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忘掉應對機制成為得勝者
我們都學會用不同的方式應對情緒壓力,例如:做另一些事情使我們忘掉它,麻木我們的情感,無休止地分析我們在哪裡出錯,與人交談,怒火中燒等等。應對機制可以提供一些即時解決,但不能帶來只有神能賜的的深切平安。我們的應對機制不是由聖靈導引而是隨從肉體。聖經警告我們會導致靈性死亡。
(English > Unlearning coping mechanisms to become oversomcers | 简体中文 > 忘掉应对机制成为得胜者)
因為隨從肉體的人體貼肉體的事,隨從聖靈的人體貼聖靈的事。體貼肉體的,就是死;體貼聖靈的,乃是生命、平安。原來體貼肉體的,就是與神為仇;因為不服神的律法,也是不能服,而且屬肉體的人不能得神的喜歡。《羅馬書》第8章5-8節
你們若順從肉體活著,必要死;若靠著聖靈治死身體的惡行,必要活著。因為凡被神的靈引導的,都是神的兒子。你們所受的,不是奴僕的心,仍舊害怕;所受的,乃是兒子的心,因此我們呼叫:阿爸!父!聖靈與我們的心同證我們是神的兒女;《羅馬書》第8章13-16節
《加拉太書》第5章19-21節提供一些肉體應對機制的例子:
- 淫亂:轉向性挑逗或一時興奮的色情材料或情緒紛擾。
- 不潔:沈溺於仇恨、謊言、自憐、幻想、記仇,或自殺念頭。
- 邪蕩:轉向強迫行為、飲食、毒品、酒精、睹博、社交媒體、電影、驚慄等,以求安撫自己。
- 巫術:求助於算命和風水,希望能改善我們的處境。
- 偶像崇拜:獻上時間和金錢在我們相信可以帶來平安和喜樂的事物。
- 敵意:以敵意和惡意反應。
- 紛爭:努力反對或力證別人的錯。
我說,你們當順著聖靈而行,就不放縱肉體的情慾了。因為情慾和聖靈相爭,聖靈和情慾相爭,這兩個是彼此相敵,使你們不能做所願意做的。但你們若被聖靈引導,就不在律法以下。情慾的事都是顯而易見的,就如姦淫、污穢、邪蕩、拜偶像、邪術、仇恨、爭競、忌恨、惱怒、結黨、紛爭、異端、嫉妒(有古卷在此有:兇殺二字)、醉酒、荒宴等類。我從前告訴你們,現在又告訴你們,行這樣事的人必不能承受神的國。聖靈所結的果子,就是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這樣的事沒有律法禁止。凡屬基督耶穌的人,是已經把肉體連肉體的邪情私慾同釘在十字架上了。我們若是靠聖靈得生,就當靠聖靈行事。《加拉太書》第5章16-25節
應對機制由慾望驅使,不論意識或潛意識的,是要重奪控制權,或為我們的情感苦惱尋找一些安慰。我們或許不留意,在開始跟隨耶穌基督之前,我們的自我應對機制,是妨礙我們藉著聖靈發展與神的關係。
甚至應對機制是世界定義為「健康的」,例如:訓練、幽默、問題解決、冥想、鬆弛或深呼吸,都不是引導我們向神,而是向自己的肉體。
學習克勝,不單是應對
應對機制的問題是它們只掩飾一些深層的痛苦。那痛苦大多是隱藏著不被我們的意識留意到。以下用一些例子來說明。
- 淫亂:無論何時我們想找一份聯繫感,我們就轉向色情?或許是因為我們一直覺得與家人斷開連結,學會戴上面具。現在,我們害怕或不知如何向別人展示真實的自我。結果,我們不大知道如何連結其他人的重要關係,因而轉向一些偽造的關係。
- 不潔:我們是否發覺自己對不公正世界充滿憤怒,持續地向同輩們埋怨?或許因為我們在學校經歷偏愛或欺凌,以至現在投射出這些創傷感覺。外面的不公平變成我們內在苦毒的出口。
- 邪蕩:我們是否把每一段空閒的時刻花在社交媒體上,以感覺跟其餘的世界有聯繫?或許它是因為我們想麻木內心深處的孤獨感和失聯感,結果對我們生活中的人懷有太多的怨恨。
- 偶像崇拜:我們是否私下擔心神不會愛我們,故此我們花所有時間在教會的活動上?或許因為我曾批判自己的父母失敗於養育我們,致令我們現在投射那些觀念在神身上。因為我們沒有與神相連的真實感覺,我們把信心轉向一種有關行為的信仰,以「自我證明」我們的救恩。
- 巫術:有否發現我們很想檢查自己的星座?或者是因為我們決心避免失敗,不惜一切代價。由於過去一些不好的經歷,這意味著轉向迷信,至少可以取得一些(虛假的)控制能力。
- 敵意:有否發現我們拒絕或怨恨當權者,並且不信任他們?或許當我們在弱小的時候,因為我們的父母或監護人的疏忽照顧、操控,或刻薄對待我們,以致對一般的權威人士留下苦毒的經歷。
- 紛爭:我們是否不惜任何代價與極具競爭力的人一較高下?或許因為我們的父母管理不足或過度管理我們的個人發展。現在,在無聲的沮喪中,我們要奪回生命的控制權,不理會如何影響到別人。
這些例子並不罕見,我們可以看到一些共同線路貫穿所有這些。例如:恐懼、破裂關係和不饒恕-所有這些導致未解決的焦慮。當我們不把這些焦慮轉向神,唯一的其他選擇只有靠自己去應對。
所以,你們要自卑,服在神大能的手下,到了時候他必叫你們升高。你們要將一切的憂慮卸給神,因為他顧念你們。《彼得前書》第5章6-7節
我們心中存著的焦慮愈久,對真正的因由就愈模糊-直至我們尋求聖靈引導,讓真理使我們得自由。神的靈一直在我們的生命中同在,見證和記錄著每一時刻。祂知道每一細節,甚至連我們也會忘掉的。
我必稱頌那指教我的耶和華;我的心腸在夜間也警戒我。我將耶和華常擺在我面前,因他在我右邊,我便不致搖動。因此,我的心歡喜,我的靈(原文是榮耀)快樂;我的肉身也要安然居住。《詩篇》第16篇7-9節
耶穌對信他的猶太人說:你們若常常遵守我的道,就真是我的門徒;你們必曉得真理,真理必叫你們得以自由。《約翰福音》第8章31-32節
祂會指引和光照深入我們內在真實的根源,只要我們願意:
- 在祂面前謙卑
- 放棄自己處理事情的方法
- 讓祂引導
- 好好努力,誠實地審視自己
- 承認我們沒有順從神話語的方式
當我們悔改並求神饒恕,因我們曾尋求用自己方法解決問題,祂會醫治我們深切的焦慮和創傷,因此要排除對任何應對機制的需要。這就是我們如何透過聖靈的能力得勝。
小子們哪,你們是屬神的,並且勝了他們;因為那在你們裡面的,比那在世界上的更大。《約翰一書》第4章4節
要克服的障礙
有神的幫助是沒有什麼事情不能克服的。這是當我們承認自己的軟弱,並邀請祂插手,我們就能經歷祂在我們生命中大而可畏的能力。許多基督徒的問題是我們企圖破壞自己的得勝。以下有六種障礙,阻止我們藉著基督成為得勝者。
你們向來跑得好,有誰攔阻你們,叫你們不順從真理呢?《加拉太書》第5章7節
1.恐懼把控制權交給神
當我們把生命轉向神,祂賜我們仁愛、力量和自律的靈。這自制能力是一種訓練要我們放棄肉體的應對機制,而跟隨神的方法。我們發展這訓練模式,要透過持續和意識的實踐。
因為神賜給我們,不是膽怯的心,乃是剛強、仁愛、謹守的心。《提摩太後書》第1章7節
相反的一面,是那肉體的渴求,操控所有我們生命中以自己的方式生活的結果。不意識作為人類,我們永看不清圍繞著我們四周大環境中所發生的事。我們在不清楚所有資訊下作出決定。最後,我們所想操控的反而奴役我們。我們惟有在放棄操控下才得到真正的自由。
我們害怕放棄交出操控權給神的關鍵原因,是我們不相信神是真實良善的。一路上我們陷入褻瀆我們天父的謊言,例如:
- 謊言:神不明白我,不知道我的感受,(因為其他人也不明白我)|真理:《希伯來書》第4章15節:「因我們的大祭司並非不能體恤我們的軟弱。他也曾凡事受過試探,與我們一樣,只是他沒有犯罪。」
- 謊言:神或許不總是守信實幫助我(因為我現在也會離棄自己)。|真理:《提摩太後書》第2章13節:「我們縱然失信,他仍是可信的,因為他不能背乎自己。」
- 謊言:神不給我所求的(因為其他人也不會給我)|真理:《詩篇》第37篇4節:「又要以耶和華為樂,他就將你心裡所求的賜給你。」
- 謊言:神愛其他人多過愛我(因為我不覺得真正有任何人愛過我)|真理:《羅馬書》第2章11節:「因為神不偏待人。」
- 謊言:神不垂聽我的禱告(因為我想祂是不認識我)。|真理:《詩篇》第139篇4節:「耶和華啊,我舌頭上的話,你沒有一句不知道的。」
- 謊言:神總是發怒的(因為其他人或偶像都是經常發怒的)|真理:《詩篇》第103篇8-9節:「耶和華有憐憫,有恩典,不輕易發怒,且有豐盛的慈愛。他不長久責備,也不永遠懷怒。」
- 謊言:神是苛刻的(因為我在一個苛刻的環境中長大,所以這樣想)|真理:《詩篇》第103篇13-14節:「父親怎樣憐恤他的兒女,耶和華也怎樣憐恤敬畏他的人!因為他知道我們的本體,思念我們不過是塵土。」
雖然我們知道神的話及祂的屬性,我們還是很難相信,因我們一直走來都硬著心。閉塞我們的信心。
請參閱:《我們的心如何潛意識地抗拒神》
若我們對善良的父親,祂的引導、供應,和保護缺乏信心,我們會最終轉向自己的應對機制,處理我們的困苦煩惱。
請參閲:《我們所犯的錯誤是自覺不配神》
2.對個人正義的渴望
昔日耶穌在世,祂遭受許多個人的不公平。祂出生背著「私生子」的名聲,又在嬰孩時被迫跟著父母逃亡到埃及(《馬太福音》第2章13-21節),被謬誤的指控是鬼王之子(《馬太福音》第12章:22-24節),經常被宗教領袖們密謀反對(《馬太福音》第12章13-15節),最後,被殘忍地鞭打、偽造控罪,和像罪犯般被釘在十字架上。耶穌說出反對系統性的社會不公,但並沒有尋求祂個人的公平。祂把這留交給祂天上的父神。
因為我從天上降下來,不是要按自己的意思行,乃是要按那差我來者的意思行。《約翰福音》第6章38節
王又要向那左邊的說:你們這被咒詛的人,離開我!進入那為魔鬼和他的使者所預備的永火裡去!因為我餓了,你們不給我吃,渴了,你們不給我喝;我作客旅,你們不留我住;我赤身露體,你們不給我穿;我病了,我在監裡,你們不來看顧我。他們也要回答說:主阿,我們甚麼時候見你餓了,或渴了,或作客旅,或赤身露體,或病了,或在監裡,不伺候你呢?王要回答說: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些事你們既不做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不做在我身上了。這些人要往永刑裡去;那些義人要往永生裡去。《馬太福音》第25章41-46節
我們的肉體,另一方面,無論我們對「不公平」的事,就舉起「為公義之名」抗議和尋求個人報復。我們會用比較、嫉妒和埋怨,並且變成競爭的、自我吹噓和苦毒。我們保存犯錯的紀錄、訴說自己的不愉快,和圖謀得均等。我們害怕表示任何憐憫,以防我們被視為軟弱或容易被利用。我們可能可憐自已。這一切都不是得勝者的方法。相反,聖經甚至稱之為不屬靈、是屬鬼魔的。
你們心裡若懷著苦毒的嫉妒和分爭,就不可自誇,也不可說謊話抵擋真道。這樣的智慧不是從上頭來的,乃是屬地的,屬情慾的,屬鬼魔的。在何處有嫉妒、分爭,就在何處有擾亂和各樣的壞事。《雅各書》第3章14-16節
耶穌反對社會不公,但祂不懼怕個人受不公之苦,只求能榮耀祂天上的父神。祂曉得何時為自己挺身而出,何時應該退讓,並何時安靜忍受歧視和人身的攻擊。耶穌順服神的旨意,並按聖靈的指引踏出每一步。作為耶穌的跟隨者,我們被召的也應如此。我們必須願意放棄自己的批判「權利」,以期經歷神真正的公義。衪不會讓那些迫害我們的人脫罪;但當我們手中握著審判權,我們反而變成一個壓迫者。
親愛的弟兄,不要自己伸冤,寧可讓步,聽憑主怒(或作:讓人發怒);因為經上記著:主說:伸冤在我;我必報應。《羅馬書》第12章19節
基督的方法剛剛相反。我們應要饒恕別人,愛我們的仇敵,善待那些恨惡我們的人、祝福那些咒詛我們的,並且為辱駡我們的人禱告。同時間,我們幫助那些受不公平壓迫或虐待的人。我們應存神慈悲的心腸。這樣,我們就必作至高者的兒女。
你們饒恕人的過犯,你們的天父也必饒恕你們的過犯;你們不饒恕人的過犯,你們的天父也必不饒恕你們的過犯。《馬太福音》第6章14-15節
只是我告訴你們這聽道的人,你們的仇敵,要愛他!恨你們的,要待他好!咒詛你們的,要為他祝福!凌辱你們的,要為他禱告!有人打你這邊的臉,連那邊的臉也由他打。有人奪你的外衣,連裡衣也由他拿去。凡求你的,就給他。有人奪你的東西去,不用再要回來。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你們若單愛那愛你們的人,有甚麼可酬謝的呢?就是罪人也愛那愛他們的人。你們若善待那善待你們的人,有甚麼可酬謝的呢?就是罪人也是這樣行。你們若借給人,指望從他收回,有甚麼可酬謝的呢?就是罪人也借給罪人,要如數收回。你們倒要愛仇敵,也要善待他們,並要借給人不指望償還,你們的賞賜就必大了,你們也必作至高者的兒子;因為他恩待那忘恩的和作惡的。你們要慈悲,像你們的父慈悲一樣。《路加福音》第6章27-36節
世人哪,耶和華已指示你何為善。他向你所要的是甚麼呢?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你的神同行。《彌迦書》第6章8節
3.內在誓言的捆縛
另外一個原因我們為何掙扎成為在基督裡的得勝者,是因為我們所依從的個人法則手冊-人人都有一冊。這些法則手冊包括「個人誡命」(或內在誓言)在我們的生命中發展。
例如:我們可能發誓「我不要失敗」,「我一定要確定人人都喜歡我」,或「我必定不會重蹈父母錯誤的覆轍」。神不會把這樣的情況放在我們身上,只是我們自己會。內在誓言是為了回應強烈的情緒而作出的,例如:恐懼、內疚,和憂傷,都變得更根深蒂固。這是我們所依從的個人「聖經」。
只是我告訴你們,甚麼誓都不可起…《馬太福音》第5章34節
這些內在誓言或許在我們首次使用時奏效,但是持守著它們是十分不健康,因為它只會阻止我們順服神的旨意。無論何時當我們接近成功破除我們的法則時,我們自然地焦慮起來和反應激烈,因為我們不能出賣自己。我們的內在誓言捆縛著我們的肉體-直至我們悔改並奉耶穌的名丟棄它們,並且以聖經真理取代之。
你們若順從肉體活著,必要死;若靠著聖靈治死身體的惡行,必要活著。《羅馬書》第8章13節
請參閱:《廢除內在誓言與咒詛》
4.未能識透撤旦的誘惑
我們有一個仇敵,不想我們學會如何藉聖靈的能力成為一個得勝者。
撒旦對我們說許多謊話,例如:
- 「我不能克服,甚至神也無法幫我。」|神的話說:「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腓立比書》第4章13節
- 「我再等不及神的幫助。」|神的話說:「但那等候耶和華的必從新得力。他們必如鷹展翅上騰;他們奔跑卻不困倦,行走卻不疲乏。」《以賽亞書》第40章31節
- 「無人能幫助我,因此我要自救。」|神的話說:「況且我們的軟弱有聖靈幫助,我們本不曉得當怎樣禱告,只是聖靈親自用說不出來的歎息替我們禱告。」《羅馬書》第8章26節
- 「我無能力改變。我太軟弱。」|神的話說:「他對我說:我的恩典夠你用的,因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所以,我更喜歡誇自己的軟弱,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歌林多後書》第12章9節
- 「此時此刻我看不到有任何幫助,它實在是急不容緩。」|神的話說:「我們得救是在乎盼望;只是所見的盼望不是盼望,誰還盼望他所見的呢(有古卷作:人所看見的何必再盼望呢)?但我們若盼望那所不見的,就必忍耐等候。」《羅馬書》第8章24-25節
- 「我今回且用自己的方法,等下回才跟隨神的誡命。」|神的話說:「有了我的命令又遵守的,這人就是愛我的;愛我的必蒙我父愛他,我也要愛他,並且要向他顯現。」《約翰福音》第14章21節
- 「假若神不來幫我?我最好以這個作為備用計劃。」|神的話說:「你們當剛強壯膽,不要害怕,也不要畏懼他們,因為耶和華─你的神和你同去。他必不撇下你,也不丟棄你。」申命記》第31章6節
- 「我不能按神的方法行事,因為這樣其他人只會佔我的便宜。」|神的話說:「不要以惡報惡;眾人以為美的事要留心去做。若是能行,總要盡力與眾人和睦。親愛的弟兄,不要自己伸冤,寧可讓步,聽憑主怒(或作:讓人發怒);因為經上記著:主說:伸冤在我;我必報應。所以,你的仇敵若餓了,就給他吃,若渴了,就給他喝;因為你這樣行就是把炭火堆在他的頭上。你不可為惡所勝,反要以善勝惡。」《羅馬書》第,12章17-21節
關於我們不能跟隨神,撒旦會帶來各種邏輯性的爭論。但正如我們所見,聖經已經給了我們一個堅固的真理基礎,我們可賴以擊敗撒旦的謊言。
當我們肉體軟弱,又不研讀聖經或交託聖靈;這樣,我們就樂意繞道跟隨撒旦的謊言,因牠的謊言會出帶來一些即時的滿足(但它要我們付出靈魂作為代價)。我們愈是跟從撒旦的誘惑,而不作出有意識的努力轉離牠,我們就會被牠的謊言騙倒。相反,我們的目的是讓每一個想法都順服神,而不是我們肉體的衝動。惟有如此我們才能成為得勝者。
因為我們雖然在血氣中行事,卻不憑著血氣爭戰。我們爭戰的兵器本不是屬血氣的,乃是在神面前有能力,可以攻破堅固的營壘,將各樣的計謀,各樣攔阻人認識神的那些自高之事,一概攻破了,又將人所有的心意奪回,使他都順服基督。《歌林多後書》第10章3-5節
5.情緒壓抑
情緒壓抑銷滅聖靈的感動。
神的靈會常常藉激動我們的情緒譴責我們知罪。在危險發生之前,祂會給我們一種警覺意識。一種喜樂感覺當我們順服祂,一種祥和的平安當祂安慰我們,及滿溢的愛當我們盡心盡意尋求祂。神不僅藉思想與我們相交,也藉我們的感受與我們相通。
因為神的國不在乎吃喝,只在乎公義、和平,並聖靈中的喜樂。《羅馬書》第14章17節
盼望不至於羞恥,因為所賜給我們的聖靈將神的愛澆灌在我們心裡。《羅馬書》第5章5節
我們的情緒,雖然,有時可以壓倒我們使我們感到不知所措,我們或許會採取行動把它們置於一旁或隱藏它們以求應付。如此,我們硬著心,銷滅聖靈對我們的感動和溝通的能力。
神的話不是告訴我們否認強烈的情緒正如憤怒。經上說:「生氣」卻不要在這個過程中犯罪。這不表示我們可以衝動地怒火中燒,而是,我們可以保持鎮定,承認自己是很沮喪或憤怒。情緒的壓抑否認我們的憤怒,反過來,變成一種說謊模式。我們愈是說謊,我們愈是跟從撒旦、說謊者之父。
生氣卻不要犯罪;不可含怒到日落,《以弗所書》第4章26節
當止住怒氣,離棄忿怒;不要心懷不平,以致作惡。《詩篇》第37篇8節
你們是出於你們的父魔鬼,你們父的私慾你們偏要行。他從起初是殺人的,不守真理,因他心裡沒有真理。他說謊是出於自己;因他本來是說謊的,也是說謊之人的父。《約翰福音》第8章44節
神會幫助我們勝過情緒壓抑,可惜我們癱瘓聖靈給我們的譴責能力,當我們壓抑自己的感受,硬著心,和否認自己的情緒時。
從花時間反思開始
我們所能感受的各種情緒都是有神創造的目的。
與其試圖用匆忙方法應付不安的情緒,不如首先慢下來尋求聖靈,鑒察我們的內心更為有效,並揭露我們有什麼地方,尚未被神救贖,充滿祂的仁愛、喜樂與平安。或許有誰傷害過我們未被饒恕,有些偶像我們堅持抓住,有些恐懼促使我們焦慮,我們墮入一些謊言圈套中⋯等等。
神啊,求你鑒察我,知道我的心思,試煉我,知道我的意念,看在我裡面有甚麼惡行沒有,引導我走永生的道路。《詩篇》第139篇23-24節
願惡人的惡斷絕!願你堅立義人!因為公義的神察驗人的心腸肺腑。《詩篇》第7篇9節
我們可以停下來這樣禱告:
「聖靈,我專心尋求祢,求祢挪走那些妨礙我在全能神面前聖潔無瑕的任何東西。請饒恕我經常硬著心銷滅祢的感動,並轉向肉體以求解決自己的問題和焦慮。我需要祢的幫助,求祢領我的心歸向祢。為何我感到(說出那感受)每次(說出事情的類別)發生?是祢激起我的心要加以留意?是否有任何事我要悔改?或有誰我必須饒恕?我等候祢的應允。感謝祢的信實。奉耶穌的名求。阿們。」
你們尋求我,若專心尋求我,就必尋見。《耶利米書》第29章13節
使你們無可指摘,誠實無偽,在這彎曲悖謬的世代作神無瑕疵的兒女。你們顯在這世代中,好像明光照耀,將生命的道表明出來,叫我在基督的日子好誇我沒有空跑,也沒有徒勞。《腓立比書》第2章15-16節
凡向他有這指望的,就潔淨自己,像他潔淨一樣。凡犯罪的,就是違背律法;違背律法就是罪。你們知道主曾顯現,是要除掉人的罪;在他並沒有罪。凡住在他裡面的,就不犯罪;凡犯罪的,是未曾看見他,也未曾認識他。《約翰一書》第3章3-6節
正當我們等候神的應允,通常發現我們會:
- 忽然想起久已失去的童年回憶,我們須要對神談及,並要饒恕某人(通常是一位成人)。
- 回憶起一件事,引發的類似情緒是我們須要醫治的。
- 收到一或兩句話語,或記起一段扎心的的經文,引導我們明白焦慮的根源。
神會只提供足夠的啟示讓我們繼續,和求問祂我們接下來須要做什麼。祂會溫柔地一步步帶領,當我們服從祂,祂會醫治我們的心,並結束那些仍然存在我們內心的不安情緒。
接著,我們會發現當遇到相同類型的人或事情時,我們的舊情緒不會再那麼刺痛。這並不表示我們不會再沮喪。它表示我們現在是比較有能力作出選擇跟隨神的提示,並不恢復我們的有罪應對機制。這是我們如何經歷「重生的洗滌和聖靈的更新」。讚美神,因祂的信實幫助我們。這是救恩的盼望,透過耶穌的死和復活為我預備的。當我們盡心信靠祂,不依靠我們的應對機制,祂必會幫助我們。
我們從前也是無知、悖逆、受迷惑、服事各樣私慾,和宴樂,常存惡毒(或作:陰毒)嫉妒的心,是可恨的,又是彼此相恨。但到了神─我們救主的恩慈和他向人所施的慈愛顯明的時候,他便救了我們;並不是因我們自己所行的義,乃是照他的憐憫,藉著重生的洗和聖靈的更新。聖靈就是神藉著耶穌基督我們救主厚厚澆灌在我們身上的,好叫我們因他的恩得稱為義,可以憑著永生的盼望成為後嗣。(或作:可以憑著盼望承受永生)。《提多書》第3章3-7節
你要專心仰賴耶和華,不可倚靠自己的聰明,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認定他,他必指引你的路。《箴言》第3章5-6節
請參閱見證:
《耶穌安慰宣教士》
閱郵件推送,接收網站最新發布提醒,請點擊 此處 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