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醫治了一位經理釋放從父母壓力來的悲傷

見証
A沒有意識到,她潛意識裡需要不斷贏得別人的認可,是因為她覺得父母沒有完全接受她。以下是她接受上帝的安慰和肯定,並釋放她壓抑的痛苦的見證。讚美神!

(English >  Jesus heals manager’s grief over parental pressures | 简体中文 > 耶稣医治了一位经理释放从父母压力来的悲伤)


雖然我是一個「基督徒」,但我與主的親密關係已經冷淡了。

由於我生長在一個一半天主教一半基督教的家庭,我以為我已經受到了積極的價值觀以及純正的影響。大體上來說,我覺得我還不錯;我受了洗,固定的參加教會生活和服侍。我幾乎沒有意識到,在我從小到大的歲月裡,我積累了深深的創傷,使我與神隔絕。

我是由一對不斷宣揚著成為‘好女兒’是何等重要的中國傳統父母帶大的。

然而,我總是發現自己在各個方面都沒有達到他們的標準。在我的腦海裡,我知道他們愛我,可我的本相並沒有被真正接受過。從小到大,我常常覺得我必須通過取得好成績和服從他們的命令來贏得他們的歡心。我從不被鼓勵說出自己的想法。相反,他們告訴我,我必須相信他們,因為他們是我的父母,他們總是知道什麼才是對我最好的。

當我在艱難的環境中掙扎時,我若表達我的情緒,就會被貼上了「不成熟」和「太情緒化」的標籤。他們建議我面對逆境,冷靜地解決問題。

這些家庭的實況和觀點使我將我父母的觀點和建議偶像化了。

我的生活越來越依賴父母的聲音。

為了贏得人們的好感,我養成了一種以成績為導向的心態,並為自己的情感表達感到羞愧。我把這些模式運用到戀愛關係中,專注於男朋友對我的看法。當我遇到什麼「問題」時,我會下定決心去解決它,這樣我就能重新贏得他們的青睞。

我的現任男友和我父親有著類似的性格。他們的出發點都是好的,但往往對我的外貌、行為和生活方式持批評態度。他不斷的批評不斷地打擊我的自尊,使我覺得沒有人能接受真實的我。

我不顧一切地想要體驗上帝的親密,於是我決定進行一次屬靈的「更新禱告」。雖然一開始我對禁食有所猶豫,但我對父神的渴慕和祂的醫治戰勝了我的飢餓和肉體的慾望。

在我禁食的時候,神向我顯明,我常為過去的事憂愁,以致不能過祂為我預備的豐盛的生活。

就好像羅得的妻子,「……回頭一看、就變成了一根鹽柱。」(《創世紀》第19章26節),我對過去傷痛的持續關注阻礙了我走向饒恕。我沒有意識到,我對許多與我關係密切的人存有怨恨,包括我的父親、男友和我自己。聖靈向我顯明,我被一個越來越大的「表現得更好」的負面記憶的儲物盒所困住,這讓我咒詛自己,相信真實的自己永遠不會被接受。

聖經裡說我們的父神「又因愛我們、就按著自己意旨所喜悅的、預定我們、藉著耶穌基督得兒子的名分」(《以弗所書》第1章5-6節)你們該效法我、像我效法基督一樣。 (《哥林多前書》第11章1節)

神總是接受我的本來面目,即使我有缺點,祂也會繼續接受我。在祂慈愛的手中,我正在「漸漸更新」。

我意識到,我需要把這個真理深深刻在我的心版和靈魂之上,而不僅限於頭腦中的知識。神的話也提醒我,我真正尋求接納我的「人」其實是耶穌基督。

進入我的「更新禱告」,我很感激我的代禱者有愛心引導我走過過去的經歷和消極的思想模式。他們引導我為自己的罪悔改,棄絕周圍的虛謊,斷絕一切與不潔的靈沾染的聯繫,驅逐邪靈,求神為他的榮耀潔淨我。

我也脫離了自己與天主教會的關係,在那裡,我還是個剛受洗的嬰兒吧了。

神向我顯明,我在天主教堂裡所習慣的那些看似純潔而積極的影響,實際上助長了我以成績為導向的心態。天主教的習俗,如用念珠祈禱數不清的V萬福瑪利亞」(《馬太福音》第6章7節),向雕像和圖像鞠躬(《出埃及記》第20章4-5節) ,都是違反聖經的。我被提醒要小心,也不要輕易接受表面上好的「基督教」教義,要永遠回到神的話中去。

此外,我很高興地發現,我能夠輕易地原諒那些曾經傷害和詛咒過我的人,包括我自己。

我禱告主的時候,看見自己在天上,坐在耶穌旁邊。又像我在祂的懷中,祂稱我為蒙祂所愛的。

禱告結束之後,我感受到心中充滿了單單從基督裡才能湧出的喜樂和平安。

我決心不把我的禱告經歷當作「練習」,而是要不斷更新我的思想,這樣我就能更親近主,與他同行。

我一直在默想《箴言》第29章25節,這節經文提醒我們「懼怕人的、陷入網羅.惟有倚靠耶和華的、必得安穩。」 雖然我仍然發現自己在不察覺中尋求別人的認同,但這節經文卻溫柔地引導我回到單單尋求神的認同的真理當中。

 

閱郵件推送,接收網站最新發布提醒,請點擊 此處 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