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个人都受到兄弟姐妹偏爱的影响
父母和监护人通常会因为不同的原因特别的关注孩子的某些品质。即使他们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爱他们所有的孩子,他们潜意识的偏见也会显现出来,并导致意想不到的结果。不幸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偏袒会在孩子中滋生攀比、负罪感和不安全感。无论是偏爱还是忽视,每个孩子都会学着去发展成为他们认为会满足父母期望的角色。
(English > Everyone suffers in sibling favouritism | 繁體中文 > 每個人都受到兄弟姐妹偏愛的影響)
作为孩子,我们都在一岁的时候开始感受到嫉妒。在我们根深蒂固的对爱和接受的渴望中,我们会注意到家里哪个孩子得到了更多的赞美、关注、礼物、时间、金钱或善良。这种比较和评价自己的本能在我们还是婴儿的时候就开始了,它能深刻地影响我们今天如何看待自己。
偏爱的类型
有些偏爱比其他的更明显。有时,偏袒只是一个观点问题。这里有一些例子。
1.重男轻女 |
因为儿子继承了家族的姓氏,他们会因为性别而比女儿更受青睐。这种偏爱严重影响了家庭中女孩的自我价值。当男孩是孙辈中唯一的男性后代时,这种对比变得更加尖锐。 真理:神重视儿子和女儿,没有区别。|并不分犹太人、希腊人、自主的、为奴的,或男或女,因为你们在基督耶稣里都成为一了。《加拉太书》第3章28节 |
2.表现优异者 |
并非所有表现优异的人都是神童或明星运动员;他们可能只是在成年人看重的领域更精通,因此得到更多的赞扬,而让其他孩子感到被忽视了。这可能会在兄弟姐妹之间引发挫折、嫉妒、愤怒和冲突。 即使表现出色的人可能得到更多的关注,他们也会觉得其他兄弟姐妹过得「更轻松」,因此也更幸运。这背后隐藏着一种不言而喻的压力,即为了取悦他人而不断超越,否则就有可能被视为「失败」。他们可能会发现自己在无休止地运行性能,而忽略了「为什么」。高绩效的人最终可能会成为讨好别人的人,他们努力去了解自己的本质和自己真正想做什么。他们被归入特定的刻板印象。 真理:我们所有的成就都来自神,是为了祂的荣耀,而不是我们自己的。|因为万有都是本于他,倚靠他,归于他。愿荣耀归给他,直到永远。阿们!《罗马书》第11章36节 |
3.家庭中的「婴儿」 |
养育方式随着更多孩子的到来而变化。当父母们逐渐习惯了抚养家庭的挑战时,他们往往会变得不那么严格,不那么焦虑,或许也不那么苛求。从这些变化中受益的通常是弟弟妹妹。 例如,「家庭中的婴儿」可能会做一些别人不允许做的事情,而他们的年长的兄弟姐妹可能会被迫扮演伪父母的角色。这种责任可能导致压抑的怨恨或挫折。 人们通常认为最小的孩子一定是最享有特权和最被宠坏的孩子,而没有意识到他们也有自己的挑战。他们会觉得自己总是达不到哥哥姐姐的水平,因为他们总是在「追赶」,或者由于年龄差异而被排除在团体活动之外。如果他们总是收到兄弟姐妹的旧衣服,他们可能会觉得自己是二流的。有时,他或她可能会感到压力,要一直扮演「婴儿」来维持他们小时候得到的爱,并因此在情感上努力成熟。 真理:我们都被召离开以孩子为中心的追求,在基督里成熟,像基督爱我们一样爱我们的兄弟姐妹。|我作孩子的时候,话语像孩子,心思像孩子,意念像孩子;既成了人,就把孩子的事丢弃了。《哥林多前书》第13章11节 |
4.不同的性格或兴趣 |
父母和孩子性格的不匹配会导致偏爱的感觉。内向的父母会倾向于花时间与安静、顺从的孩子在一起,而外向的父母自然会更喜欢与吵闹、健谈的孩子在一起。如果亲生父母和监护人告诉一个孩子「表现得更像你的姐妹/兄弟」,这种偏袒的感觉就会恶化。这会影响孩子的自我价值感和自我形象。 父母也可能会努力的支持一个孩子的兴趣比另一个孩子更多,并倾向于那些有相似兴趣的孩子,比如音乐、阅读、艺术、体育等。似乎存在偏袒,尽管这可能不是真的。被「忽视」的孩子会有被排斥的感觉。有些人为了适应这样的情况会强迫自己做他们不喜欢的事情,因而他们会否认自己的欲望,压制他们的个人兴趣。 真理:我们可以赞美神以奇妙的方式创造了我们。即使别人不知道如何欣赏我们的品质,神会的。他亲自把我们的DNA编织在一起创造出了好礼物。|我的肺腑是你所造的。我在母腹中,你已覆庇我。我要称谢你,因我受造奇妙可畏。你的作为奇妙,这是我心深知道的。《诗篇》第139篇13-14节 |
5.特殊需要 |
当一个有特殊需要的孩子进入一个家庭,他或她会占用更多的注意力、时间和资源。身体健全的兄弟姐妹可能会觉得自己被遗弃了,只能自己照顾自己,并对生病或残疾的兄弟姐妹产生嫉妒。与此同时,他们会因为没有同样的挣扎而感到内疚,或者因为缺乏特殊需要儿童所需要的耐心和同情。 真理:即使我们有时感到被忽视,神从来不会忘记我们。当我们全心投靠祂的时候,祂慈爱地护理我们的伤痛,使我们恢复健康。|妇人焉能忘记她吃奶的婴孩,不怜恤她所生的儿子?即或有忘记的,我却不忘记你。看哪,我将你铭刻在我掌上,你的墙垣常在我眼前。《以赛亚书》第49章15-16节 |
6.外观或身体特征 |
兄弟姐妹可能会在外貌和身体特征上受到偏爱。有些人可能被告知,他们没有兄弟姐妹那么高、那么漂亮、那么帅、那么苗条、或者像兄弟姐妹一样健壮-不知不觉地将他们的自我价值与他们的身体联系起来。 真理:神衡量一个人的心,而不是他或她。|耶和华却对撒母耳说:「不要看他的外貌和他身材高大,我不拣选他,因为耶和华不像人看人,人是看外貌,耶和华是看内心。」《撒母耳记上》第16章7节 |
7.出生的时间 |
一些兄弟姐妹可能会经历一段富有的时光,而另一些则是在父母破产时出生的。这可能会引发对得到更多物质回报的兄弟姐妹的嫉妒或怨恨。 其次是老二,相对于老大(有一定的特权和责任)和老幺(可能得到更多的关注),老二可能会觉得自己被忽视了。 真理:神给我们带来好消息,因为我们出生的时代,我们感觉自己遭受了苦难。当我们的心完全归向他的时候,祂会安慰我们,把我们从任何可见的不义中释放出来。|主耶和华的灵在我身上,因为耶和华用膏膏我,叫我传好信息给谦卑的人(或作「传福音给贫穷的人」),差遣我医好伤心的人,报告被掳的得释放,被囚的出监牢;《以赛亚书》第61章1节 |
神竭尽全力来收养我们
神收养所有的信徒作他的儿女。根据收养法,这取消了我们的生父母对我们的合法父母权利。我们不要再称呼地上的任何人为「父」,因为神自己成为我们的父。
又因爱我们,就按着自己意旨所喜悦的,预定我们藉着耶稣基督得儿子的名分,使他荣耀的恩典得着称赞。这恩典是他在爱子里所赐给我们的。《以弗所书》第1章5-6节
凡接待他的,就是信他名的人,他就赐他们权柄,作 神的儿女。《约翰福音》第1章12节
也不要称呼地上的人为父,因为只有一位是你们的父,就是在天上的父;《马太福音》第23章9节
神费了很大的劲才收养了我们。祂不只是在收养机构完成一些文书工作或交费用,他用自己心爱的儿子的生命换取了我们。即使我们的父母和监护人忽视了我们,神也永远不会。祂会想尽一切办法得着我们。对于那些因兄弟姐妹偏爱而感到被忽视和被忽视的人来说,这个事实是一个巨大的安慰。
我父母离弃我,耶和华必收留我。《诗篇》第27篇10节
耶稣为我们放弃了祂所喜爱的位置
耶稣离开他在天上的特权地位,以仆人的身份来到这个混乱、破碎的世界,和我们一起生活。虽然祂是完美的,受人喜爱的,祂没有停留在此,反而为我们的罪付上惩罚。通过这样做,祂也呼召我们对自己的家庭也有同样的态度。
你们当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他本有 神的形像,不以自己与 神同等为强夺的,反倒虚己,取了奴仆的形像,成为人的样式。既有人的样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顺服,以至于死,且死在十字架上。所以 神将他升为至高,又赐给他那超乎万名之上的名,《腓立比书》第2章5-9节
无论我们是否得到亲生父母的宠爱,这都是在提醒我们,无论我们是否得到了优待,都要像神一样谦卑地爱我们的家庭。我们蒙召要孝敬我们在世的父母。这是天父对我们的旨意。说到底,祂的恩惠远比我们尘世父母的恩惠重要得多。
凡遵行 神旨意的人,就是我的弟兄姐妹和母亲了。《马可福音》第3章35节
我们爱,因为 神先爱我们。《约翰一书》第4章19节
当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你 神所赐你的地上得以长久。《出埃及记》第20章12节
了解因不受欢迎带来的负面影响
那些觉得自己在家庭中不受宠爱的成年人在成长过程中会感到某种程度的失望或遗憾。即使他们在身体上没有被抛弃,他们仍然会在情感上感到脱节。在他们的内心中会有潜意识的问题和恐惧:
- 「为什么我的亲生父母和监护人仍然偏爱我的兄弟姐妹,即使我已经尽力讨好他们了?」
- 「我应该做些别的事情,或者更努力一些吗?」
- 「为什么我的兄弟姐妹似乎总是过得比较轻松?」
- 「我有什么问题吗?」
- 「如果我的亲生父母都不接受我,别人会接受我吗?」
以下是一些可能因此而形成的潜意识模式。
1.不断搜索验证
「我怎样才能掩盖自己的缺点,让别人喜欢我?」
强烈的避免拒绝的欲望会导致一种(过度)补偿的模式,以打动或取悦他人。即使我们得到世俗的认可和赞扬,也不会感到真正的满足,因为我们潜意识里渴望直接从父母那里听到,而不是从「外人」那里。但是,当我们的亲生父母或监护人仍然没有给我们想要的肯定时,我们就会变得灰心丧气,甚至更加心碎。这样的经历会促使人们为了寻找爱情而滥交。与此同时,我们发现自己不断地试图平息一种深深的恐惧感;害怕失败,害怕比较,害怕不够好。
真理 |
一旦我们转向耶稣作为我们的救主,我们就需要放弃寻求人类的认可,包括我们的生身父母或监护人。相反,我们应该寻求神的认可。他的认可是永恒的重要。人的认可在天堂里不算数。因此,我们应当悔改无意中把我们的生身父母当作我们的偶像。我们可以为我们的父母感谢神,承认他们在有限的能力上尽了最大的努力,承认他们和我们一样,也不完美。 我现在是要得人的心呢,还是要得 神的心呢?我岂是讨人的喜欢吗?若仍旧讨人的喜欢,我就不是基督的仆人了。《加拉太书》第1章10节 |
2.受害者心态,永久的不满
「不断追求人们的认可是如此令人疲惫。生活太艰难了。」
当我们长期忍受偏爱时,我们的观点就会变得悲观。每一个轻率的举动,即使是无意的,都会被放大。我们开始为自己感到难过,相信生活(和神)对我们不公平。我们把自己的「痛苦」和破碎归咎于父母。
真理 |
我们的心若要痊愈,就必须回忆我们在家里所忍受的一切「不义」,并向我们的父亲口承认。圣经称我们这样做是「把我们的抱怨倒出来」和「把我们的忧虑投在祂身上」。让我们直接向神发泄吧,祂会听我们说完的。没有必要在我们的精神中背负这些负担。最好是把它们永远卖掉。否则,它们会阻碍我们充分经历圣灵。 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得安息。《马太福音》第11章28节 (大卫在洞里作的训诲诗,乃是祈祷。)我发声哀告耶和华,发声恳求耶和华。我在他面前吐露我的苦情,陈说我的患难。我的灵在我里面发昏的时候,你知道我的道路。在我行的路上,敌人为我暗设网罗。《诗篇》第142篇1-3节 你们要将一切的忧虑卸给 神,因为他顾念你们。《彼得前书》第5章7节 我们甚至可能需要考虑请求神的宽恕,因为我们屈服于一种自我权利的灵,一种对人类爱的不虔诚的渴望,变得以爱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当我们选择跟随神,我们会发现祂的灵总是带给我们深刻的医治、恢复和和平——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多。正是我们对人的、尘世的理想的执著,阻碍了神给予我们所有人的荣耀的、说不出的喜乐。 你们虽然没有见过他,却是爱他。如今虽不得看见,却因信他就有说不出来、满有荣光的大喜乐,并且得着你们信心的果效,就是灵魂的救恩。《彼得前书》第1章8-9节 |
3.苦毒和判断
「我的父母既没用又愚蠢。他们不是个好父母。」
就像我们的生父母对我们表现出一些偏见一样,我们也开始对他们产生偏见。我们的心中充满了一长串的怨恨,我们谴责甚至诅咒它们。我们发现很难感激父母的努力,也很难注意到他们努力向我们表达爱,因为感觉「太少,太迟了」。「在潜意识里,我们甚至可能评判神;「你为什么给我这么坏的父母?」我们不能享受神复兴的大能计划,因为我们现在被痛苦的灵魂所奴役。
一切苦毒、恼恨、忿怒、嚷闹、毁谤,并一切的恶毒(或作「阴毒」),都当从你们中间除掉。并要以恩慈相待,存怜悯的心,彼此饶恕,正如 神在基督里饶恕了你们一样。《以弗所书》第4章31-32节
因为我们在家里已经习惯了不断的比较和嫉妒,所以我们也把这种态度带到了我们的其他关系中。我们开始注意到我们的其他亲戚、老师、同事、老板、配偶和姻亲也无法完美地爱我们。我们会想,「他们不喜欢我」,「他们也歧视我」,或者「他们太不公平了。」我们不是在我们的其他社区中代表耶稣完美的爱和恩典,而是成为嫉妒、流言蜚语和指责的来源。
真理 |
感谢神为我们预备的父母或监护人,这需要一定程度的情感和精神上的成熟,因为是祂使我们与他们相配。有时,神选择我们是为了他们,意思是他希望我们给我们的家庭带来治愈。作为婴儿时,我们可能不明白这个真理,在我们渴望他们的祝福时,反而以审判和诅咒他们而结束。 既然我们已经成为神的儿女,向神承认我们所有的判断,并原谅我们地上的父母和监护人的短视和缺点,这是至关重要的。这给了我们新的属灵生命。不然,我们自己的罪也不能得赦免。为别人的缺点付出的代价太高了。我们被召去爱我们的敌人,为迫害我们的人祈祷。更何况我们的父母呢? 你们不要论断人,就不被论断;你们不要定人的罪,就不被定罪;你们要饶恕人,就必蒙饶恕(「饶恕」原文作「释放」)。《路加福音》第6章37节 只是我告诉你们:要爱你们的仇敌,为那逼迫你们的祷告。这样,就可以作你们天父的儿子,因为他叫日头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给义人,也给不义的人。《马太福音》第5章44-45节 |
请参阅《给我们带来痛苦的「毒」父母》
4.对兄弟姐妹的嫉妒、怨恨和仇恨
「为什么他/她总是得到所有的关注?我也算。这太不公平了。」
尽管我们真的很想要他们的爱,但在家里的偏袒和竞争让我们很难对我们的兄弟姐妹保持中立和客观。在我们的内心,我们发现自己有未说出口的怨恨。我们开始鄙视他们,认为他们「软弱、软弱、以自我为中心或自我中心」,经常给他们起不友好的绰号。最糟糕的是,我们可能会陷入诅咒他们的诱惑,希望他们不幸,从而带来「平等」。
你这个人,为什么论断弟兄呢?又为什么轻看弟兄呢?因我们都要站在 神的台前。经上写着:「主说,‘我凭着我的永生起誓,万膝必向我跪拜,万口必向我承认。’」这样看来,我们各人必要将自己的事在 神面前说明。《罗马书》第14章10-13节
真理 |
圣经给了我们一个非常清楚的真理。如果我们已经对我们的兄弟姐妹进行了判断和抱怨,神的话语叫我们悔改,这样我们就可以先在与神的关系上得到纠正。毕竟,是祂给了我们兄弟姐妹。圣灵也会判我们有罪,让我们道歉,并使我们的家庭和睦。这就是我们的真理;使我们所作的,不是基于我们生身的父母所作的,乃是因我们的父——就是为我们舍了耶稣的父神所作的。 凡所行的,都不要发怨言、起争论,使你们无可指摘,诚实无伪,在这弯曲悖谬的世代作 神无瑕疵的儿女。你们显在这世代中,好像明光照耀,《腓立比书》第2章14-15节 |
6.骄傲和野心
「我会证明你对我的看法是错的。」
骄傲是一种防御机制,往往是由于感觉反复受到伤害而形成的。我们决定脱离我们的亲生父母,以「我们自己的方式」去寻找爱。为了报复,我们生出与之不同的野心,以否认他们的爱。我们坚持错误的信念,认为当我们真正取得了一些「伟大」的成就时,我们才会最终感到自由。
真理 |
任何时候,我们在天父完美意志之外设定自己的目标,都有走向毁灭和自我毁灭的危险。这个世界会用各种形式的「财富」诱惑我们去追逐,比如世俗的头衔、物质财富、令人兴奋的经历和声望。我们会被越来越多的追逐所奴役。这样的「财富」永远无法填补我们内心的空虚。相反,神的话教导我们,敬虔加上知足本身就是巨大的财富。因此,让我们从世俗的期望中解脱出来吧。 然而,敬虔加上知足的心便是大利了,因为我们没有带什么到世上来,也不能带什么去只要有衣有食,就当知足。但那些想要发财的人,就陷在迷惑、落在网罗和许多无知有害的私欲里,叫人沉在败坏和灭亡中。《提摩太前书》第6章6-9节 |
7.情感上的脱节和内在
「我需要保护自己不受伤害和失望,我将关闭我的心。」
我们应对无休止的偏爱的一种方法是「死亡」我们的情绪,而没有意识到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杀死」了我们的心。有时,我们甚至有自杀的想法。最终,我们变得麻木。我们感受到的少数情绪通常与冷漠或愤怒有关。
在抑制我们的情绪或欲望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让自己的声音沉默下来。我们发现很难表达自己的感受或说出自己的想法,仅仅是因为我们教自己不要这样做。
更糟糕的是,我们建立了一套不虔诚的自我信念,比如:
- 「我只能依靠我自己(不是神)。」
- 「我不能向任何人倾诉我的感受(甚至包括神),因为我自己的家人不欣赏或不接受我。」
- 「我需要(用自己的力量)变得强大。」
- 「我不能犯错误(让我自己判断什么是好,什么是坏)。」
- 「我不会像我的父母一样(因为我认为他们不好)。」
- 「我要证明自己,这样我的父母才会爱我(把我的注意力从享受神的爱上转移开)。」
真理 |
当我们求神作我们的天父时,祂将祂的灵存于我们的心里。要享受圣灵赐给我们的丰盛的新生命,我们首先要放弃一切不虔的自我信仰。我们需要求神把我们从自己的错误中解放出来,这样我们就不再受自己的束缚。 那在基督里坚固我们和你们,并且膏我们的就是 神。他又用印印了我们,并赐圣灵在我们心里作凭据(原文作「质」)。《哥林多后书》第1章21-22节 盗贼来,无非要偷窃、杀害、毁坏;我来了,是要叫羊(或作「人」)得生命,并且得的更丰盛。《约翰福音》第10章10节 |
8.情绪触点
「这让我感到不舒服和不安,但我无法解释为什么。」
经历偏爱的另一个结果是,我们会对某些触发器变得高度敏感,这些触发器会潜意识地提醒我们童年的「不公平」。很难接受建设性的反馈,因为这感觉太像我们在童年时经历的拒绝和偏见。我们发现自己有时是防御性的,有时是攻击性的。
真理 |
强烈的情绪反应往往指向我们内心尚未解决的问题,而不是外在环境。基督信徒的目的是控制我们爆炸性的情绪,而不是被它们控制。当我们缺乏平和的自我控制时,审视我们的模式和触发因素,并请求圣灵揭示隐藏的「痛苦的根源」,这是至关重要的。然后我们可以以耶稣的名向我们的天父祷告,承认他们的错误,这样我们就可以被释放。 你们应当畏惧,不可犯罪;在床上的时候,要心里思想,并要肃静。(细拉)当献上公义的祭,又当倚靠耶和华。《诗篇》第4篇4-5节 又要谨慎,恐怕有人失了 神的恩,恐怕有毒根生出来扰乱你们,因此叫众人沾染污秽。《希伯来书》第12章15节 |
9.不虔诚的自我信仰和抑郁
「我就是不够好。没有人会爱我或接受我。我还是放弃希望吧。」
当人们无论做了什么都感觉不到被爱时,他们就会开始感到恼怒。即使我们被深爱着,我们的感知和信仰已经变得如此扭曲,以至于我们的头脑与现实隔绝。在这些软弱的时候,撒旦会植入许多黑暗的思想,建议我们不妨放弃。只有当我们屈服于撒旦邪恶的谎言时,沮丧的灵魂才有资格「俘获」我们。
叫他们这已经被魔鬼任意掳去的,可以醒悟,脱离他的网罗。《提摩太后书》第2章26节
真理 |
人类的大脑每天会产生5万到8万个想法,我们需要选择哪些想法来思想。神的话告诉我们,我们需要思考任何纯洁、真实和值得赞美的东西。 弟兄们,我还有未尽的话:凡是真实的、可敬的、公义的、清洁的、可爱的、有美名的,若有什么德行,若有什么称赞,这些事你们都要思念。《腓立比书》第4章8节 |
了解对最受宠爱孩子的负面影响
家庭中最受宠爱的孩子也会受到伤害,尽管方式不同。如果孩子一直被抬高或溺爱,最喜欢的孩子可能会开始心怀恐惧,这可能会让他或她在现实世界中感到失望。
- 「我怎样才能维持我在家庭中最喜爱的人的地位?」
- 「我怎么能保证别人也爱我呢——就像我的父母和监护人一样?」
- 「我注意到其他人并不像他们那样认可我。我有什么问题吗?」
以下是一些适用于最受欢迎的兄弟姐妹的模式。
1.扼杀独立
「我的亲生父母是唯一真正爱我的人。」
在家里总是受到宠爱会使人对自己产生偏见。
在一个极端,我们开始相信我们的余生应该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因为我们的父母似乎喜欢迎合我们的需求。我们认为这就是爱的真谛。生活对我们来说是「轻松」和舒适的,所以我们没有「长大」的压力。「在我们的同伴看来,我们可能是天真,自私,自满。
在另一个极端,我们可能会对我们的家庭动态感到尴尬,当我们没有「帮助」我们的兄弟姐妹获得和我们一样的地位时,我们会感到内疚。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内疚感可能会驱使我们做一些我们认为可以证明父母偏袒的事情。
说到底,这些观点都不能培养真正的情感或精神独立于家庭。我们对生身父母心存感激,当他们不赞成我们的选择时,我们会感到不安。我们仍然「受制于」他们。
真理 |
神不容许偏袒。事实上,神的话警告我们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高。在我们过去珍惜自己的「宠儿」地位的地方,让我们放弃这种人为的「排名」,谦逊地爱别人,就像爱自己一样。否则,我们就有陷入自我偶像崇拜的危险。唯一值得赞美和荣耀的是神,而不是我们。 我的弟兄们,你们信奉我们荣耀的主耶稣基督,便不可按着外貌待人。若有一个人戴着金戒指,穿着华美衣服,进你们的会堂去,又有一个穷人,穿着肮脏衣服也进去;你们就重看那穿华美衣服的人说「请坐在这好位上」,又对那穷人说「你站在那里」,或「坐在我脚凳下边」,这岂不是你们偏心待人,用恶意断定人吗?《雅各书》第2章1-4节 人若无有,自己还以为有,就是自欺了。《加拉太书》第6章3节 经上记着说:「要爱人如己。」你们若全守这至尊的律法,才是好的;但你们若按外貌待人,便是犯罪,被律法定为犯法的。《雅各书》第2章8-9节 |
2.寻求认同者和风险规避者
「我必须永远被人尊重。」
由于我们是「特殊的孩子」,我们在潜意识里总是希望成为关注的焦点,当事情不像我们预期的那样发展时,我们可能会感到恐慌。如果任何新来者,比如婴儿或姻亲,威胁到我们的家庭活力,我们甚至会对我们的家庭产生防御和领土意识。这种防御心理也会渗透到我们的社交和工作生活中。我们总是渴望被爱,嫉妒任何比我们得到更多关注的人。
事实上,寻求认同的人对自己本质上是缺乏信心,因为他们太习惯于做让别人满意的事,而不是自己。我们发现很难对人说「不」,并积极避免冲突和对抗。最喜欢的人可能看起来在一起很好,但在内心,他们可能不是真的快乐。
真理 |
不停地寻求别人的认可是很累人的。我们被召来是要夸耀神和祂奇妙的行为,而不是夸耀我们的成就。我们的工作与神的相比是苍白的。 但夸口的,当指着主夸口。因为蒙悦纳的,不是自己称许的,乃是主所称许的。《哥林多后书》第10章17-18节 |
3.绩效压力
「我会证明我父母的偏爱是合理的。我必须做好每一件事。我不能让他们失望或给他们带来耻辱。」
一些有才华或表现出色的宠儿可以生活在永不让父母或监护人失望的无声压力下。当我们没有达到别人设定的标准时,就会产生深深的自我怀疑、内疚和羞耻。在内心深处,我们的精神可能会感到崩溃、沉重,甚至沮丧。
真理 |
我们这些生活在跑步机上的人通常会感到精神上的疲惫,因为总有更大或更多的事情要去追逐-在神面前几乎没有时间安静下来。这个世界提供的东西在开始的时候可能会让我们感到兴奋,但它们会逐渐榨干我们的快乐,剥夺我们精神上的自由。神的话警告我们不要做苦工,而要花时间与祂在一起。祂让我们的灵魂得到真正的安息,让我们在睡梦中得到甜蜜的安息。 你们清晨早起,夜晚安歇,吃劳碌得来的饭,本是枉然;惟有耶和华所亲爱的,必叫他安然睡觉。《诗篇》第127篇2节 |
请参阅《表现:佛教对基督信仰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4.自负
「我没有大家想的那么好。我是个骗子。」
没有人是永远完美的。作为最受宠爱的人,我们隐藏或掩饰我们的失败和不完美,希望我们能继续「符合」我们在家庭中所受宠爱的地位。在内心深处,我们开始与羞愧和自我怀疑作斗争。
真理 |
只有耶稣是完美的。因此,我们可以让自己摆脱困境,让自己看起来总是拥有一切。事实上,神的话语鼓励我们夸耀自己的弱点,这样人们就能看到神的能力流过我们,并改变我们。 他对我说:「我的恩典够你用的,因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软弱上显得完全。」所以,我更喜欢夸自己的软弱,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哥林多后书》第12章9节 |
偏袒会伤害一个家庭中所有的孩子。我们都是不完美的,有些偏见是不可避免的。展示公正需要很大的智慧和决心。赞美神,我们的天父会在我们请求祂的时候给我们所有需要的智慧。祂是完美的天父,永远不会离弃我们。
你们中间若有缺少智慧的,应当求那厚赐与众人、也不斥责人的 神,主就必赐给他。《雅各书》第1章5节
对父母来说,这提醒他们,每一个孩子在神眼中都是宝贵的,因为神差他的儿子为他们而死。作为神儿女的监护人,我们应当不偏不倚。偏袒会让我们的孩子感到沮丧,并「激怒他们」。让我们不要引诱我们的孩子得罪神。他们需要父母的言词和行动来消除他们未说出口的恐惧。
你们作父亲的,不要惹儿女的气,只要照着主的教训和警戒养育他们。《以弗所书》第6章4节
请参阅《见证:耶稣开始医治律师的情感创伤》
阅邮件推送,接收网站最新发布提醒,请点击 此处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