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克服嫉妒
神是嫉妒的神,祂保守我們內心充滿火熱的激情。嫉妒的形式是好的,因為它守衞每個人的永恆事業。然而,我們屬世的嫉妒是跟隨暫時性的事情。這正是為何大祭司要逮捕和釘死耶穌的原因。他們嫉妒耶穌的知名度,令他們在世上的地位受到威脅。當我們屈服於世上缺乏安全感而嫉妒、怨恨,甚或攻擊他人,我們就與那些為耶穌可怕的死負責的人,墮入同一個陷阱。
(English > Overcoming jealousy for good | 简体中文 >克服嫉妒)
換句話說:
- 神嫉妒守護著我們永恆的福祉,這導致屬靈的生命。
- 我們嫉妒守護著的是世上的福祉,這卻導致屬靈的死亡。
「你們要謹慎,免得忘記耶和華-你們神與你們所立的約,為自己雕刻偶像,就是耶和華-你神所禁止你做的偶像;因為耶和華-你的神乃是烈火,是忌邪的神。」《申命記》第4章23-24節
「你們這些淫亂的人(原文是淫婦)哪,豈不知與世俗為友就是與神為敵麼?所以凡想要與世俗為友的,就是與神為敵了。你們想經上所說是徒然的麼?神所賜、住在我們裡面的靈,是戀愛至於嫉妒麼?但他賜更多的恩典,所以經上說:神阻擋驕傲的人,賜恩給謙卑的人。」《雅各書》第4章4-6節
「彼拉多說:你們要我釋放猶太人的王給你們麼?他原曉得,祭司長是因為嫉妒才把耶穌解了來。」《馬可福音》第15章9-10節
我們可以在保羅書信的哥林多後書中,看到兩種不同類型的嫉妒。
在第11章,使徒保羅解釋他像神一般的嫉妒,就是為守護神的子民純潔的信心-因我們不順應跟隨別的假神和對耶穌虛假的教導。
「我為你們起的憤恨,原是神那樣的憤恨。因為我曾把你們許配一個丈夫,要把你們如同貞潔的童女,獻給基督。我只怕你們的心或偏於邪,失去那向基督所存純一清潔的心,就像蛇用詭詐誘惑了夏娃一樣。假如有人來另傳一個耶穌,不是我們所傳過的;或者你們另受一個靈,不是你們所受過的;或者另得一個福音,不是你們所得過的;你們容讓他也就罷了。」《歌林多後書》第11章2-4節
接著在第12章,保羅警告同一群人對抗世上的嫉妒:是隨從憤怒、敵意、誹謗、讒言、驕傲,和混亂而來的。這一切都是屬肉體的情慾-不是從聖靈而來。
「我怕我再來的時候,見你們不合我所想望的,你們見我也不合你們所想望的;又怕有紛爭、嫉妒、惱怒、結黨、毀謗、讒言、狂傲、混亂的事。」《歌林多後書》第12章20節
「你們仍是屬肉體的,因為在你們中間有嫉妒、分爭,這豈不是屬乎肉體、照著世人的樣子行麼?」《歌林多前書》第3章3節
確認嫉妒之靈的工作
當我們跟隨聖靈,我們會經歷仁愛、喜樂、和平-不是嫉妒。
「我們若是靠聖靈得生,就當靠聖靈行事。不要貪圖虛名,彼此惹氣,互相嫉妒。」《加拉太書》第5章25-26節
「聖靈所結的果子,就是仁愛、喜樂、和平…」《加拉太書》第5章22節
聖經說屬世的嫉妒是屬鬼魔的(《雅各書》第3章13-16節),和怎樣克服嫉妒之靈(《民數記》第5章14-15節)。當我們未完全獻上自己讓聖靈更新,另一個鬼魔之靈就來操控我們的情感和思想。
「你們心裡若懷著苦毒的嫉妒和分爭,就不可自誇,也不可說謊話抵擋真道。這樣的智慧不是從上頭來的,乃是屬地的,屬情慾的,屬鬼魔的。在何處有嫉妒、分爭,就在何處有擾亂和各樣的壞事。」《雅各書》第3章14-16節
「他丈夫生了疑恨的心,疑恨他,他是被玷污,或是他丈夫生了疑恨的心,疑恨他,他並沒有被玷污,」《民數記》第5章14節
嫉妒能把我們內心的本質蒙蔽,變成傲慢,自視過高和自以為優越-耶穌剛剛相反,祂甚至不自稱是良善的。
「你們心裡若懷著苦毒的嫉妒和分爭,就不可自誇,也不可說謊話抵擋真道。」《雅各書》第3章14節
「耶穌對他說:你為甚麼稱我是良善的?除了神一位之外,再沒有良善的。」《路加福音》第18章19節
或者,嫉妒之靈可以試探我們放棄對自己的希望,因為其他人的生活看似比我們的好-放棄耶穌降世為我們帶來的豐盛生命。
「盜賊來,無非要偷竊,殺害,毀壞;我來了,是要叫羊(或作:人)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約翰福音》第10章10節
無論何種方式,嫉妒總會給我們和他人帶來屬靈的死亡。
以大祭司長的嫉妒為例。他們極大的驕傲和屬靈盲目,錯誤地褻凟耶穌-實際上他們是褻凟了神的兒子。他們極力要除掉耶穌,甚至情願咒詛自己和他們的子孫作代價也在所不惜。
「…大祭司又問他說:你是那當稱頌者的兒子基督不是?耶穌說:我是。你們必看見人子坐在那權能者的右邊,駕著天上的雲降臨。大祭司就撕開衣服,說:我們何必再用見證人呢?你們已經聽見他這僭妄的話了。你們的意見如何?他們都定他該死的罪。」《馬可福音》第14章61-64節
「彼拉多說:這樣,那稱為基督的耶穌我怎麼辦他呢?他們都說:把他釘十字架!巡撫說:為甚麼呢?他作了甚麼惡事呢?他們便極力的喊著說:把他釘十字架!彼拉多見說也無濟於事,反要生亂,就拿水在眾人面前洗手,說:流這義人的血,罪不在我,你們承當罷。眾人都回答說:他的血歸到我們和我們的子孫身上。」《馬太福音》第27章22-25節
嫉妒生根的第一個立足點
由最內在的一個嫉妒的心發出的呼聲:「為什麼不是我?我要卓越,我要被選上。」這聽來有些驕傲,但這是由於天生合理的渴求情感所觸發的,通常在幼年時已開始。
所有的孩子都須要感覺有價值、被接受、受歡迎,和被愛。畢竟,孩子們都是從神而來的禮物。
「兒女是耶和華所賜的產業;所懷的胎是他所給的賞賜。」《詩篇》第127篇3節
然而,當孩子們感到不斷的被忽視或不公平的對待,他們就會變得沮喪和漸漸缺乏安全感。這會影響他們的自尊心,能力去欣賞神對他們的創造。若沒有成年人及時提供所需和貼心的訓練,撒旦就會取而代之敗壞孩子的心。魔鬼既如咆哮獅子四出找尋可吞噬的人,那麼那些沒有人輔導的孩子們是最容易成為獵物的。
「你們作父親的,不要惹兒女的氣,恐怕他們失了志氣。」《歌羅西書》第3章21節
「務要謹守,儆醒。因為你們的仇敵魔鬼,如同吼叫的獅子,遍地遊行,尋找可吞吃的人。」《彼得前書》第5章8節
孩子們一定會這樣想:「為何其他人比我受人喜愛?為何他們比較容易獲得所要的東西?他們有何不同?我也很好啊!生活如此不公平⋯或許我出了點問題。或者我很不好,是個有缺陷的人。」
孩子們聽信了這些謊言,就開始以為這就是真理,那麼嫉妒之靈就在我們心內找到立足點。
「生氣卻不要犯罪;不可含怒到日落,也不可給魔鬼留地步。」《以弗所書》第4章26-27節
我們發現不能真誠地為別人高興,並避免因為我們內在的感覺而與他們接近。我們相信他們會私底下鄙視我們的不完美。甚或當有人恭維或稱讚我們時,我們內心都覺不安,因為相信他們並不真的認識我們。即使沒有人注意到我們自己,也懼怕他們會發現我們暗中感到羞恥的缺點。
隨着時間的推移,這會發展成為:「神是多麼不公平。若祂愛我,為何祂不讓我的生活更好?我所要的有錯嗎?我也有價值⋯或許祂不會愛我像愛其他人那麼多。」在我們的心裡,我們與神保留一段距離,因為我們落入魔鬼的謊言中,以為神不關心我們的福祉-事實上神愛我們的熱誠超越世上任何人。
「你當倚靠耶和華而行善,住在地上,以他的信實為糧;又要以耶和華為樂,他就將你心裡所求的賜給你。當將你的事交託耶和華,並倚靠他,他就必成全。你當離惡行善,就可永遠安居。因為,耶和華喜愛公平,不撇棄他的聖民;他們永蒙保佑,但惡人的後裔必被剪除。義人必承受地土,永居其上。」《詩篇》第37篇3-5,27-29節
一旦嫉妒之靈找到立足點,牠就會繼續用破壞性的自我信念,凌駕於我們過去的創傷和哀愁來折磨我們。我們開始相信自己真的不配被愛,從而滋生出一種深層次的恐懼-終有一天我們至愛的人會離棄我們。漸漸,我們淹沒在無盡的不滿和焦慮的漩渦中。
這是魔鬼如何俘虜和捆鎖我們的心靈-利用深埋在我們內心的焦慮來使我們的「感覺」變成真實。我們的心傾向自我的疑惑,以致不能聆聽神對我們所說的清楚話語。
「用溫柔勸戒那抵擋的人;或者神給他們悔改的心,可以明白真道,叫他們這已經被魔鬼任意擄去的,可以醒悟,脫離他的網羅。」《提摩太後書》第2章25-26節
久而久之,我們形成一些信念,例如:
- 「他們擁有我想要的。他們一定會鄙視我不能得到同樣的。」
- 「他們不配擁有所得的。」
- 「我必須擁有他們所有的,因為我也同樣的好、甚至比他們更好。」
- 「我不用生氣,只要求均等。」
- 「我不能輸給他們。我要努力改善。」
- 「我要利用世上的成功來顯示我比他們更卓越。」
- 「我要設計摧毀他們所擁有的。」
- 「我要在人前揭發他們的私穩。」
- 「我永遠落在他們的後面,將永不會成功。」
- 「我不能不跟他人比較。」
- 「除非他們接納我,我才會覺得好過些。」
- 真理使我們得自由
很感恩,耶穌來了,教導我們從認識真理得以自由,從嫉妒中得釋放。這裡是一些神的話語,教導我們如何糾正我們的想法。
「耶穌對信他的猶太人說:你們若常常遵守我的道,就真是我的門徒;你們必曉得真理,真理必叫你們得以自由。」《約翰福音》第8章31-32節
嫉妒之靈誘使我們去: |
聖靈會敦促我們去: |
視他人為自己的對手|「凡事不可結黨,不可貪圖虛浮的榮耀;只要存心謙卑,各人看別人比自己強。」《腓立比書》第2章3節 |
尋求對別人行善而不是與他們競爭|「我們行善,不可喪志;若不灰心,到了時候就要收成。所以,有了機會就當向眾人行善,向信徒一家的人更當這樣。」《加拉太書》第6章9-I0節 |
與他人比較和嫉妒他們|「你心中不要嫉妒罪人,只要終日敬畏耶和華;因為至終必有善報,你的指望也不致斷絕。」《箴言》第23章17-18節 |
專心辦自己的事|「又要立志作安靜人,辦自己的事,親手做工,正如我們從前所吩咐你們的,」《帖撒羅尼迦前書》第4章11節 |
貪戀別人所有的|「不可貪戀人的房屋;也不可貪戀人的妻子、僕婢、牛驢,並他一切所有的。」《出埃及記》第20章17節 |
慷慨捐輸與人分享我們所有的,必蒙神喜悅|「只是不可忘記行善和捐輸的事;因為這樣的祭,是神所喜悅的。」《希伯來書》第13章16節 |
追逐世上的成就和野心|「你們心裡若懷著苦毒的嫉妒和分爭,就不可自誇,也不可說謊話抵擋真道。」《雅各書》第3章14節 |
追求在神裡永恆的事情永不會消失|「因為凡世界上的事,就像肉體的情慾,眼目的情慾,並今生的驕傲,都不是從父來的,乃是從世界來的。這世界和其上的情慾都要過去,惟獨遵行神旨意的,是永遠常存。」《約翰一書》第2章16-17節 |
追求別人的讚譽和肯定|「你們互相受榮耀,卻不求從獨一之神來的榮耀,怎能信我呢?」《約翰福音》第5章44節 |
只渴求神的認可,祂的稱讚才是真正有價值的|「我現在是要得人的心呢?還是要得神的心呢?我豈是討人的喜歡麼?若仍舊討人的喜歡,我就不是基督的僕人了。」《加拉太書》第1章10節 |
耗盡精力要比別人做得更好|「我又見人為一切的勞碌和各樣靈巧的工作就被鄰舍嫉妒。這也是虛空,也是捕風。」《傳道書》第4章4節 |
凡事知足,心存感恩讚美神|「然而,敬虔加上知足的心便是大利了;因為我們沒有帶甚麼到世上來,也不能帶甚麼去。只要有衣有食,就當知足。但那些想要發財的人,就陷在迷惑、落在網羅和許多無知有害的私慾裡,叫人沉在敗壞和滅亡中。」《提摩太前書》第6章6-9節 |
誇耀自己的成就|「你們心裡若懷著苦毒的嫉妒和分爭,就不可自誇,也不可說謊話抵擋真道。」《雅各書》第3章14節 |
我們暗中行善,天父也在暗中賞賜我們|「你們要小心,不可將善事行在人的面前,故意叫他們看見,若是這樣,就不能得你們天父的賞賜了。」《馬太福音》第6章1節 |
變得苦毒|「你們心裡若懷著苦毒的嫉妒和分爭,就不可自誇,也不可說謊話抵擋真道。」《雅各書》第3章14節 |
常常喜樂,凡事謝恩,才不致消滅心中的聖靈|你們要謹慎,無論是誰都不可以惡報惡;或是彼此相待,或是待眾人,常要追求良善。要常常喜樂,不住的禱告,凡事謝恩;因為這是神在基督耶穌裡向你們所定的旨意。不要銷滅聖靈的感動;《帖撒羅尼迦前書》第5章15-19節 |
爭取我們所要的|「你們貪戀,還是得不著;你們殺害嫉妒,又鬥毆爭戰,也不能得。你們得不著,是因為你們不求。」《雅各書》第4章2節 |
作和平使者,被稱為神的兒女|「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稱為神的兒子。」《馬太福音》第5章9節 |
對我們仇敵的失敗倖災樂禍|「你仇敵跌倒,你不要歡喜;他傾倒,你心不要快樂;恐怕耶和華看見就不喜悅,將怒氣從仇敵身上轉過來。不要為作惡的心懷不平,也不要嫉妒惡人;」《箴言》第24章17-19節 |
愛仇敵為他們祝福|「你們聽見有話說:當愛你的鄰舍,恨你的仇敵。只是我告訴你們,要愛你們的仇敵,為那逼迫你們的禱告。這樣就可以作你們天父的兒子;因為他叫日頭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給義人,也給不義的人。」《馬太福音》第5章43-45節 |
若得不到所要的,我不惜毀滅別人|「你們貪戀,還是得不著;你們殺害嫉妒…」《雅各書》第4章2節 |
常存恩慈、憐憫,和饒恕的心|「一切苦毒、惱恨、忿怒、嚷鬧、毀謗,並一切的惡毒(或作:陰毒),都當從你們中間除掉;並要以恩慈相待,存憐憫的心,彼此饒恕,正如神在基督裡饒恕了你們一樣。」《以弗所書》第4章31-32節 |
嫉妒的真正後果
我們心中的嫉妒是來自深層次的對被愛和被欣賞的渴求-嫉妒的人是不討人喜歡的人。聖經說:「愛是不嫉妒、不自誇、不張狂⋯⋯」
「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歌林多前書》第13章4-8節
當我們屈服於嫉妒,和違背神誡命而貪婪,那麼我們就成為聖經上所指的「拜偶像者」。
「不可貪戀人的房屋;也不可貪戀人的妻子、僕婢、牛驢,並他一切所有的。」《出埃及記》第20章17節
「因為你們確實的知道,無論是淫亂的,是污穢的,是有貪心的,在基督和神的國裡都是無分的。有貪心的,就與拜偶像的一樣。」《以弗所書》第5章5節
我們可以給自己帶來嚴峻的後果:
- 我們的靈性被玷污了|「因為從裡面,就是從人心裡,發出惡念、苟合、偷盜、兇殺、姦淫、貪婪、邪惡、詭詐、淫蕩、嫉妒、謗讟、驕傲、狂妄。這一切的惡都是從裡面出來,且能污穢人。」《馬可福音》第7章21-23節
- 神不會應允我們所求,當我們的動機是出於嫉妒|「你們貪戀,還是得不著;你們殺害嫉妒,又鬥毆爭戰,也不能得。你們得不著,是因為你們不求。你們求也得不著,是因為你們妄求,要浪費在你們的宴樂中。」《雅各書》第4章2-3節
- 我們身體健康也會惡化*|「心中安靜是肉體的生命;嫉妒是骨中的朽爛。」《箴言》第14章30節
*嫉妒已證明能引致高血壓,低免疫力和睡不好。
徹底消除嫉妒
聖經輔導可能有助我們認識嫉妒的特質,但要真正擺脫嫉妒之靈,我們必須明白聖經的真理,並且尋求聖靈的幫助。
這是一個修復性的更新旅程,始於尋求聖靈向我們啟示嫉妒的根源,這樣我們才能拋開它們獲得更新。這裡有些例子:
「所以弟兄們,我以神的慈悲勸你們,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是聖潔的,是神所喜悅的;你們如此事奉乃是理所當然的。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叫你們察驗何為神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羅馬書》第12章1-2節
1. 我們的家庭存有嫉妒嗎?
我們本能地承受父母們的模式。若他們在親戚中覺得不安全而衍生嫉妒,當我們環繞著叔/舅,姑/姨和表兄弟姊妹中,那麼我們也會有同感。父母「教導」我們在人群中要注意些什麼。例如,不要欣賞別人的好,反而要嫉妒他們。這個家傳模式會向外擴散,使我們也同樣受到影響。
要擺脫這個,首要必須向神承認我們盲目跟隨父母的罪。然後,求神饒恕我們批判別人,並且祝福我的父母和那些我們怨恨的人。這樣做,就表示我們配稱為神的兒女。
「人的仇敵就是自己家裡的人。愛父母過於愛我的,不配作我的門徒;愛兒女過於愛我的,不配作我的門徒;不背著他的十字架跟從我的,也不配作我的門徒。」《馬太福音》第10章36-38節
「你們不要論斷人,免得你們被論斷。因為你們怎樣論斷人,也必怎樣被論斷;你們用甚麼量器量給人,也必用甚麼量器量給你們。」《馬太福音》第7章1-2節
2. 我們的家庭崇拜偶像嗎?
聖經指出崇拜偶像的家庭,會引進黑暗和混亂我們的頭腦,以致不能看見由嫉妒所帶來的禍害。我們只看見我們屬世的渴求。我們的心充滿著貪婪、仇恨,和嫉妒。
因為,他們雖然知道神,卻不當作神榮耀他,也不感謝他。他們的思念變為虛妄,無知的心就昏暗了。自稱為聰明,反成了愚拙,將不能朽壞之神的榮耀變為偶像,彷彿必朽壞的人和飛禽、走獸、昆蟲的樣式。他們既然故意不認識神,神就任憑他們存邪僻的心,行那些不合理的事;裝滿了各樣不義、邪惡、貪婪、惡毒(或作:陰毒),滿心是嫉妒、兇殺、爭競、詭詐、毒恨;又是讒毀的、背後說人的、怨恨神的(或作:被神所憎惡的)、侮慢人的、狂傲的、自誇的、捏造惡事的、違背父母的。無知的,背約的,無親情的,不憐憫人的。《羅馬書》第1章21-23、28-31節
嫉妒可能使人盲目。在2010年由認知心理學家研究顯示,由焦慮衍生的嫉妒導致「情感-誘發的盲目」。我們被嫉妒情感紛擾,喪失專注力,就忽略那些擺在我們眼前的重要資訊。這種傾向同樣會蒙蔽我們雙眼看不見神賜給我們的良善和供應。
「此等不信之人被這世界的神弄瞎了心眼,不叫基督榮耀福音的光照著他們。基督本是神的像。」《歌林多後書》第4章4節
要破除這個,我們首要必須向神認罪,為所有家庭中拜偶像的行為,與隨從假神和行巫術,例如:算命、星座、占卜、水晶球治療,新紀元等等。如此做法,我們破除嫉妒之靈的立足點,才能脫離受壓和被蒙蔽,得著釋放。
3. 我們在成長中有否經歷過偏愛、被忽略或不公平的對待?
神不偏待人,但人會。人們會因某種原因被某些人吸引是他們不能控制的。讓我們從聖經中找出一些例子來看:
「因為神不偏待人。」《羅馬書》第2章11節
雅各(也稱為以色列)有12個孩子,但他公開偏愛約瑟多於其他孩子,甚至把一件彩衣賜給他,因而造成哥哥們的苦毒和嫉妒。他們非常憎恨約瑟甚至密謀要除掉他。事實上,是哥哥們誤把他們的悲憤傾向約瑟,而父親才是真正對他們犯錯的人。他們應該尊敬地面對他們的父親,但他們沒有這樣做。或許,他們認為沒有能力這樣做,因為他們處於一個當時父權高於一切的社會環境中。
「以色列原來愛約瑟過於愛他的眾子,因為約瑟是他年老生的;他給約瑟做了一件彩衣。約瑟的哥哥們見父親愛約瑟過於愛他們,就恨約瑟,不與他說和睦的話。」《創世記》第37章3-4節
接著,雅各也對兩位妻子利亞和拉結有偏愛表現,而她們同是兩姊妹。這引起兩個妻子之間的競爭,以及她們的兒子們。
「雅各也與拉結同房,並且愛拉結勝似愛利亞,於是又服事了拉班七年。耶和華見利亞失寵(原文作被恨;下同),就使他生育,拉結卻不生育。利亞懷孕生子,就給他起名叫流便(就是有兒子的意思),因而說:耶和華看見我的苦情,如今我的丈夫必愛我。拉結見自己不給雅各生子,就嫉妒他姊姊,對雅各說:你給我孩子,不然我就死了。」《創世記》第29章30-32,30章1節
事實上,雅各是被岳父拉班欺騙了,要先與利亞結婚然後才能迎娶拉結,他的所愛。有兩個妻子並非雅各的意願。
在此之前,雅各是受母親的教唆騙取了他哥哥的長子名份。雅各隨後自食其果,被騙先要娶不是他所愛的利亞為妻。
事實上出現在雅各12個兒子之間的所有問題,都是沿於利百加,雅各的母親身上,因她偏愛雅各。
「利百加就對他兒子雅各說:我聽見你父親對你哥哥以掃說:你去把野獸帶來,做成美味給我吃,我好在未死之先,在耶和華面前給你祝福。現在,我兒,你要照著我所吩咐你的,聽從我的話。你到羊群裡去,給我拿兩隻肥山羊羔來,我便照你父親所愛的給他做成美味。你拿到你父親那裡給他吃,使他在未死之先給你祝福。雅各對他母親利百加說:我哥哥以掃渾身是有毛的,我身上是光滑的;倘若我父親摸著我,必以我為欺哄人的,我就招咒詛,不得祝福。他母親對他說:我兒,你招的咒詛歸到我身上;你只管聽我的話,去把羊羔給我拿來。」《創世記》第27章6-13節
家庭關係有時會很複雜。若雅各的兒子們能看見完整的畫面,或許他們會明白家庭中的不均,是始於父系的祖母利百加,也很可能來自上幾代。
作為孩子們,我們要瞭解成人的複雜問題,能力是有限的。但我們的合理和稚氣會因不公平的感覺,使我們對親愛的人變成嫉妒,即使他們也是偏愛事件中的無辜受害者。
要破除這些,我們首要是必須饒恕我們的父母,因他們的偏愛、忽略、不公平對待,並瞭解他們的不良手法,也是來自他們的不完美的成長期。當我們這樣做的時候,我們就更有能力擁有和平、成熟,並且可以非對抗性的與父母對話,因而加深對家人的瞭解和愛護他們,這是我們所渴望的。
4. 我們是否被屬世教導所引誘?
有時候,嫉妒是從家庭或以外的地方學到的。
影片、廣告、學校制度、職業、角色扮演遊戲等,都影響我們跟隨世俗的人為英雄,而不是耶穌。這些人為英雄表現出他們做任何事都能成功,甚至不惜出賣他們的靈魂作代價。榮耀因世俗的事而豐富,例如:權力、物質成就、外表、流行等等。鼓勵把嫉妒作為積極動機的來源。
若然,我們跟隨一位救主連他自己居住的地方也欠奉,對很多人來說,這肯定不是他們要跟隨的英雄之輩,因為我們被教導的想法,他是屬於「失敗者」之流。
「耶穌說:狐狸有洞,天空的飛鳥有窩,只是人子沒有枕頭的地方。」《路加福音》第9章58節
我們也曾被告之,只要我們付出努力就可以得到任何成效,因此學會可以跟隨自己的意願,而不是神的旨意。當我們得不到所想的,就開始嫉妒那些得到的人,因為我們期望得到自己的目標。我們認為它是我們固有的權利,因為我們曾為此非常努力過。可是,我們沒有看到,假若我們瞄準的是神以外的事物,我們的計劃和努力最終將無法實現。
「人心多有計謀;惟有耶和華的籌算才能立定。」《箴言》第19章21節
我們活在這個世界,領受一種思想認為人生苦短,故此必須及時作樂、追求成就,和財富才能得到滿足。然而到最後,這些東西在審判日,當我們見主面的時候都變得毫無意義。
「因為凡世界上的事,就像肉體的情慾,眼目的情慾,並今生的驕傲,都不是從父來的,乃是從世界來的。這世界和其上的情慾都要過去,惟獨遵行神旨意的,是永遠常存。」《約翰一書》第2章16-17節
「人若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有甚麼益處呢?人還能拿甚麼換生命呢?」《馬太福音》第16章26節
在審判日,我們會實際上發現自己徹底的貧窮、靈性貧乏、困苦、可憐、瞎眼、赤身,根本沒有可呈獻給神的,皆因我們在地上建立的是無價值的「國度」,而忽略了神永恆的國度。當我們耗盡今生追逐世上的名利,最終卻變成天上一無所有的人。我們喪失了自己的靈魂。
「你說:我是富足,已經發了財,一樣都不缺;卻不知道你是那困苦、可憐、貧窮、瞎眼、赤身的。」《啟示錄》第3章17節
「然而,有許多在前的,將要在後,在後的,將要在前。」《馬可福音》第10章31節
要破除這些,我們必須悔改自我崇拜,並且願意更新我們的觀點和態度,不再追求這世界上要我們付出靈魂作代價而得的東西。
遠離嫉妒並從中得釋放
每個人都是獨特不同的。可能有些例子未必對所有人有幫助,因此我們要禱告求聖靈給我們啟示,在我們心中有什麼要先在神面前糾正的。當我們全心全意謙卑的尋求神,祂必應允我們。祂應許從嫉妒之靈的捆鎖中釋放我們。
「你們尋求我,若專心尋求我,就必尋見。耶和華說:我必被你們尋見,我也必使你們被擄的人歸回,將你們從各國中和我所趕你們到的各處招聚了來,又將你們帶回我使你們被擄掠離開的地方。這是耶和華說的。」《耶利米書》第29章13-14節
「故此,你們要順服神。務要抵擋魔鬼,魔鬼就必離開你們逃跑了。你們親近神,神就必親近你們。有罪的人哪,要潔淨你們的手!心懷二意的人哪,要清潔你們的心!你們要愁苦、悲哀、哭泣,將喜笑變作悲哀,歡樂變作愁悶。務要在主面前自卑,主就必叫你們升高。」《雅各書》第4章7-10節
從嫉妒之靈的捆鎖中得釋放,只是朝向新心靈而活的第一步。它須要毅力和鍛錬去克服肉體根深蒂固的慾望。聖靈會溫柔地引導我們,若我們每一天繼續尋求祂的幫助和指引。我們所有人都能消除我們肉體的嫉妒,這是暫時和短暫的追求;改為屬靈的嫉妒,才能保守我們生命中永恆的事物。
「惟有詳細察看那全備、使人自由之律法的,並且時常如此,這人既不是聽了就忘,乃是實在行出來,就在他所行的事上必然得福。」《雅各書》第1章25節
「忍受試探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經過試驗以後,必得生命的冠冕,」《雅各書》第1章12節
「因為隨從肉體的人體貼肉體的事,隨從聖靈的人體貼聖靈的事。體貼肉體的,就是死;體貼聖靈的,乃是生命、平安。」《羅馬書》第8章5-6節
實際上,這裡有一些我們可以考慮的做法:
- 花些時間瞭解他人的真實本性,多於只視他們為競爭對手。這是對雙方都不公平的。讓我們給這份友誼一個機會。|「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路加福音》第6章31節
- 藉著在眾人面前承認我們的軟弱克服羞恥心,並且歸所有的榮耀給神,因祂在我們身上施行了改造工程。這就毀滅了嫉妒之靈的堅壘。|「他對我說:我的恩典夠你用的,因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所以,我更喜歡誇自己的軟弱,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歌林多後書》第12章9節
- 今天讓我們出去鼓勵那些正在嫉妒和妒忌中掙扎的人。我們的努力可以向他們表明他們是重要的,不是由於他們的成就或擁有,他們也不必努力去爭取認同。|「總要趁著還有今日,天天彼此相勸,免得你們中間有人被罪迷惑,心裡就剛硬了。」《希伯來書》第3章13節
- 在敬畏神的群組中開放地分享個人過去嫉妒的掙扎,我們就知道這個掙扎比我們想像中更普遍。當我們認罪和為彼此的軟弱代禱時,就能看見大功效。|「所以你們要彼此認罪,互相代求,使你們可以得醫治。義人祈禱所發的力量是大有功效的。」《雅各書》第5章16節
- 當類似嫉妒的心再升起時,讓我們不要作任何反應或返回舊模式。禱告和求聖靈啟示,是否我們的焦慮感指向某些末被醫治的心靈創傷。|「神啊,求你鑒察我,知道我的心思,試煉我,知道我的意念,看在我裡面有甚麼惡行沒有,引導我走永生的道路。」《詩篇》第139篇23-24節
- 禱告和祝福別人,特別是那些被誘使引起嫉妒的,並為他們感謝神。|「我勸你,第一要為萬人懇求、禱告、代求、祝謝;」《提摩太前書》第2章1節
- 務要過濾我們心中所沾染的,包括來自人和媒體的提示,要我們注視於與人比較,然後對自己不滿。這是不敬虔的思維。這只會使我們瞎了眼看不見神的工作。我們不要趨向不健康的和不需要的比較當中,讓我們慶賀神為我們所做的一切。|「眼睛就是身上的燈。你的眼睛若瞭亮,全身就光明;你的眼睛若昏花,全身就黑暗。你裡頭的光若黑暗了,那黑暗是何等大呢!」《馬太福音》第6章22-23節
- 養成每天閱讀神的話的習慣。這是我們所需的屬靈寶劍,可以成功摧毀世界的謊言。|「並戴上救恩的頭盔,拿著聖靈的寶劍,就是神的道;」《以弗所書》第6章17節
- 把我們個人的成就體系反轉,只尋求神的稱讚勝於人。建造天國永恆的事業,把財寶積於天上。|「不要為自己積儹財寶在地上;地上有蟲子咬,能銹壞,也有賊挖窟窿來偷。只要積儹財寶在天上;天上沒有蟲子咬,不能銹壞,也沒有賊挖窟窿來偷。」《馬太福音》第6章19-20節
- 每當嫉妒之靈在我們心中細語時,要奉主耶穌的名拒絕和命令牠離開我們。|「耶穌轉過來,對彼得說:撒旦,退我後邊去罷!你是絆我腳的;因為你不體貼神的意思,只體貼人的意思。」《馬太福音》第16章23節
- 警惕!我們過去的嫉妒模式不會演變成屬靈嫉妒。我們不要變得嫉妒別人的屬靈恩賜和工作,卻全心順服神在我們身上的旨意。|「你若留意聽從耶和華─你神的話,謹守遵行他的一切誡命,就是我今日所吩咐你的,他必使你超乎天下萬民之上。」《申命記》第28章1節
我們是否成為某些人嫉妒的目標?
我們從聖經故事裡,看到嫉妒一次又一次摧毀神的子民,但神一直拯救那些受害者,尤其是當他們保持對神的忠誠,並且尋求祂的旨意,勝於靠自己掌握事情。
- 該隱因嫉妒他的兄弟亞伯而殺害他。(《創世記》第4章2-16節)神放逐該隱,使他成為無家的流浪者。
- 亞倫和米利暗因嫉妒神對摩西直接對話就諉謗他們的弟弟(《民數記》第12章1-16節),神保護摩西,懲罰米利暗患痳瘋七天。
- 毘尼拿嫉妒哈拿因丈夫喜悅她(《撒母耳記上》第1章1-20節)。哈拿向神哭訴求助。神賜福給她一個兒子和兩個女兒,長子是撒母耳,一位偉大神的先知。
- 掃羅王因嫉妒大衞,花上許多年的時間要追殺他(《撒母耳上》第18章6-11節)。神遣邪靈折磨他,甚至最後把他的王座賜給了大衞。
- 大祭司和撒都該人因嫉妒拘捕耶穌的門徒(《使徒行傳》第5章16-21)。神行奇蹟把他們從獄中拯救出來,讓他們可以繼續傳道。
「還有許多人帶着病人和被污鬼纏磨的,從耶路撒冷四圍的城邑來,全都得了醫治。大祭司和他的一切同人,就是撒都該教門的人,都起來,滿心忌恨,就下手拿住使徒,收在外監。但主的使者夜間開了監門,領他們出來,說:「你們去站在殿裏,把這生命的道都講給百姓聽。」使徒聽了這話,天將亮的時候就進殿裏去教訓人。」《使徒行傳》第5章16-21節
若我們是被嫉妒的對象,我們也可安息在神的保證下,因神會把這些不愉快待遇紀錄起來,祂不會輕易放過。祂會採取行動。我們被要求用神的仁慈善待他們,讓神報應。祂的公義完美,不是我們的公義。我們要謹慎不要對嫉妒我們的人心存怨恨,因他們需要我們的愛和接納多於我們從表面所看到的。
「要彼此同心;不要志氣高大,倒要俯就卑微的人(人:或作事);不要自以為聰明。不要以惡報惡;眾人以為美的事要留心去做。若是能行,總要盡力與眾人和睦。親愛的弟兄,不要自己伸冤,寧可讓步,聽憑主怒(或作:讓人發怒);因為經上記著:主說:伸冤在我;我必報應。所以,你的仇敵若餓了,就給他吃,若渴了,就給他喝;因為你這樣行就是把炭火堆在他的頭上。你不可為惡所勝,反要以善勝惡。」《羅馬書》第12章16-21節
閱郵件推送,接收網站最新發布提醒,請點擊 此處 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