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聖靈醫治我們內在小孩的創傷
耶穌作了一個驚人的陳述:「我實在告訴你們,你們若不回轉,變成小孩子的樣式,斷不得進天國。」神不是要求我們變得像小孩一般的幼稚思考和行為。實在祂是要展示我們若想享受神國度的福氣,我們的信心要像孩子般信靠和跟隨天父。但當我們懷著羞恥、虐待、離棄、忽視、恐嚇,或幼年時被毆打,心靈被壓傷,就難以恢復像孩子般的安全感。大多數的我們多年來都為能迅速長大而奮鬥,以期逃避那些軟弱無助的壓力,就像我們當時所做的那樣。很感恩,神在祂的憐憫中,差遣祂的聖靈進入我們的心。祂會施行安慰,並會復甦我們被壓傷的心靈-若我們願意。
(English > The Holy Spirit heals the wounded child inside us | 简体中文 > 圣灵医治我们内在小孩的创伤)
當時,門徒進前來,問耶穌說:天國裡誰是最大的?耶穌便叫一個小孩子來,使他站在他們當中,說:我實在告訴你們,你們若不回轉,變成小孩子的樣式,斷不得進天國。《馬太福音》第18章1-3節
我作孩子的時候,話語像孩子,心思像孩子,意念像孩子,既成了人,就把孩子的事丟棄了。《歌林多前書》第13章11節
那在基督裡堅固我們和你們,並且膏我們的就是神。他又用印印了我們,並賜聖靈在我們心裡作憑據(原文是質)。《歌林多後書》第1章21-22節
願頌讚歸與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的父神,就是發慈悲的父,賜各樣安慰的神。我們在一切患難中,他就安慰我們,叫我們能用神所賜的安慰去安慰那遭各樣患難的人。《歌林多後書》第1章3-4節
然而,神的復興需要謙卑。我們通常把謙卑與驕傲連結起來,當謙卑讓我們放下恐懼,並放棄自己的意願。在這情況下,是關於放下自己對重返傷痛童年經歷的恐懼。
為了讓聖靈使我們甦醒,恢復活潑的靈,我們必須以痛悔的心就近神,並請求祂用光照亮我們心中的黑暗處。
因為那至高至上、永遠長存(原文是住在永遠)、名為聖者的如此說:我住在至高至聖的所在,也與心靈痛悔謙卑的人同居;要使謙卑人的靈甦醒,也使痛悔人的心甦醒。《以賽亞書》第57章15節
神賜給我們每個人一個不老的靈
當神把生命的氣息吹進仍在母親子宮內的我們,我們的靈就活了,甚至早於我們生理器官的成形前。正當祂把靈賜下,神編織我們基因的組成,決定我們一生的年日。
耶和華神用地上的塵土造人,將生氣吹在他鼻孔裡,他就成了有靈的活人,名叫亞當。《創世記》第2章7節
身體沒有靈魂是死的,信心沒有行為也是死的。《雅各書》第2章26節
我的肺腑是你所造的;我在母腹中,你已覆庇我。我要稱謝你,因我受造,奇妙可畏;你的作為奇妙,這是我心深知道的。我在暗中受造,在地的深處被聯絡;那時,我的形體並不向你隱藏。我未成形的體質,你的眼早已看見了;你所定的日子,我尚未度一日(或譯:我被造的肢體尚未有其一),你都寫在你的冊上了。《詩篇》第139篇13-16節
人類靈魂是永恆的。事實上,神的話告訴我們,身體會一天天的衰退,但靈魂每時每刻都在更新。人類的靈魂雖然不像肉體衰老,但它會被毀壞、壓傷,並因悲傷、受創而心痛。
所以,我們不喪膽。外體雖然毀壞,內心卻一天新似一天。《歌林多後書》第4章16節
心中喜樂,面帶笑容;心裡憂愁,靈被損傷。《箴言》第15章13節
我們的肉體可以借助藥物得到治療,但我們被壓傷的靈卻不能單靠人類的手法治癒。是神,祂是靈,是祂把靈賜給我們,是祂能醫治我們的靈。祂是一位專家能夠把我們從憂傷中釋放出來,並且拯救被壓傷的靈魂。
未曾聽完先回答的,便是他的愚昧和羞辱。人有疾病,心能忍耐;心靈憂傷,誰能承當呢?《箴言》第18章13-14節
神是個靈(或無個字),所以拜他的必須用心靈和誠實拜他。《約翰福音》第4章24節
耶和華靠近傷心的人,拯救靈性痛悔的人。《詩篇》第34篇18節
我也要賜給你們一個新心,將新靈放在你們裡面,又從你們的肉體中除掉石心,賜給你們肉心。《以西結書》第36章26節
當我們認罪悔改,並奉耶穌的名受洗,我們就必領受聖靈。聖靈隨即在我們心中開展修復的工作,並把我們從恐懼,甚至是對回想過去的恐懼,都一一釋放出來。若我們的心願意配合神的工作,我們被壓傷的靈將會改變,成為充滿祂的剛強、仁愛和謹守的心。這是在祂的國度裡為我們而設其中之一的福氣。
因為凡被神的靈引導的,都是神的兒子。你們所受的,不是奴僕的心,仍舊害怕;所受的,乃是兒子的心,因此我們呼叫:阿爸!父!聖靈與我們的心同證我們是神的兒女。《羅馬書》第8章14-16節
因為神賜給我們,不是膽怯的心,乃是剛強、仁愛、謹守的心。《提摩太後書》第1章7節
我們的心靈在兩方面上被壓傷
人類的靈會循兩種途徑被壓傷。
- 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情|我們父母的離婚,嚴重的意外、公開的羞恥。家庭破產、不公平的懲罰、性侵犯、戰爭、家庭分散、失去心愛玩具等⋯。
- 應該發生的事情卻沒有出現|當我們需要父母時他們卻不在場、阻止玩耍,和自我探索,缺乏接納、缺乏保護免受憂傷的傷害、欠缺足夠的衣服等⋯⋯。
人若知道行善,卻不去行,這就是他的罪了。《雅各書》第4章17節
兩類的創傷都是痛苦的,因為它們通常留下憂傷和悲哀情緒的印記。
第二種創傷,即如一類涉及未滿足的合理需求,可能會較少被討論,因為我們通常覺得視乎當時的環境,我們別無選擇。甚至我們可能會假設那已經是為我們的好處!若我們不這樣想,可能會覺得對照顧我們的人不敬,「悖逆」使我們內疚。
然而,若我們試圖用幼稚的頭腦,嘗試去瞭解當時成年人的處境,我們單純的心可要掙扎求存一段長時間。我們的心靈會陷於飢渴貪乏的地步。
一個常見的例子是,父母每天都為養家要長時間工作。他們很少在家,並通常很晚才帶著疲乏的身軀或焦躁不安回來,無法與我們共度有意義的時光-體驗我們的存在、價值,和配得。或者他們把我們交託給女傭或祖父母照顧。雖然我們可能瞭解父母「外判」照顧責任的原因,但在我們幼小的心靈中,仍覺得自己不夠重要,值得由他們親自來照顧。總是覺得好像被遺棄一般。
或許我們所享受的、喜愛的和需要的,在強制和沒有徵詢的情況下被奪去。又或者我們要在家人的期望下表現達到某程度的標準。我們永不能放輕鬆做回自我。這漸漸涉及一種羞恥的意識掩蓋過我們的真我,可能産生自我排斥。或者我們感到有責任背負父母的情感重擔;這對任何孩子來說都是一個沈重的工作。
另一種方式看孩子的心靈是如何患上病,是測驗他們是否享受到簡單的喜樂、童年的幻想、並被允許活像個孩子。
換句話說我們可以從中得著釋放:
- 安全地玩耍和探索我們不斷擴張的世界?
- 歡笑,裝傻和按照我們的年齡行事??
- 犯錯誤和失敗?
- 以我們個人的節奏及自己的方式學習?
- 表達我們的恐懼、沮喪和憤怒?
- 不被禁止和責備地哭泣?
- 沒有恐懼、羞恥、痛苦、混亂、虐待或是內疚地生活?
- 領受溫柔的糾正和引導?
- 探索神所創造的本我?
- 在沒有考慮是否值得愛的壓力下領受到愛?
- 珍惜我們是誰,沒有壓力要隱藏自己的某些部分?
延長童年的沮喪和不滿足的需求,會製造一種深層的內在憂傷,有時會爆發成為憤怒、反叛行為、抑鬱和自殺的想法。如果沒有解決,又得不到認同、安慰或疏導,這些日積月累下來的憂傷,最終會壓碎任何一個人的心靈,不管我們相信自己如何的剛強。
心中喜樂,面帶笑容;心裡憂愁,靈被損傷。《箴言》第15章13節
它不能提供給我們一個藉耶穌所建造的堅固根基。任何建築在破碎心靈上的都是易於動搖的。
盜賊來,無非要偷竊,殺害,毀壞;我來了,是要叫羊(或作:人)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約翰福音》第10章10節
跡象顯示出一個被壓傷的心靈,正在呼求聖靈的醫治
壓制、否認、隱藏或逃避否認童年的憂傷不能導致自由。事實剛相反。我們仍是被困。
惟有當我們容許聖靈深入我們破碎心靈的深處,復甦我們被壓傷的心,我們才能真正剛強起來領受神的喜樂。
向來你們沒有奉我的名求甚麼,如今你們求,就必得著,叫你們的喜樂可以滿足。《約翰福音》第16章24節
有些被壓傷的心靈,正向神發出醫治呼求的跡象,包括:
- 休息|我們的心不得安息。|《傳道書》第2章23節:「因為他日日憂慮,他的勞苦成為愁煩,連夜間心也不安。這也是虛空。」
- 睡眠|我們睡不酣或是失眠。|《但以理書》第2章1節:「尼布甲尼撒在位第二年,他做了夢,心裡煩亂,不能睡覺。」
- 造夢|我們受夢境滋擾|《但以理書》第2章1,3節:「尼布甲尼撒在位第二年,他做了夢,心裡煩亂,不能睡覺。王對他們說:我做了一夢,心裡煩亂,要知道這是甚麼夢。」
- 工作|在它的核心,工作感到沒有樂趣、煩惱|《傳道書》第2章23節:「因為他日日憂慮,他的勞苦成為愁煩,連夜間心也不安。這也是虛空。」
- 難以感受神的愛|最具破壞性的跡象可能是,我們沒有感覺到神的愛已經傾注在我們心中,因為駐守在裡面的憂傷佔據了主導地位|《羅馬書》第5章5節:「盼望不至於羞恥,因為所賜給我們的聖靈將神的愛澆灌在我們心裡。」
神指示我們傾倒悲傷
我們無論老或幼,都是按神的形像被造,有相似之處。神會表達祂的情緒和思想,我們也會如此。這能力使我們成為人類。(事實上,甚至動物也有本能表達恐懼、痛苦、躁動、侵略和同情。)
神說:我們要照著我們的形像、按著我們的樣式造人,使他們管理海裡的魚、空中的鳥、地上的牲畜,和全地,並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蟲。神就照著自己的形像造人,乃是照著他的形像造男造女。《創世記》第1章26-27節
我們的悲傷不會離去,當我們把它們推入得更深。我們必須把心傾倒給堅固的避難所、全能的神,如此我們的心才能被洗滌乾淨,得與祂的靈結合。
我的拯救、我的榮耀都在乎神;我力量的磐石、我的避難所都在乎神。你們眾民當時時倚靠他,在他面前傾心吐意;神是我們的避難所。《詩篇》第62篇7-8節
人若自潔,脫離卑賤的事,就必作貴重的器皿,成為聖潔,合乎主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提摩太後書》第2章21節
聖靈與我們的心同證我們是神的兒女。《羅馬書》第8章16節
聖經中有許多關於男人和女人在神面前傾心吐意的例子。例如,大衛向神傾訴出他所有的苦情。彼得痛哭當他了解自己背叛了耶穌。哈拿表達她極大的煩惱和愁苦,當她因無子而受到家人的欺凌。正如我們所知道的,在事後神都一一回應和復興他們。
(大衛在洞裡作的訓誨詩,乃是祈禱。)我發聲哀告耶和華,發聲懇求耶和華。我在他面前吐露我的苦情,陳說我的患難。我的靈在我裡面發昏的時候,你知道我的道路。在我行的路上,敵人為我暗設網羅。《詩篇》第142篇1-3節
彼得想起耶穌所說的話:雞叫以先,你要三次不認我。他就出去痛哭。《馬太福音》第26章75節
毗尼拿見耶和華不使哈拿生育,就作他的對頭,大大激動他,要使他生氣。他們在示羅吃喝完了,哈拿就站起來。祭司以利在耶和華殿的門框旁邊,坐在自己的位上。哈拿心裡愁苦,就痛痛哭泣,祈禱耶和華,哈拿回答說:主啊,不是這樣。我是心裡愁苦的婦人,清酒濃酒都沒有喝,但在耶和華面前傾心吐意。不要將婢女看作不正經的女子。我因被人激動,愁苦太多,所以祈求到如今。以利說:你可以平平安安地回去。願以色列的神允准你向他所求的!哈拿說:願婢女在你眼前蒙恩。於是婦人走去吃飯,面上再不帶愁容了。《撒母耳記上》第1章6,9-10,15-18節
對承認童年憂傷的誤解
世上有許多想法妨礙我們向神承認自己童年的憂傷。
1.「談及過去發生的並不能改變任何事情。」
真相:對人訴說未必能改變事情,但向神承認卻能。神百般的安慰能復甦我們的靈魂。|《歌林多後書》第1章3-4節:「願頌讚歸與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的父神,就是發慈悲的父,賜各樣安慰的神。我們在一切患難中,他就安慰我們,叫我們能用神所賜的安慰去安慰那遭各樣患難的人。」
2.「我只想向前。」
真相:我們能夠前行,但我們的心靈仍是壓碎的,靈性卻得不到如神期望般的豐盛。|《箴言》第18章14節:「人有疾病,心能忍耐;心靈憂傷,誰能承當呢?」
3.「提及我的童年是對父母不敬。」
真相:神早已知道父母對我們做或沒有做什麼的事情。祂不會覺得驚奇。我們要承認的是我們的感受,不管其他人是否意圖傷害我們。不是關乎批判、定罪或對父母的不敬。事實上,我們是對聖靈不敬,若我們不向祂承認我們的憂傷,因我們不讓祂把我們從憂傷的靈復興成為豐盛。我們間接告訴神我們的肉身父母比我們與神的關係更重要。|《詩篇》第51篇10-12節:「神啊,求你為我造清潔的心,使我裡面重新有正直(或譯:堅定)的靈。不要丟棄我,使我離開你的面;不要從我收回你的聖靈。求你使我仍得救恩之樂,賜我樂意的靈扶持我,」
4.「我已埋葬了過去。我現在不想回到從前。」
真相:神是永恆。聖靈看我們的悲傷發生仿如昨天。神不像人類般用直線看時間。我們未解決的幾十年前童年創傷就像是發生在今天。|《彼得後書》第3章8節:「親愛的弟兄阿,有一件事你們不可忘記,就是主看一日如千年,千年如一日。」
5.「那些傷害我的人已經死去。談論他們已毫無意義。」
真相:他們可能已經死去,但我們的憂傷卻不。神邀請我們靠近祂,因此祂能醫治我們破碎的心,並拯救我們被壓傷的靈魂。|《詩篇》)第34篇18節:「耶和華靠近傷心的人,拯救靈性痛悔的人。」
6.「我一生都在掩飾自己的過去。我不能違背自己的努力。」
真相:神不要我們說謊或活在謊言中。我們或許對過去感到羞慚或憤怒,但對神而言,我們可以驕傲地穿上耶穌按祂形象而造的新我。我們無須被過去的形象定義。神要釋放我們過新的豐盛生活。|《歌羅西書》第3章9-10節:「不要彼此說謊;因你們已經脫去舊人和舊人的行為,穿上了新人。這新人在知識上漸漸更新,正如造他主的形像。」
7.「我成功了。我的過去沒有成為我的障礙。」
真相:我們的努力可能使我們在世界上遙遙領先,但問題是我們的生命有否結出聖靈的果子,包括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和節制?我們有否把我們的邪情私慾釘死在十字架上?那些屬於基督的人,會把他們的童年憂傷釘在十字架上,得著釋放,無限喜樂地跟隨他們的天父。|《加拉太書》第5章22-24節:「聖靈所結的果子,就是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這樣的事沒有律法禁止。凡屬基督耶穌的人,是已經把肉體連肉體的邪情私慾同釘在十字架上」
8.「我的父母供應一切物質所需。沒有什麼好傷心的。」
真相:物質供應只提供肉體的需要,但不是靈性所需要的。例如,當人們用尖銳的話把我們刺傷,我們會被傷害得很深。這些創傷未必明顯可見,但它們是真實的。|《箴言》第12章18節:「說話浮躁的,如刀刺人;智慧人的舌頭卻為醫人的良藥。」
9.「我立誓永不饒恕他們。坦白承認意味我必須饒恕。」
真相:堅持著我們的苦毒和不饒恕不會使我們成為公義。事實上,它剛相反。我們得罪神因為我們藐視祂的饒恕是無條件的施與我們,甚至我們在未求之先。直至我們承認並丟棄我們的苦毒,否則我們都不會「亨通」。我們只會「陷入禍患裡」。|《箴言》第28章13-14節:「遮掩自己罪過的,必不亨通;承認離棄罪過的,必蒙憐恤。常存敬畏的,便為有福;心存剛硬的,必陷在禍患裡。」
10.「我不相信神願意或有能力可以醫治我。」
真相:或許我們拒絕在神面前承認自己的憂傷,最基本的原因是我們不信靠祂能夠關心和幫助我們。例如,我們或許:
- 生祂的氣,想像祂也在生我們的氣
- 感覺不值得祂的注意
- 潛意識地為我們的痛苦而埋怨祂
- 為自己的罪感到內疚
- 猜想祂已放棄我們
- 憎恨神像我們憎恨自己的父母一樣
不管我們如何感受,都不會改變神對我們信實的愛,甚至當我們背棄祂。稱頌神,祂總是回應祂兒女的求助呼聲,當我們全心全意尋求祂。神應許用祂的愛復興內在的我成為豐盛。
你們尋求我,若專心尋求我,就必尋見。《耶利米書》第29章13節
求他按著他豐盛的榮耀,藉著他的靈,叫你們心裡的力量剛強起來,使基督因你們的信,住在你們心裡,叫你們的愛心有根有基,能以和眾聖徒一同明白基督的愛是何等長闊高深,並知道這愛是過於人所能測度的,便叫神一切所充滿的,充滿了你們。《以弗所書》第3章16-19節
讓我們記住:
- 神垂聽我們所呼求的|《詩篇》第22篇24節:「因為他沒有藐視憎惡受苦的人,也沒有向他掩面;那受苦之人呼籲的時候,他就垂聽」
- 祂在我們的痛苦中親近我們|《詩篇》第34篇18節:「耶和華靠近傷心的人,拯救靈性痛悔的人。」
- 祂永不丟棄我們|《約翰福音》第14章18節:「我不撇下你們為孤兒,我必到你們這裡來。」
- 祂惦記我們的痛苦和眼淚|《詩篇》第56篇8節:「我幾次流離,你都記數;求你把我眼淚裝在你的皮袋裡。這不都記在你冊子上麼?」
- 祂會向我們顯現當我們遵行祂的誡命|《約翰福音》第14章21節:「有了我的命令又遵守的,這人就是愛我的;愛我的必蒙我父愛他,我也要愛他,並且要向他顯現。」
- 衪會撫慰我們的靈魂|《詩篇》第94篇18-19節:「我正說我失了腳,耶和華啊,那時你的慈愛扶助我。我心裡多憂多疑,你安慰我,就使我歡樂。」
- 祂會醫治我們情感的創傷|《詩篇》第147篇3節:「他醫好傷心的人,裹好他們的傷處。」
- 祂會滿足我們的需求|《以賽亞書》第41章17節:「困苦窮乏人尋求水卻沒有;他們因口渴,舌頭乾燥。我─耶和華必應允他們;我─以色列的神必不離棄他們。」
- 祂會在前面引導我們|《申命記》第31章8節:「耶和華必在你前面行;他必與你同在,必不撇下你,也不丟棄你。不要懼怕,也不要驚惶。」
何等奇妙我們有一位天父祂包含所有一切,甚至更多!甚至最強的人也有情緒的脆弱處需要神慈愛的復修。大衛王在戰場上的功高偉績人所皆知。但他也在詩篇中寫下他向神呼求最心痛的詩篇:「我因唉哼而困乏;我每夜流淚,把床榻漂起,把褥子濕透。我因憂愁眼睛乾癟,又因我一切的敵人眼睛昏花」《詩篇》第6篇6-7節。世人沒法避免某種形式的失望、羞慚、被拒,或屈辱-不是大衞王,甚至耶穌也不例外。
耶穌容讓自己忍受極重無比的羞辱,因此祂能明白我們的痛苦。《以賽亞書》第53章描述我們的救主如何被帶到一個卑微的地步,因此祂會為我們的罪受苦受死,神後來使祂升為至高。可惜,我們中的許多人都掙扎於相信神,祂是要醫治我們的情感創傷和復興我們。無人能夠阻擋神為我們預備的復興之路-除非那人是我們自己。
既是這樣,還有甚麼說的呢?神若幫助我們,誰能敵擋我們呢?《羅馬書》第8章31節
我們經常誤解神會像我們一般的行為,其實我們必須被改造更像耶穌才對。|《提摩太後書》第2章13節:「我們縱然失信,他仍是可信的,因為他不能背乎自己。」
承認我們的童年憂傷
當我們用自身的力量,去處理童年的憂傷,我們只會陷入咒詛之中,因為我們心中真正倚靠的是自己而不是神。不管我們明白與否,所有內在的呼聲、焦慮和潛意識未滿足的需要,會從童年延伸至成年,影響我們的思想和選擇。這一切都在潛意識層面起作用。
耶和華如此說:倚靠人血肉的膀臂,心中離棄耶和華的,那人有禍了!《耶利米書》第17章5節
弟兄們,在心志上不要作小孩子。然而,在惡事上要作嬰孩,在心志上總要作大人。《歌林多前書》第14章20節
神最初為家庭的設計,是由父母把真理教導孩子。當孩子們跟隨神,他們在凡事上都顯出成熟和享受大平安。當我們接受耶穌為我們的救主,我們必須讓祂再次輔導我們從童年時所學的。這是為何祂呼召我們要變回小孩子般才能進入神的國度。
你的兒女都要受耶和華的教訓;你的兒女必大享平安。你必因公義得堅立,必遠離欺壓,不致害怕;你必遠離驚嚇,驚嚇必不臨近你。即或有人聚集,卻不由於我;凡聚集攻擊你的,必因你仆倒(或譯:投降你)。《以賽亞書》第54章13-15節
聖經給我們一個很美麗的描述,關於經歷神的國度多而又多是何等樣的。當我們讓聖靈進入我們的心,祂會引導我們到活水泉源得洗滌,消除和更新我們的靈性,並且抹去我們的每一滴眼淚。
所以,他們在神寶座前,晝夜在他殿中事奉他。坐寶座的要用帳幕覆庇他們。他們不再飢,不再渴;日頭和炎熱也必不傷害他們。因為寶座中的羔羊必牧養他們,領他們到生命水的泉源;神也必擦去他們一切的眼淚。《啟示錄》第7章15-17節
聖靈是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和非常節制。祂不會指令我們在未有預備下承認事實,或是命令我們立刻改變。祂理解我們所有的創傷,並會按我們的需要和時間引導我們。
聖靈所結的果子,就是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這樣的事沒有律法禁止。《加拉太書》第5章22-23節
我們所必須的是安排時間,在一位聖靈充滿的信徒陪伴下彼此認罪,這位信徒會仁慈、敬愛和尊重我們,並不會用人的標準看我們。
然後我們只要在我們朋友的見證下作出以下的一個禱告:
「聖靈,今天我願意讓祢把我腦海和心靈裡的真相向我展示,幫助我承認所有隱藏在我裡面的童年憂傷,向祢傾訴我強忍著淚的呼求。我容讓祢進入我內心深鎖處,是我害怕獨自重訪的領域。感謝祢對我的忍耐和信實。我承認拒絕就近祢,因害怕會有什麼事情發生。感謝祢比我更明白自己的需要。像個孩子,我會把完全的信靠放在祢的仁愛、祢的安慰、祢的智慧、祢的教導,和祢的時間表。我選擇謙卑高過自我保護和自我辯解。我明白這些都是肉體的作為。祢是我良善又信實的牧者。還有,請展示我曾令祢感憂傷的罪行,也是使我的心靈受玷污和壓傷的,求釋放我可以得自由,經歷祢無限的仁愛、喜樂、平安和生命。我謙卑地奉主耶穌的名祈求。阿們。」
我們可以信靠神是信實的,祂必會安慰我們、饒恕我們,並復甦我們的心靈,當我們向祂趟開心門。我們可能發覺久被壓抑的悲傷、強忍痛苦的哭泣,現在都一窩蜂湧現出來了。我們用來壓制我們真正感受的那股強大力量愈強,可能引發的反應會愈加強烈。這是正常的,沒有什麼好害怕的。允許聖靈帶出我們的回憶之後,只要蒙祂引導,我們能與神坐在一起,可以把所有未曾訴說的痛苦,向我們的救主傾訴,並且讓祂恢復我們。神願意把我們從童年悲傷的奴役中釋放出來,改變成為祂的喜樂。
願賜平安的神親自使你們全然成聖!又願你們的靈與魂與身子得蒙保守,在我主耶穌基督降臨的時候,完全無可指摘!那召你們的本是信實的,他必成就這事。《帖撒羅尼迦前書》第5章23-24節
基督釋放了我們,叫我們得以自由。所以要站立得穩,不要再被奴僕的軛挾制。《加拉太書》第5章1節
我們全能的神曾應許「安慰一切悲哀的人,賜華冠與錫安悲哀的人,代替灰塵;喜樂油代替悲哀;讚美衣代替憂傷之靈」,祂會改造我們成為「公義樹,是耶和華所栽的,叫他得榮耀。」當我們向神傾訴我們的悲哀,我們會感覺更輕鬆、清新、釋放、頭腦更清晰,甚至對曾傷害我們的人更多的體諒,因為聖靈有更多的空間進行改善我們的工作。這是一個重要的步驟,與我們信實的神一起,有更大的自由、勝利、仁愛、喜樂,與和平邁進我們一生的旅程。請參閲:《讓聖靈來改造我們》
主耶和華的靈在我身上;因為耶和華用膏膏我,叫我傳好信息給謙卑的人(或譯:傳福音給貧窮的人),差遣我醫好傷心的人,報告被擄的得釋放,被囚的出監牢;報告耶和華的恩年,和我們神報仇的日子;安慰一切悲哀的人,賜華冠與錫安悲哀的人,代替灰塵;喜樂油代替悲哀;讚美衣代替憂傷之靈;使他們稱為公義樹,是耶和華所栽的,叫他得榮耀。《以賽亞書》第61章1-3節
閱郵件推送,接收網站最新發布提醒,請點擊 此處 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