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控制人生是否明智?

操練 / 服從
作為信徒,我們意識到要捨己,奉上身體當作活祭獻給神,並遵行祂的旨意。放棄生命的管治權給我們不可見的,雖然有時感覺與預期相反,甚至令人震驚-尤其是當這世界頌揚精明和控制的美德。沒有人希望被視為愚蠢、懶惰,或不負責任。肯定地,神的恩典意味著我們可以保持控制生命的某些範籌?祂不是給了我們能力去思想和替自己選擇?

(English > Is it wise to take control of our lives? | 简体中文 > 自我控制人生是否明智?)

 

耶穌又對眾人說: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天天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路加福音》第9章23節

所以弟兄們,我以神的慈悲勸你們,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是聖潔的,是神所喜悅的;你們如此事奉乃是理所當然的。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叫你們察驗何為神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羅馬書》第12章1-2節

神對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命定的旨意

我們有否停下來想過我們為何在此,和我們的目的?

好消息是神早已賜下我們具體方式,可以在地上完成祂的旨意和目的。這些計劃不是在我們剛成為耶穌基督跟隨者之後,而是從我們母親的子宮內已開始。就像神精心建立我們獨特的基因DNA一樣,祂也給我們生命設定了一個具體的計劃。

我們原是他的工作,在基督耶穌裡造成的,為要叫我們行善,就是神所預備叫我們行的。《以弗所書》第2章10節

正如我們一個身子上有好些肢體,肢體也不都是一樣的用處。我們這許多人,在基督裡成為一身,互相聯絡作肢體,也是如此。按我們所得的恩賜,各有不同。或說預言,就當照著信心的程度說預言,或作執事,就當專一執事;或作教導的,就當專一教導;或作勸化的,就當專一勸化;施捨的,就當誠實;治理的,就當殷勤;憐憫人的,就當甘心。殷勤不可懶惰。要心裡火熱,常常服事主。《羅馬書》第12章4-8,11節

當我們遵行神給我們生命的計劃,祂會親自「在各樣善事上成全你們,叫你們遵行祂的旨意」,甚至「藉著耶穌基督在你們心裡行祂所喜悅的事」,明白神的話語,並聖靈的能力和引導。

但願賜平安的神,就是那憑永約之血、使群羊的大牧人─我主耶穌從死裡復活的神,在各樣善事上成全你們,叫你們遵行他的旨意;又藉著耶穌基督在你們心裡行他所喜悅的事。願榮耀歸給他,直到永永遠遠。阿們!《希伯來書》第13章20-21節

這樣看來,我親愛的弟兄,你們既是常順服的,不但我在你們那裡,就是我如今不在你們那裡,更是順服的,就當恐懼戰兢做成你們得救的工夫。因為你們立志行事都是神在你們心裡運行,為要成就他的美意。《腓立比書》第2章12-13節

我已經與基督同釘十字架,現在活著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裡面活著;並且我如今在肉身活著,是因信神的兒子而活;他是愛我,為我捨己。《加拉太書》第2章20節

當我們對神的旨意保持忠誠,祂樂意幫助我們取得成功。若我們一路上跟著祂為我們預備的道路走,我們的腳必不致滑跌。

我的腳踏定了你的路徑;我的兩腳未曾滑跌。神啊,我曾求告你,因為你必應允我;求你向我側耳,聽我的言語。求你顯出你奇妙的慈愛來;你是那用右手拯救投靠你的脫離起來攻擊他們的人。《詩篇》第17篇5-7節

我們的生活導致了一個重大的、驚人的事件轉折

神對人類所有的計劃,最終達致地球上的一件非凡事件。

耶穌將再來,「在將來審判活人死人的基督耶穌面前,憑著他的顯現和他的國度⋯」,並且「照各人的行為報應各人」

我在神面前,並在將來審判活人死人的基督耶穌面前,憑著他的顯現和他的國度囑咐你:《提摩太後書》第4章1節

人子要在他父的榮耀裡,同著眾使者降臨;那時候,他要照各人的行為報應各人。《馬太福音》第16章27節

這並不是我們通常所想的,但神的話充滿許多參考資料。根據一些估計,新約聖經有7,959節經文記載關於耶穌的第二次降臨。即是每27卷中有23節,或每25節中就有一節。

既然關於耶穌的再來,神的話語給了我們那麼多的預警,然則身為祂的跟隨者,我們當然應該留心。問題是大多數的我們,就像使徒彼得,從小就被訓練「不體貼神的意思,只體貼人的意思」

耶穌轉過來,對彼得說:撒但,退我後邊去罷!你是絆我腳的;因為你不體貼神的意思,只體貼人的意思。於是耶穌對門徒說: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因為,凡要救自己生命(生命:或作靈魂;下同)的,必喪掉生命;凡為我喪掉生命的,必得著生命。人若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有甚麼益處呢?人還能拿甚麼換生命呢?《馬太福音》第16章23-26節

耶穌警告說,祂再來時將令世界大部分的人,完全措手不及。聖經展示我們將會有許多的人因專注在「人的事」上被抓住-吃喝玩樂、或追求名利-基本上是照自已的方式生活。

挪亞的日子怎樣,人子降臨也要怎樣。當洪水以前的日子,人照常吃喝嫁娶,直到挪亞進方舟的那日;不知不覺洪水來了,把他們全都沖去。人子降臨也要這樣。《馬太福音》第24章37-39節

嗐!你們有話說:「今天明天我們要往某城裡去,在那裡住一年,做買賣得利。」其實明天如何,你們還不知道。你們的生命是甚麼呢?你們原來是一片雲霧,出現少時就不見了。你們只當說:「主若願意,我們就可以活著,也可以做這事,或做那事。」《雅各書》第4章13-15節

正如2,000年前耶穌對祂的門徒所說的,今天祂仍向任何要跟隨祂的人說:「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因為,凡要救自己生命的,必喪掉生命;凡為我喪掉生命的,必得着生命。人若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有甚麼益處呢?人還能拿甚麼換生命呢?人子要在他父的榮耀裏,同着眾使者降臨;那時候,他要照各人的行為報應各人。」(《馬太福音》第16章24-27節)

因此,我們該問自己:「我是否準備好耶穌再來?或是我仍然被這世界的事情紛擾著,使我陷入失去靈魂的險境?」

為何我們覺得「放棄自己的方法」是一件難事

不幸的是,我們大多數人並沒有花太多時間來確保我們的生活有條不紊,並為耶穌的再來做好準備。

1.人生方程式

我們都被推銷了一個美好生活的公式,如:受歡迎、受尊重、有影響力、富有、吸引、時髦,已婚、安全、衣著合時、美好家庭、優質居所⋯等等。

這方程式或許會隨文化改變,但同輩壓力是一樣。若我們不符合期望,我們會被嘲笑、輕視、拒絕,或訓斥-甚至家人也如此對待我們。若我們不依循世界的期望走,我們可能會被視為出賣所愛的人,甚至於自己。

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叫你們察驗何為神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羅馬書》第12章2節

我們都想有一個美好人生,這渴求本身並沒有錯。惟有當這渴求優先於跟隨神的旨意,才成為問題。

撒但能利用我們的慾望導引我們走與神完全不同的道路。這就是為何耶穌斥責魔鬼:「撒但,退我後邊去吧!你是絆我腳的;因為你不體貼神的意思,只體貼人的意思。(《馬太福音》第16章23節)」。當我們把心思意念放在世界的事物上,我們實際上是被撒但攔阻著。

撒但誘惑我們堅持自己的人生議程,藉看似合理的恐懼感操控我們的思想,結果我們被欺騙而相信他們。撒但的謊言通常借用第一身的身份。因此,我們會聽到如此這般的說法:

  • 恐懼於匱乏:「若我沒有足夠的使自己活得舒適,或供應我家庭的所需。將如何?」|聖經說《馬太福音》第6章25-33節:「所以我告訴你們,不要為生命憂慮吃甚麼,喝甚麼;為身體憂慮穿甚麼。生命不勝於飲食麼?身體不勝於衣裳麼?你們看那天上的飛鳥,也不種,也不收,也不積蓄在倉裡,你們的天父尚且養活他。你們不比飛鳥貴重得多麼?你們那一個能用思慮使壽數多加一刻呢(或作:使身量多加一肘呢)?何必為衣裳憂慮呢?你想野地裡的百合花怎麼長起來;他也不勞苦,也不紡線。然而我告訴你們,就是所羅門極榮華的時候,他所穿戴的,還不如這花一朵呢!你們這小信的人哪!野地裡的草今天還在,明天就丟在爐裡,神還給他這樣的妝飾,何況你們呢!所以,不要憂慮說:吃甚麼?喝甚麼?穿甚麼?這都是外邦人所求的,你們需用的這一切東西,你們的天父是知道的。你們要先求他的國和他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
  • 懼怕其他人:「若我使我的家人失望,將如何?」|聖經說《箴言》第29章25節:「懼怕人的,陷入網羅;惟有倚靠耶和華的,必得安穩。」
  • 恐懼喪失名聲:「若我跟隨耶穌被視為愚蠢。將如何?」|聖經說《馬太福音》第5章11-12節:「人若因我辱罵你們,逼迫你們,捏造各樣壞話毀謗你們,卜你們就有福了!應當歡喜快樂,因為你們在天上的賞賜是大的。在你們以前的先知,人也是這樣逼迫他們。」
  • 恐懼孤獨:「若我到頭來孤獨終老。將如何?」|聖經說《以賽亞書》第41章10節:「你不要害怕,因為我與你同在;不要驚惶,因為我是你的神。我必堅固你,我必幫助你;我必用我公義的右手扶持你。」
  • 恐懼被拒絕:「若我被拒絕因不跟隨這世界期望。將如何?」|聖經說《雅各書》第4章4節:「你們這些淫亂的人(原文是淫婦)哪,豈不知與世俗為友就是與神為敵麼?所以凡想要與世俗為友的,就是與神為敵了。」

跟隨耶穌並不從字面上意味失去生命中的一切東西和每個人,它意味著我們要作好準備當我們被召這樣做。

耶穌放棄祂天上的尊榮,成為肉身,目的為我們付出永恆救贖的代價。若祂也能為我們作出如此巨大的犧牲,只反過來要我們放棄這世上擁有的,以期日後可以分享祂天上的豐盛,祂對我們的要求看來與祂的大犧牲實在無法相比較。

這是為何祂對所有的信徒說:「人到我這裏來,若不愛我勝過愛自己的父母、妻子、兒女、弟兄、姊妹,和自己的性命,就不能作我的門徒。凡不背着自己十字架跟從我的,也不能作我的門徒。你們哪一個要蓋一座樓,不先坐下算計花費,能蓋成不能呢?恐怕安了地基,不能成功,看見的人都笑話他,說:『這個人開了工,卻不能完工。』這樣,你們無論甚麼人,若不撇下一切所有的,就不能作我的門徒。」(《路加福音》14章16-30,33節)

這是跟隨耶穌的代價。信徒被召要把神置於任何事物、任何人之上,因為這世界是短暫的。我們羞辱神,當我們把我們的聲譽、安舒、家庭,及屬世的關注,高於與祂的永恆關係。

因為凡世界上的事,就像肉體的情慾,眼目的情慾,並今生的驕傲,都不是從父來的,乃是從世界來的。這世界和其上的情慾都要過去,惟獨遵行神旨意的,是永遠常存。《約翰一書》第2章16-17節

請參閱:《識別豐盛福音中的「另一個耶穌」

這裡有一個為我們內心狀況而作的快速測試:列出我們生命中所充滿的事物,佔我們關注的時間的百分比。我們的清單向我們展示什麼?我們有給神某程度的(少數)百分比,或祂是否我們終日思想的一部分,甚至我們在飲食時、工作時、休息時,或學習時?

2.對神屬性的疑慮

另一個主要原因妨礙我們把控制權交給神,是我們對神屬性的疑慮。

或許我們誤信:

  • 「神不會給我好的東西。」|我們的疑慮:神不是慷慨的。祂吝嗇。|聖經說《詩篇》第84篇11節:「因為耶和華─神是日頭,是盾牌,要賜下恩惠和榮耀。他未嘗留下一樣好處不給那些行動正直的人。」
  • 「神可能對別人好,但不是對我好。」|我們的疑慮:神是偏心的。|聖經說《申命記》第10章17節:「因為耶和華─你們的神─他是萬神之神,萬主之主,至大的神,大有能力,大而可畏,不以貌取人,也不受賄賂。」
  • 「當我需要神,祂會冷待我。」|我們的疑慮:神不守信實。|聖經說《提摩太後書》第2章13節:「我們縱然失信,他仍是可信的,因為他不能背乎自己。」
  • 「神的旨意會壓跨我。」|我們的疑慮:神是愚昧、苛刻和漠不關心。|聖經說《歌林多前書》第10章13節:「你們所遇見的試探,無非是人所能受的。神是信實的,必不叫你們受試探過於所能受的;在受試探的時候,總要給你們開一條出路,叫你們能忍受得住。」
  • 「神不明白我,也不知道我所要的。」|我們的疑慮:神不知道我們所想所求的。|聖經說《詩篇》第139篇3-4節:「我行路,我躺臥,你都細察;你也深知我一切所行的。耶和華啊,我舌頭上的話,你沒有一句不知道的。」
  • 「神會反應太遲。」|我們的疑慮:神是遲緩而呆滯的。|聖經說《彼得後書》第3章8-9節:「親愛的弟兄阿,有一件事你們不可忘記,就是主看一日如千年,千年如一日。主所應許的尚未成就,有人以為他是耽延,其實不是耽延,乃是寬容你們,不願有一人沉淪,乃願人人都悔改。」
  • 「神會對我和我的需求厭倦。」|我們的疑慮:神已經疲累和軟弱。|聖經說《以賽亞書》第40章28-29節:「你豈不曾知道麼?你豈不曾聽見麼?永在的神耶和華,創造地極的主,並不疲乏,也不困倦;他的智慧無法測度。疲乏的,他賜能力;軟弱的,他加力量。」
  • 「神在聖經裡的應許不再有效。」|我們的疑慮:神改變了祂的主意。|聖經說《民數記》第23章19節:「神非人,必不致說謊,也非人子,必不致後悔。他說話豈不照著行呢?他發言豈不要成就呢?」

請參閱:《神先愛我們》和《我們心裡的神殘缺的形象

關於大部分對神的疑惑是從我們從人類觀察而來,而不是神。

或許我們曾對人極度失望或被傷害過,便不難想像神竟容許這些事情發生。我們認為在這世上所見的是反映神自己,而忘卻我們是生活在「全世界都臥在那惡者手下」。世界許多的破碎都是撒但所為,不是神。作為信徒們,我們蒙召是「要活在耶穌基督裡面」,並且「不要讓這世界上任何事物取代神在我們心中的地位」。請參閱:《察驗我們心中的偶像

我們知道,我們是屬神的,全世界都臥在那惡者手下。我們也知道,神的兒子已經來到,且將智慧賜給我們,使我們認識那位真實的,我們也在那位真實的裡面,就是在他兒子耶穌基督裡面。這是真神,也是永生。小子們哪,你們要自守,遠避偶像!《約翰一書》第5章19-21節

事實上,我們被召要站起來抵擋撒但的作為,並要建立神的國在地上。這是「不在乎吃喝,只在乎公義、和平,並聖靈中的喜樂」。神差祂的聖靈內住我們心中,而我們卻不斷把世上雜亂無章的東西往心內塞,我們會慢慢地和真的再把祂拒於門外,直至我們奉耶穌的名悔改。

法利賽人問:神的國幾時來到?耶穌回答說:神的國來到不是眼所能見的。人也不得說:看哪,在這裡!看哪,在那裡!因為神的國就在你們心裡(心裡:或作中間)。《路加福音》第17章20-21節

因為神的國不在乎吃喝,只在乎公義、和平,並聖靈中的喜樂。《羅馬書》第14章17節

你們既為兒子,神就差他兒子的靈進入你們(原文作我們)的心,呼叫:阿爸!父!《加拉太書》第4章6節

什麼是我們能夠或不能夠掌控的

掌控一切的想法實際上是一種錯覺。

在現實中,我們不能決定別人如何思想,或如何行動或決定經濟如何發展。我們不能預測下一小時或下一天會發生的事。實在有許多事情完全超出我們所能控制的範圍。實際上我們每天仍能活著醒來都是神的恩典,給我們另一個機會榮耀祂,並轉離那些不討祂喜悅的事。

耶和華啊,我曉得人的道路不由自己,行路的人也不能定自己的腳步。《耶利米書》第10章23節

我們所能掌管的是我們永恆的世界-我們的信心、我們的價值、我們的態度,和我們的欲求-這是神國度建造的地方。

神甚愛我們,因此給與我們選擇的自由。祂操控一切,只是我們例外。祂絕對操控天和地,可見的和不能見的,行使管理權於過去和未來;但祂並沒有操控人類。祂想讓我們自由選擇愛祂和信靠祂,並不是出於內疚和恐懼。祂給我們絕對的操控權如何回應祂。這本身就是一個令人敬畏的想法。

因為萬有都是靠他造的,無論是天上的,地上的;能看見的,不能看見的;或是有位的,主治的,執政的,掌權的;一概都是藉著他造的,又是為他造的。他在萬有之先;萬有也靠他而立《歌羅西書》第1章16-17節

為那些選擇把生命管治權交給耶穌的人,神也會允許我們的信心被試驗。我們的委身有多真誠?我們對祂的愛有多深?我們是否真誠地一直捨己,一直服從祂?此間,神也不操控我們的回應,但祂卻應許用更大的東西獎勵我們,若我們被證實能在小事上忠心。

你也要記念耶和華─你的神在曠野引導你這四十年,是要苦煉你,試驗你,要知道你心內如何,肯守他的誡命不肯。《申命記》第8章2節

叫你們的信心既被試驗,就比那被火試驗仍然能壞的金子更顯寶貴,可以在耶穌基督顯現的時候得著稱讚、榮耀、尊貴。《彼得前書》第1章7節

主人說:好,你這又良善又忠心的僕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要把許多事派你管理;可以進來享受你主人的快樂。《馬太福音》第25章21節

請參閱:《奉行神的旨意

控制的慾望導致焦慮、奮鬥,和巫術

控制慾會滋生焦慮、奮鬥,和其他不愉快的特徵,例如:貪心、嫉妒,和自私野心。它甚至會導致抑鬱,當事情出現不如我們的理想。

控制慾也是巫術盛行的背後原因;星座運程、信賴幸運符、運用風水學、請教算命師傅⋯等。然而,這些事情會給帶來可操控的幻覺,它們只能使我們陷入不斷循環的焦慮中。請參閱:《破除神祕主義》和《巫術是主流和危險的

所以,要治死你們在地上的肢體,就如淫亂、污穢、邪情、惡慾,和貪婪。貪婪就與拜偶像一樣。《歌羅西書》第3章5節

你們心裡若懷著苦毒的嫉妒和分爭,就不可自誇,也不可說謊話抵擋真道。這樣的智慧不是從上頭來的,乃是屬地的,屬情慾的,屬鬼魔的。在何處有嫉妒、分爭,就在何處有擾亂和各樣的壞事。《雅各書》第3章14-16節

我們終於接受和信靠神的旨意和管治,我們會經歷靈魂的安息。祂會給我們一切所需的。神的話語告訴我們無須憂慮。祂是個好父親,祂會養育、指導、糾正和訓練我們在世上正義地生活。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為耶穌的再來和審判做好準備。

你們要先求他的國和他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馬太福音》第6章33節

一些澄清

1.放棄控制權給神相比於漠不關心

放棄控制權並不是漠不關心或麻木。而是關於把我們的恐懼和慾望交給神,並求祂更新我們的想法,因此我們得以與祂的意念和旨意對齊。在那裡我們可以找到生命和平安。

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叫你們察驗何為神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羅馬書》第12章2節

因為隨從肉體的人體貼肉體的事,隨從聖靈的人體貼聖靈的事。體貼肉體的,就是死;體貼聖靈的,乃是生命、平安。《羅馬書》第8章5-6節

2.放棄控制權給神相比於懶惰

放棄控制權給神並不表示任何事都不做,期望神來做。而是尋求祂的旨意和忠誠地遵行,耶穌並不懶惰,我們也不應該如此。

我的弟兄們,若有人說自己有信心,卻沒有行為,有甚麼益處呢?這信心能救他麼?若是弟兄或是姐妹,赤身露體,又缺了日用的飲食;你們中間有人對他們說:「平平安安的去罷!願你們穿得暖,吃得飽」;卻不給他們身體所需用的,這有甚麼益處呢?這樣,信心若沒有行為就是死的。《雅各書》第2章14-17節

3.放棄良好的願望交給神

放棄控制權也關於放棄我們的良好願望。這或許包括盼望救恩臨到我的家人,我們子女的美好將來,我們的工作成果⋯等等。每一次我們主動控制任何事的成果,最終就是操控著和傷害別的人,或妨礙神的計劃。

讓我們拿約瑟舉例。在約瑟成為埃及法老王的宰相之前他首先成為囚犯,在獄中認識兩位法老王的官員,其中之一人後來把約瑟介紹給他的王。在約瑟被囚入獄之前,他是在他最初的主人家中被陷害。在約瑟被賣給他最初主人作奴隸之前,約瑟是被兄長們出賣成為奴隸的。一路走來,約瑟可以被試探質問神,為何沒有為正義和尊榮實現他的良好願望;然而他把控制權交給神,神最終提升他到當時一個最高的地位。這個地位使約瑟有能力供應豐足給他在飢荒中的家人、包括當年把他出賣的兄長們。當他生命的真正計劃終於被揭示,約瑟能夠說:「從前你們的意思是要害我,但神的意思原是好的,要保全許多人的性命。」

法老對臣僕說:像這樣的人,有神的靈在他裡頭,我們豈能找得著呢?法老對約瑟說:神既將這事都指示你,可見沒有人像你這樣有聰明有智慧。你可以掌管我的家;我的民都必聽從你的話。惟獨在寶座上我比你大。法老又對約瑟說:我派你治理埃及全地。《創世記》第41章38-41節

從前你們的意思是要害我,但神的意思原是好的,要保全許多人的性命,成就今日的光景。《創世記》第50章20節

有時候,我們拒絕放棄控制權並信靠神,是因為我們所見四周園的邪惡,使恐懼增加,影響及我們的家人。我們要保護自己防範作惡的人。然而我們可以從約瑟的例子,看到神能夠使用邪惡帶來美好。

你所做的,要交託耶和華,你所謀的,就必成立。耶和華所造的,各適其用;就是惡人也為禍患的日子所造。《箴言》第16章3-4節

人無法想像神如何作工,因此讓我們在我們所有的道路上信靠祂,不要因暫時的不公正和焦慮而偏離正道,因為神在掌管和應許升高那些謙卑跟隨祂道的人。誰會知道我們結果會像約瑟,被所有人高舉和尊敬,包括那些曾出賣我們的。我們只須忍耐,就能見證神如何展示祂為我們生命所定的計劃。

耶和華說:我的意念非同你們的意念;我的道路非同你們的道路。天怎樣高過地,照樣,我的道路高過你們的道路;我的意念高過你們的意念。《以賽亞書》第55章8-9節

所以,你們要自卑,服在神大能的手下,到了時候他必叫你們升高。你們要將一切的憂慮卸給神,因為他顧念你們。《彼得前書》第5章6-7節

一個交託控制權給神的禱告

放棄控制權是難事,因為它是我們內心看不見的爭戰。我們或許在頭腦上知道該如此行,可是內心難於百分百信任神,為此,以下的禱告可會有幫助。

「親愛的天父:

祢的話已經有許多保證,叫我們不要害怕任何事物和任何人。包括祢無數次的永久良善的提醒。

你不要害怕,因為我與你同在;不要驚惶,因為我是你的神。我必堅固你,我必幫助你;我必用我公義的右手扶持你。《以賽亞書》第41章10節

耶和華─你的神是施行拯救、大有能力的主。他在你中間必因你歡欣喜樂,默然愛你,且因你喜樂而歡呼。《西番雅書》第3章17節

然而,神既有豐富的憐憫,因他愛我們的大愛,當我們死在過犯中的時候,便叫我們與基督一同活過來。你們得救是本乎恩。《以弗所書》第2章4-5節

然而,我承認我掙扎於把意志完全降服於祢,並放棄我對生命的控制權。我承認害怕許多事情:害怕痛苦和創傷、害怕不安舒、害怕貧窮、害怕被拒絕、害怕失去面子、害怕被譴責⋯(請說出所有有關的恐懼)。

因為神賜給我們,不是膽怯的心,乃是剛強、仁愛、謹守的心。《提摩太後書》第1章7節

今天,我宣告擺脫對這世界的期望、壓力,和這世界趨勢的束縛。這個世界正在消逝,但我要遵從祢的旨意,與祢永生。

不要愛世界和世界上的事。人若愛世界,愛父的心就不在他裡面了。因為凡世界上的事,就像肉體的情慾,眼目的情慾,並今生的驕傲,都不是從父來的,乃是從世界來的。這世界和其上的情慾都要過去,惟獨遵行神旨意的,是永遠常存。《約翰一書》第2章15-17節

求祢幫助我根除恐懼的源頭,並更新我的心思和意念。

是否有一段時間,我孩子般的天真、信任和奉獻被踐踏,因此把恐懼植入我的內心,以致不再相信任何人?我有否立下任何內在誓言和承諾要操控自己的人生?(請奉耶穌的名丟棄這些內在誓言,並用神真理的話取代之)。請參閲:《破除內在誓言和咒詛

請告訴我必須饒恕誰,因此我可以從這些仍束縛著我的恐懼情感中釋放出來。我有那些對別人的論斷或怨恨須要悔改的?(請承認所有從前使我們恐懼的人的創傷情感,並悔改我們對他們的各種批判。)

你們饒恕人的過犯,你們的天父也必饒恕你們的過犯;你們不饒恕人的過犯,你們的天父也必不饒恕你們的過犯。《馬太福音》第6章14-15節

你們不要論斷人,免得你們被論斷。因為你們怎樣論斷人,也必怎樣被論斷;你們用甚麼量器量給人,也必用甚麼量器量給你們。《馬太福音》第7章1-2節

由於這些事情我堅持了很久,我不能有意識地識別它們。它們現在隱藏在我潛意識的深處。聖靈,請幫助我能追憶這些事情。請幫助我了解這些事情如何影響了我,並讓我明白我需要與祢相處的方式。

耶和華的靈必住在他身上,就是使他有智慧和聰明的靈,謀略和能力的靈,知識和敬畏耶和華的靈。《以賽亞書》第11章2節

主啊,求祢譴責我心中的偶像,因它使我不能以孩子般的信心相信祢。還有誰和什麼我仍視為寶貴或是畏懼的比祢更多?我為何還想崇拜它們?(請稍候片刻讓神帶來任何啟示。)

你們所遇見的試探,無非是人所能受的。神是信實的,必不叫你們受試探過於所能受的;在受試探的時候,總要給你們開一條出路,叫你們能忍受得住。我所親愛的弟兄阿,你們要逃避拜偶像的事。《歌林多前書》第10章13-14節

今天我要在祢面前謙卑,放棄內心的控制權給祢。我知道這是一個過程,並請祢不斷指出我內心的房間,還有那些仍是關上把祢拒於門外的。

耶和華說:這一切都是我手所造的,所以就都有了。但我所看顧的,就是虛心(原文是貧窮)痛悔、因我話而戰兢的人。《以賽亞書》第66章2節

凡我所疼愛的,我就責備管教他;所以你要發熱心,也要悔改。看哪,我站在門外叩門,若有聽見我聲音就開門的,我要進到他那裡去,我與他他與我一同坐席。得勝的,我要賜他在我寶座上與我同坐,就如我得了勝,在我父的寶座上與他同坐一般。《啟示錄》第3章19-21節

我渴慕與祢有豐盛的關係勝於世上的財寶,這些財寶終會有一天毀壞或消失。

凡為自己積財,在神面前卻不富足的,也是這樣。《路加福音》第12章21節

不要為自己積儹財寶在地上;地上有蟲子咬,能銹壞,也有賊挖窟窿來偷。只要積儹財寶在天上;天上沒有蟲子咬,不能銹壞,也沒有賊挖窟窿來偷。因為你的財寶在那裡,你的心也在那裡。《馬太福音》第6章19-21節

主啊,請來更新我的意念,以致我能認識祢,並跟隨祢善良、純全,和可喜悅的旨意。

所以弟兄們,我以神的慈悲勸你們,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是聖潔的,是神所喜悅的;你們如此事奉乃是理所當然的。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叫你們察驗何為神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羅馬書》第12章1-2節

我轉離自己選擇悖逆祢的犯罪生活方式,我把生命的控制權交回給祢。請祢賜下平安、喜樂和盼望充滿我。

人若知道行善,卻不去行,這就是他的罪了。《雅各書》第4章17節

奉耶穌名求。阿們。」

閱郵件推送,接收網站最新發布提醒,請點擊 此處 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