減輕。與此同時,我們也變得更清楚自己的罪性。我們會開始看到自己的缺點,或是我們如何得罪別人,導致我們現在要面對的問題。我們也更清楚自己可以到神那裡得安慰、懺悔和指引。這是我們所期望的改變。
他既來了,就要叫世人為罪、為義、為審判,自己責備自己。《約翰福音》第16章8節
雖然,持久的改變,要看我們參加禱告會之後的選擇。我們會否穿上了新人?思想、言語、行為,待人是否有新生的樣式?我們會否迅速悔改、饒恕別人,學習用愛心說誠實話?我們是否選擇先為他人設想,多於判斷和譴責他們?我們會否勤讀神的話,並嚴肅地遵行祂的旨意⋯等等?
所以,你們既是神的選民,聖潔蒙愛的人,就要存(原文作穿;下同)憐憫、恩慈、謙虛、溫柔、忍耐的心。倘若這人與那人有嫌隙,總要彼此包容,彼此饒恕;主怎樣饒恕了你們,你們也要怎樣饒恕人。在這一切之外,要存著愛心,愛心就是聯絡全德的。《歌羅西書》第3章12-14節
通常當我們改變了,我們的關係和環境也會開始改變。這需要時間,因為成為在基督裏的新人是需要有決心和不斷的操練。
澄清:「我之後會改變,可是我的環境還沒有改變。然而,我如何反應是取決於我自己。」
7.「我將會享受到一個順暢人生,正是我想要的。」
當我們為情緒更新尋求聖靈的幫助,祂將會同時顯示出許多信念、態度、思想模式和應對機制,是必需在神的誡命基礎下更新的。正當在禱告之後感到清新和輕鬆些,我們也可以肯定這曰子將會受到考驗。我們會持守神的啟示和教導,抑或很快就重返我們舊日的犯罪模式?這正是那些被測試的人要學習克服的,才可以久享他們的勝利。
因此,我們的人生在領受禱告之後不一定會順暢些,實際上可能會面對非常真實的考驗-除了我們現在已配備一顆新的心。我們更加保證神祂是信實的,永不會讓我們失望,祂會在我們面對挑戰時與我們站在一起。
你們所遇見的試探,無非是人所能受的。神是信實的,必不叫你們受試探過於所能受的;在受試探的時候,總要給你們開一條出路,叫你們能忍受得住。《歌林多前書》第10章13節
澄清:「神會信實地幫助和引領我經過人生的高山低谷。」
8.「與惡待我的人比較,我是一個良善和較好的人。」
我們生來就有對或錯的意識。這是神放在我們靈裡的良知,使我們不致犯罪干犯祂和別人。然而,若我們不敬畏神,我們可以決定做自己的立法者和判官。
那麼我們就使用這種意識去批判和定別人的罪,特別是那些傷害和虐待我們的人。甚至我們用神的話批判和咒詛別人,而不是讓祂的話來譴責自己的罪。
因為聽道而不行道的,就像人對著鏡子看自己本來的面目,看見,走後,隨即忘了他的相貌如何。惟有詳細察看那全備、使人自由之律法的,並且時常如此,這人既不是聽了就忘,乃是實在行出來,就在他所行的事上必然得福。《雅各書》第1章23-25節
聖經教訓我們「你們怎樣論斷人,也必怎樣被論斷」。也教訓我們,若我們認為「自己無罪,便是自欺,真理不在我們心裏了」。
你們不要論斷人,免得你們被論斷。因為你們怎樣論斷人,也必怎樣被論斷;你們用甚麼量器量給人,也必用甚麼量器量給你們。《馬太福音》第7章1-2節
我們若說自己無罪,便是自欺,真理不在我們心裡了。《約翰一書》第1章8節
為甚麼看見你弟兄眼中有刺,卻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你不見自己眼中有梁木,怎能對你弟兄說:容我去掉你眼中的刺呢?你這假冒為善的人!先去掉自己眼中的梁木,然後才能看得清楚,去掉你弟兄眼中的刺。《路加福音》第6章41-42節
人們給我們的傷害確是悲痛的,但我們要小心不要因他們而犯罪。為何要因為無知的人類危害我們與神的關係?我們能夠藉著神的幫助以善勝惡。
不要以惡報惡;眾人以為美的事要留心去做。若是能行,總要盡力與眾人和睦。親愛的弟兄,不要自己伸冤,寧可讓步,聽憑主怒(或作:讓人發怒);因為經上記著:主說:「伸冤在我;我必報應。」相反:「你的仇敵若餓了,就給他吃,若渴了,就給他喝;因為你這樣行就是把炭火堆在他的頭上。」不可為惡所勝,反要以善勝惡。《羅馬書》第12章17-21節
澄清:「人們犯罪冒犯我,但我也曾犯罪傷透神的心。神用無限量的恩慈待我,我也可以延伸從神而來不配受的恩典給別人。」
9.「我無須從邪靈得拯救。」
聖靈給我們自由。自由使我們脫離恐懼、羞恥、自我排斥、焦慮⋯等等。
主就是那靈;主的靈在那裡,那裡就得以自由。我們眾人既然敞著臉得以看見主的榮光,好像從鏡子裡返照,就變成主的形狀,榮上加榮,如同從主的靈變成的。《歌林多後書》第3章17-18節
換句話說,邪靈,會俟機使我們處於靈性死亡和腐敗中。它們會劫持人們反複出現自我譴責、自我厭惡、自殺、抑鬱、焦慮,更不用說是惡夢、惡運、身體痛楚和傷痛等想法。它們俟機摧毀任何聖靈為我們儲存的任何愛、喜樂與平安。
它們另一個做法是誘使人們冥想不敬虔的念頭例如:導致恐懼、嫉妒和絕望。這是它們如何使我們不順從神的命令,並銷滅我們生命中的聖靈。(有時,這些邪靈運作在我們的家族譜系。我們要注意到世代相傳下來的模式,諸如:焦慮、抑鬱、憤怒、苦毒⋯等等。)
- 恐懼之靈|《提摩太後書》第1章7節:「因為神賜給我們,不是膽怯的心,乃是剛強、仁愛、謹守的心。」
- 嫉妒之靈|《民數記》第5章30節:「或是人生了疑恨的心,疑恨他的妻,就有這疑恨的條例。那時他要叫婦人站在耶和華面前,祭司要在他身上照這,條例而行。」
- 絕望之靈|《以賽亞書》第61章3節:「賜華冠與錫安悲哀的人,代替灰塵;喜樂油代替悲哀;讚美衣代替憂傷之靈;使他們稱為公義樹,是耶和華所栽的,叫他得榮耀。」
當人愈把自己獻給此類想法和情緒,此類邪靈會取得控制權來奴役他們。
豈不曉得你們獻上自己作奴僕,順從誰,就作誰的奴僕麼?或作罪的奴僕,以至於死;或作順命的奴僕,以至成義。《羅馬書》第6章16節
正當我們尋求聖靈醫治,我們應該為對這些邪靈降伏而悔改,奉耶穌的名,命令它們離開我們。正如從這網站上的見證所看到一樣,如果我們繼續選擇犯罪而不是順從神的旨意,自稱是基督徒的人可能會受到魔鬼的壓迫。
用溫柔勸戒那抵擋的人;或者神給他們悔改的心,可以明白真道,叫他們這已經被魔鬼任意擄去的,可以醒悟,脫離他的網羅。《提摩太後書》第2章25-26節
犯罪的是屬魔鬼,因為魔鬼從起初就犯罪。神的兒子顯現出來,為要除滅魔鬼的作為。凡從神生的,就不犯罪,因神的道(原文作種)存在他心裡;他也不能犯罪,因為他是由神生的。《約翰一書》第3章8-9節
澄清:「我須要悔改,不容許邪靈利用我的情緒指揮我順從它的旨意。我要奉耶穌的名驅逐它們。」
故此,你們要順服神。務要抵擋魔鬼,魔鬼就必離開你們逃跑了。《雅各書》第4章7節
閱郵件推送,接收網站最新發布提醒,請點擊 此處 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