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內在誓言與咒詛

廢除內在誓言與咒詛

悔改 / 內在誓言
上帝的話語是具有影響力的,同樣地我們的話語也具有能力。祂的話富是約束力的,祂說要做的事情總會完成所的。上帝的話語就像一個不能廢除的合約。福音書中曾記載耶穌詛咒了一顆無花果樹,於是那棵樹在24小時內就死去了。上帝的兒子向驚訝的門徒們解釋說,任何人只要真正地相信他自己所說的話,那話最終就會實現,就像合約一樣。

(English > Inner vows must be revoked | 简体中文 > 破除内在誓言与咒诅)

 

我必不背棄我的約,也不改變我口中所出的。 《詩篇》第89章34節

我實在告訴你們:無論甚麼人對這座山說:「移開,投到海裡」,只要他心裡不懷疑,相信他所說的一定能夠成就,就必給他成就。」 《 馬可福音》第11章23節

詞語的力量

在法律行業建立前,人的話語是約束的合約。《聖經》指出,話語可以帶來屬靈生命(祝福)或屬靈死亡(咒詛),它們是具有約束力的。

生與死都在舌頭的權下;愛把弄這權柄的,必自食其果。 《箴言》第18章21節

同樣地,研究指出一個「詞」能影響身體的基因,這種基因是可以調節我們身體和情緒的壓力。積極的詞語,如「平安」和「愛」,能促進大腦的認知功能與恢復能力,而消極的詞語則會引起壓力和刺激大腦的恐懼中心,從而中斷其功能。傷人的話可能不會真的傷害我們肉體,但它們會在心理上影響我們,並且會傷了我們的靈。

每次當《聖經》提述關於某人時,它就會實現。想想那些以色列人,摩西幫助從埃及逃離出來,並要進入到應許之地去的。他們卻在曠野裡漂泊了40年後都死在了沙漠裡。為什麼呢?絕不是因為上帝是邪惡的,而是因為他們不停地抱怨上帝,一次又一次地喊著他們會「在曠野中死去」。上帝從來沒有打算將他們留在沙漠中,但最終是他們自己的話改變了上帝的意願。證明我們那看不見的話語會在可見的物質界中帶來改變。

以色列人向摩西和亞倫發怨言;全體會眾都對他們說:「但願我們早死在埃及地,或死在這曠野…耶和華吩咐摩西和亞倫說:…你要對他們說:「耶和華說,我指著我的永生起誓,我必照著你們所說給我聽的,對待你們:你們的屍體必倒在這曠野…。」《民數記 》第14章2,26,28至29節

因著信,我們就明白宇宙是因著神的話造成的。這樣,那看得見的就是從那看不見的造出來的。 《希伯來書》第11章3節

所有關於我們靈魂的宣言最終會實現——無論是有意地還是無意、無論是記得還是忘記,又或者說出口還是沒說出口的。這樣的宣言包括誓言、契約、起誓、願望和承諾,這些都會影響我們的未來。我們所用的「詞語」,本身就能決定我們最終的命運,那就是被救贖或者是被定罪。無論如何,我們都會「吃我們話語所結的果子」。

上帝知道我們不能總是說出屬神的話語和宣言。因此,為了保護我們,上帝警告我們不要發任何的誓,除了效忠於祂的宣誓。

因為你要照你的話被稱為義,或定為有罪。 《馬太福音》第12章37節

我的弟兄們,最要緊的是不可起誓:不可指著天起誓,也不可指著地起誓,任何的誓都當禁絕。你們的話,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免得你們落在審判之下。 《雅各書》第5章12節

所有在「,內心誓言」都有毀滅性的力量

然而,在痛苦與患難之中,我們可能會說出一些關於自己的話,目的是為了去避免將來再遭受到類似的痛苦。這種「內心誓言」即使聽起來是好的,卻會阻止我們順服上帝給我們更大的計劃與祝福。我們最終以誓言給自己的靈魂設下了一個陷阱。

如果有人輕率地…許願以後才重新考慮,就是自陷網羅。 《箴言》第20章25節

1. 面對痛苦時作出的有罪反應

我們的「內心誓言」通常是因為受到傷害、未能滿足期望或需求的情況,而導致的不健康或者屬肉體的反應。只有上帝才能保護我們,並教導我們如何面對人生的失望與痛苦。當我們拒絕尋求上帝的幫助,反而靠著自己有限的力量時,就會給我們帶來很多的壓力與衝突。當人類決定要做自己的救主時就注定會失敗。

2.偶像崇拜的

所有「內心誓言」都等於是自我決定的行為,和偶像崇拜都是一樣;原因是我們把自己的想法放在上帝的旨意之上。就算我們不能預測或掌管自己的未來,我們還是決定要下定決心去掌管自己未來的方向及實現我們想要的,這樣的行為很愚蠢。

即使聽起來很正面的誓言,比如「我要當家裡最受尊敬的成員」,也是一種偶像崇拜,因為這些「內心誓言」能控制我們的命運,而不是要我們樂意地遵循上帝的旨意。就像我們給自己奪去本該成為的人的自由,那些無知又膚淺的誓言會成為一直阻礙我們的絆腳石。在上述的比喻裡,這樣的誓言會讓兄弟姐妹之間形成爭競的靈,從而造成衝突;而且還把自己軟弱和真實的一面敗露了在人面前。

你們說:「今天或明天,我們要到某城去,在那裡住一年,作生意賺錢。」 其實明天怎樣,你們並不知道。你們的生命是甚麼呢?你們本來是過眼煙雲,轉瞬之間就消逝了。你們倒不如說:「願意,我們就可以活著,作這事或作那事。」 《雅各書》第4章13至15節

3. 一時的判斷

我們之所以產生「內心誓言」是因為自己譴責他人或對他人下了判斷。像「我永遠不會像她/他」,或者「當我有自己的孩子時,我要確保他們聽我的,不像那些家長」 的誓言,都是我們在給他人的行為下了判斷。

你這判斷人的啊!無論你是誰,都沒有辦法推諉。你在甚麼事上判斷人,就在甚麼事上定自己的罪;因為你所作的,正是你所判斷的事。 《羅馬書》第2章1節

4. 使自己的心變硬

「內心誓言」就像給自己的心建造了一堵圍牆。心變了剛硬使我們遠離了上帝為我們所計劃的生活,並蒙蔽了我們理解上帝的祝福,使得自己心思昏昧。

他們的心思昏昧,因為自己無知,心裡剛硬,就與神所賜的生命隔絕了。 《以弗所書》第4章18節

5. 成為人質

「內心誓言」使我們的心成為我們「過去」的人質,即使我們的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我們們的靈魂也不能真正自由地跟隨基督。我們只應該發一種誓,那就是用我們的一生來跟隨上帝。

如果你實在聽從耶和華你的神的話,謹守遵行他的一切誡命,就是我今日吩咐你的,耶和華你的神必使你超過地上所有的民族。 《申命記》 第28章1節

「內心誓言」的跡象

當我們在下意識中停止思考它很長一段時間之後,「內心誓言」仍會繼續在我們的潛意識中存在,它們通常會帶來壓力,並阻攔平安。如果我們在跟隨上帝的事上感到很掙扎,這時我們有必要讓聖靈來給我們啟示,揭露我們曾否立下過某些「內心誓言」是阻止著上帝進入我們生命中的某些領域。

就算我們小時候立下的誓言都依然具有約束力,它能一直伴隨著我們成長。童年時的「內心誓言」往往是為了回應我們內在的情感需求。在成長過程中,我們都本能地需要與渴望感受到:

  1. 無條件地被愛
  2. 被認可與接納
  3. 被重視
  4. 家庭歸屬感
  5. 在所犯的錯誤上得到原諒
  6. 被慈愛地教導和指引
  7. 安全與受保護
  8. 少有或沒有羞恥感
  9. 對我們的外表滿意
  10. 對自己的性別滿意
  11. 自己的聲音和意見都被重視

存有「內心誓言」的症狀可包括憤怒、焦慮、強迫行為、不切實際的期望、仇恨、固執及對某些觸發物的強烈反應。

讓我們來看一個例子,一個男人自小聽他的母親一直告訴他是「一無是處」的,因為他的學習成績並不優秀,儘管他在音樂與藝術方面考取A的成績,上帝賜予他不可思議的創造才能。但是由於他母親太擔心這些才能不會帶給他好的職業發展,結果,母親就強迫他努力學習數學與科學。在這種痛苦與沮喪中,兒時的他在心裡發誓,要「向世界証明他將來會成功」的。

於是,他非常努力地工作,最終成為了一名投資銀行家。為了遵守他小時候立下的誓言,他把掙來的錢花在他本來買不起的昂貴的汽車和公寓上,因為他要向世界展示他「已經做到了」。但與此同時,他也一直在高度的焦慮與壓力下掙扎,然而他剛硬的心和自尊使他無法誠實地面對自己。他也發現自己很難與女性保持健康的關係。在他的潛意識裡,母親嚴厲的言辭和咒罵一直縈繞著他。因此他害怕結婚,因為他怕妻子也會因發現他「一無是處」而離開他。

這個男人的故事不是始於他的出生,而是始於他母親的原生家庭。母親在極度貧困中長大,因此發誓「永遠不要讓我的孩子像我一樣遭受貧困與恥辱」。然而她的「內心誓言」使她看不見上帝賜予她兒子的那些美好的恩賜,反而給她迫切想保護的兒子帶來了意想不到的痛苦。不幸的是,這並非是一個罕見的實例。

下面是「內心誓言」的範例及其所帶來的屬靈傷害:

「我再也不會… 他的掙扎:
… 相信任何人。」 完全信靠上帝。
… 相信基督徒。」 完全相信主内群體。
… 相信權威人物了。」 相信牧師。會在心裡對他們產生叛逆。
… 讓任何人傷害我了。」 與人真誠相待。
… 讓別人傷害我了。」(同性) 在同一性別責任團體中真實地展現自己。
… 讓別人傷害我了。」(異性) 相信配偶並享受上帝所賜的親密關係, 可能最終會導致同性戀關係。
… 讓任何人進入我的心裡。」 邀請耶穌進入心裡。
… 讓任何人從我這裡拿走什麼。」 把對我們有害的交給上帝。
… 讓任何人來控制我。」 順服上帝的旨意與計劃。
… 讓任何人瞧不起我。」 謙卑。
… 像我父親一樣的成功。」 在上帝那裡找到屬於自己的身份。
… 够好。」 接受上帝無條件的愛。可能會導致參加許多乏味的教會活動。
… 被愛。」 相信上帝愛他/她。
… 在經濟上有足夠的保障。」 滿足於上帝所給予的。會繼續想要更多。
… 軟弱、脆弱和哭泣。」 釋放痛苦與領受醫治。
… 讓人知道我真實的感受。」 在個人的掙扎上尋求幫助。
… 像我的母親一樣。」 真正原諒母親。完全接納上帝,因為上帝也有家長的形象。
… 像我的父親一樣。」 真正原諒父親。完全接納上帝,因為上帝也是一個父親的形象。
… 生病了。」 生病後不緊張。可能會尋求新時代醫治和藥物。
… 成功了。」 在基督裡有信心,並忠於上帝。
… 跟任何人有太大關係。」 慶祝生命。可能會有自殺與死亡的想法。
… 再站出来了。」 接受服事的機會。
… 重視我的生命了。」 接受上帝的計劃。
… 在在髒亂的環境中居住。」 自願在髒亂的情況下提供幫助,或去貧困地區宣教。
「我要…… 他的掙扎:
… 確保大家都喜歡我。」 無條件的愛別人。會試圖操縱別人。
… 克服母親/父親缺乏愛的事實。」(同性) 克服同性的吸引。
… 像___一樣成功。」 遵循上帝對成功與興盛的定義。
… 靠自己努力成功。」 感謝上帝。
… 永遠保持年輕。」 看重內在,而非外表。
… 看起來總是很完美。」 真實透明。
… 不惜代價保護自己。」 表現得誠實正直及脆弱。
… 不惜代價獲取愛。」 性方面的純潔。
… 一直住在這個國家。」 接受上帝在其它國家有別的計劃。

雖然以上的誓言都看似好的,但它們最終會成為我們接受上帝的愛和順服祂的旨意的絆腳石,並會成為自己生命中的指令,阻止我們跟從上帝的旨意。

破除「內心誓言」的實踐步驟

在我們之前的故事中,那個兒子一直在他母親對他說過的話(就像死亡的咒詛)以及他對自己未來的宣告(「內心誓言」)裡掙扎。兩者都需要奉耶穌的名去解除。只有上帝才能清理好我們靈裡的碎片,給我們一個全新的開始。

在《聖經》中,雅比斯的母親也沒有給他人生最好的開始。由於生產時的痛苦,母親給他起名叫「雅比斯」,希伯來語的意思是「他帶來痛苦」。因此,雅比斯知道自己必須向上帝求助,來解除由母親的咒詛帶給他生命的影響。

值得一提的是雅比斯被描述為「比他眾弟兄更尊貴」。因為他知道先尋求上帝,而不是訴諸於自己的方式。因此,我們應先尋求上帝,祈求祂以祝福和保護來取代我們過去的錯誤。

雅比斯在眾兄弟中最受人尊重,他母親給他起名叫雅比斯,意思說:「我生產時十分痛苦。」 雅比斯呼求以色列的神說:「深願你大大地賜福給我,擴張我的境界,你的能力常與我同在,保護我免遭災禍,不受痛苦。」神就應允了他所求的。 《歷代誌上》第4章9至10節

1. 承認上帝是我們的王

首先,我們需要讓耶穌來掌管我們的思想、意志和情感,並邀請聖靈來充滿我們。我們需要從我們生命的寶座上下來,並邀請上帝來登上祂的合法位置,這樣我們就可以享受我們的屬靈產業了。

2. 讓聖靈幫助我們記起所有的「內心誓言」

當我們禱告尋求上帝的幫助時,祂總是會回應我們,特別是當我們靈裡需要被恢復的時候。我們可以祈求那擁有智慧和真理的源頭,就是聖靈,來啟示我們需要被解除的「內心誓言」。

3. 為順從肉體情慾的罪而悔改

使我們立下「內心誓言」原因有很多,但沒有一個是純潔的。我們需要為曾經順服我們的肉體情慾的罪而悔改,如:驕傲、貪婪或掌控的需要等,這都或許使我們在心中發過誓。

和華這樣說:「倚靠世人,恃憑肉體為自己的力量,心裡偏離耶和華的,這人該受咒詛。 《耶利米書》第17章5節

4. 饒恕那些傷害過我們的人

重要的是,在我們尋求上帝的饒恕之前,我們需要饒恕那些給我們帶來痛苦,從而導致我們立下「內心誓言,」的人。因為當上帝叫我們來到祂面前時,不要我們仍帶著一顆不饒恕的心。

可是我告訴你們,凡是向弟兄發怒的,都要被判罪。誰若罵弟兄:「你這蠢貨!」,就要被公議會判罪;誰若罵:「你這白痴!」,就罪該送入烈火的地獄。《馬太福音》第5章22節

5. 奉耶穌的名解除咒詛

有些人會忍不住把自己的痛苦和不安通過苦毒的話或咒詛傳遞給別人。所以我們必須小心,不要讓他們的詛咒及其負面影響在我們的魂裡生根,並使我們的心變硬。就我們之前的例子來說,那個年輕人就是因為母親的咒詛而立下了「內心誓言》。所以讓我們奉耶穌的名解除並拒絕一切對我們發出的咒詛,並邀請上帝來醫治我們的創傷,完全的釋放我們。記住,我們要祝福那些咒詛我們的人,而不是咒詛他們。

滿口是咒罵和惡毒;為了殺人流血,他們的腳步飛快,在經過的路上留下毀滅和悲慘。和睦之道,他們不曉得。 《羅馬書》第3章14至17節

咒詛你們的,要為他們祝福,凌辱你們的,要為他們禱告。 《路加福音》第6章28節

6. 奉耶穌的名悔改並解除所有的「內心誓言」

接下來,我們要為自己曾嘗試選擇自己的命運,並愚蠢地立下「內心誓言」來悔改,並要奉耶穌的名將自己從魂的捆綁中釋放出來。

「我們來掙斷他們給我們的束縛,擺脫他們的繩索!」 《詩篇》第2章3節

7. 讓上帝來改變我們的心

當我們的心硬化了,無法接受上帝的旨意,我們可以邀請耶穌賜給我們新的心與靈,從而使我們在基督裡得以自由,並被聖靈充滿。

「我必把新心賜給你們,把新靈放在你們裡面;我必從你們的肉體中除去石心,把肉心賜給你們。 《以西結書 》第36章26節

8. 用上帝的應許取代「內心誓言」

解除「內心誓言」的一個關鍵是用上帝的應許來取代那些傷害自己的承諾。我們可以請聖靈打開我們的眼睛,使我們可以看到上帝豐盛的祝福,這樣我們就不會再被引誘去順從我們的肉體情慾了。

並且使你們心靈的眼睛明亮,可以知道他的呼召有怎樣的盼望;他基業的榮耀,在聖徒中是多麼的豐盛; 《以弗所書》第1章18節

例如,那些相信「我永遠不夠好」的人,可以用《聖經》的真理來推翻這個「內心誓言」。他們可以說:「我要讚美我所有的剛強和軟弱,因為它們都是上帝的美意與計劃《耶利米書》第29章11節。我並不害怕承認我的軟弱《哥林多後書》第12章9節。因為這使人能看到是上帝幫助我獲得了我所擁有的一切。有上帝作我的幫助者,我必不懼怕《希伯來書》第13章6節。我的滿足是來自上帝《哥林多後書》第3章5節。

請參閱見證: 耶穌釋放一位絶望的企業家得自由

耶穌釋放一位絶望的企業家得自由

 

閱郵件推送,接收網站最新發布提醒,請點擊 此處 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