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认我们的罪

承认我们的罪

操练 / 悔改
(属灵)的罪似不顾上帝的律法一样想控制我们的生命。罪并不是稀有的,就算是最正直的人都心里面存有嫉妒、骄傲、贪婪或肉体的私欲。上帝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方式,就是以耶稣的名义来清除我们的罪。

(English > Confessing our sins | 繁體中文 > 承認我們的罪)

 

只有一个方法能让我们胜过罪感、羞愧和罪的不良影响,就是邀请耶稣基督进入我们的生命中。作为上帝的他,只有他是纯洁的义人,足够为了我们承受所有的惩罚,死在十字架上。他在十字架上死和复活让他有完全的权力解除我们因我们的「罪名」而得来的判决, 而我们换来了能让我们在上帝面前活得无罪的圣灵。

世上实在没有一个行善而不犯罪的义人。
《传道书》第 7章20节

凡是犯罪的,就是作了不法的事;罪就是不法。
《约翰壹书》第 3章4节

这世上的三种罪

1.我们的态度

有些有罪的态度是显而易见的,而有些则不然。我们甚至可以做着看来正确的事,却带着错误的动机。有罪的态度包括:

  • 亵渎上帝
  • 悖逆上帝
  • 不信上帝的真理
  • 贪婪
  • 憎恨
  • 不耐烦
  • 嫉妒
  • 论断
  • 骄傲
  • 自私的野心
  • 自我评判
  • 自我定罪
  • 自怜
  • 淫乱
  • 不饶恕,等

接着他又说:「从人里面出来的,才会使人污秽。因为从里面,就是从人的心里,发出恶念、淫乱、偷盗、凶杀、奸淫、贪心、邪恶、诡诈、放荡、嫉妒、毁谤、骄傲、愚妄;这一切恶事,是从人里面出来的,都能使人污秽。」
《马可福音》第 7章20至23节

如果我们任凭这些态度来牵引我们,最终它们会使我们的硬起心来,并失去喜乐的生命。 这就是在上帝为我们的完美设计以外生活的结果。

他们使自己的心刚硬如金钢石,不肯听从律法和万军之耶和华借着他的灵、透过从前的先知所说的话。因此,万军之耶和华非常忿怒。
《撒迦利亚书》第 7章12节

2.我们的行为

我们心里那些有罪的态度会使我们在行为上伤害自己和他人。罪的行为包括:

  • 奸淫
  • 诅咒别人
  • 醉酒
  • 赌博
  • 拜偶像
  • 撒谎
  • 谋杀
  • 毁谤
  • 邪术/算命
  • 偷窃,等
3.我们的忽略

有一种罪与我们的忽略有关。我们犯罪是由于我们不履行上帝的律法,并且忽略祂叫我们去做的事。例如:

  • 忽略承担彼此的重担
  • 忽略彼此相爱
  • 忽略为耶稣作见证
  • 忽略为被压迫者挺身而出
  • 忽略照顾贫困的人

人若知道该行善事,却不去行,这就是他的罪了。
《雅各书》第 4章17节

你们各人的重担要互相担当,这样就成全了基督的律法。
《加拉太书》第 6章2节

爱是不加害于人的,所以爱是成全律法的。《罗马书》第 13章10节

人是不可能不犯罪的。人一出生就会本能地犯罪了。婴儿时,我们就已经会嫉妒、撒谎和操纵他人了。我们心中会对人怀有憎恨,也会鄙视他人。我们甚至意识不到,我们所说的和所做的是有罪的。 如果没有耶稣基督作我们的救主,我们会有多么地沮丧!赞美主,因为祂愿意饶恕我们所有的罪,甚至是我们无法饶恕他人的罪。但是,我们要注意有一项罪是上帝不会饶恕的,那就是亵渎圣灵的罪。

我可以为他们作证,他们对神有热心,但不是按着真见识;他们既然不明白神的义,而又企图建立自己的义,就不服神的义了。
《罗马书》第 10章2至3节

因此,我告诉你们,人的一切罪和亵渎的话,都可以赦免;可是,亵渎圣灵就得不着赦免。
《马太福音》 第12章31节

罪藉着心里的私欲怀胎

罪是被我们心里的欲望所驱动至与上帝的旨意引来冲突。这些欲望都是以牺牲他人为代价来谋取利益。

难道不知道一切进到口里的,是进到肚腹,然后排泄到外面去吗?但从口里出来的,是发自内心,才会使人污秽。因为从心里出来的,有恶念、凶杀、奸淫、淫乱、偷盗、假见证和毁谤。这些才会使人污秽…
《马太福音》 第15章17至20节

举个例子来说,如果有人在学校里被欺负了,回到家又被家人忽视。 这会使其产生想避免更深的情感伤害的倾向,从而导致其硬起心来。
这个深藏的意愿,一旦在心里生根或「怀胎」,就会生出有罪的态度和行为,如骄傲、自私的野心、或想要通过巫术(算命)来掌控他人的未来等。

每一个人受试探,都是被自己的私欲所勾引诱惑的。私欲怀了胎,就生出罪;罪长成了,就产生死亡。
《雅各书》 第1章14至15节

不是所有我们的欲望都是不好与有罪的。 我们可以有欲望把事做得更好,解决冲突,帮助他人和纠正错误。但是,是否会犯罪,则取决于我们如何将其行出来。好与坏都能让我们生出有罪的态度和行为。核心问题是,我们的内心是否有属灵上的健康。这将决定我们的欲望会结出好果子,还是坏果子。

好树不能结坏果子,坏树不能结好果子。 凡不结好果子的树,就砍下来,丢在火中。因此你们凭着他们的果子就可以认出他们来。
《马太福音》第 7章18至20节

回到前面的例子,假如那个被人欺负,且又被家人忽视的人选择饶恕得罪他的那些人,而不去报复。并且他向上帝承认他所有的痛苦,请求耶稣基督用爱来充满他的心,这样他就能够饶恕那些得罪他的人,并能为他们祷告祝福。在这种情况下,同样想克服情感伤害的欲望就结出了「好果子」。

《圣经》教导我们要用健康的方式解决情感痛苦,就是有智慧地去宽恕冒犯,而不是用愤怒、诅咒他人或压抑自己的感受等方式去解决。愤怒是一种真实的情绪反应,但是,不要让我们太容易被激怒。当我们去饶恕他人并用爱来回应时,我们是在展示耶稣基督给我们的爱。这是圣灵在我们生命中做工的证据。相反,「坏果子」是犯罪的结果。从长远来看,罪的代价是高昂的,虽然在犯罪的起初,我们感觉还不错。

人的明慧使他不轻易动怒;宽恕别人过失的,是自己的荣耀。
《箴言》第 19章11节

罪带来的后果

1.与上帝隔绝

当我们选择走自己的路而非上帝的时,本质上我们是在拒绝上帝。我们的罪使我们与上帝隔绝。

看哪!耶和华的手不是缩短了,以致不能拯救;他的耳朵不是不灵,不能听见;而是你们的罪孽使你们与你们的神隔绝;你们的罪恶使他掩面不顾你们,不听你们的祷告。
《以赛亚书》第 59章1至2节

2.痛苦、耻辱和羞愧

犯罪会带来灵里的死。当犯法的人被当场抓获时,他们的反应是否认、恐惧、后悔和羞愧。得罪上帝也是一样,除了我们无需「被当场抓获」,因为上帝已经知晓一切。当我们犯罪的时候,上帝就在我们旁边,像我们伤心的父亲,公义的审判官和圣洁的证人。

因为… 有人… 就被引诱离开真道,用许多痛苦把自己刺透了。
《提摩太前书》第 6章10节

3.被罪奴役

当我们向有罪的态度和行为屈服时,我们是在顺从我们肉体的私欲和这个世界的败坏。我们顺从谁,谁就是我们的主人。《圣经》称这为罪的奴仆。

耶稣说:「我实实在在告诉你们,凡犯罪的都是罪的奴隶。
《约翰福音》 第8章34节

4. 罪带来咒诅

《圣经》很明确地告诉我们,当我们违背上帝的律法时,我们就要受到咒诅。 咒诅阻挡我们进入生命的丰盛,包括我们灵里的,关系上的,心理和身体上的,以及经济上的。 这些因犯罪而所带来的影响并非因为上帝是残酷的,而是活在祂完美设计的人生以外的自然后果。与不遵守交通规则一样,违背的结果是撞车和伤痛、带给自己和别人身体上、经济上、关系上以及生理上的痛楚。

「看哪,我今日把祝福和咒诅都摆在你们面前。如果你们听从耶和华你们的神的诫命,就是我今日吩咐你们的,你们就必蒙赐福; 如果你们不听从耶和华你们的神的诫命…
《申命记》第 11章26至28节

5.故意叛逆带来永远的定罪

上帝给我们的爱是永不止息的,但如果我们一直故意犯罪,就好像我们将耶稣基督再次钉在了十字架上(《希伯来书》第6章6节)。如果我们继续叛逆和故意的羞辱上帝在十字架上的牺牲,基督的宝血便不会再遮盖我们。

如果我们领受了真理的知识以后,还是故意犯罪,就再没有留下赎罪的祭品了;只好恐惧地等待着审判,和那快要吞灭众仇敌的烈火。
《希伯来书》 第10章26至27节

使我们堕入陷阱的世俗谎言

我们时常都会向罪屈服,因为,我们相信了这个世界给我们的谎言,就是叫我们要随心所欲。这些谎言使我们陷入罪的循环中。

  • 「没有人会受伤。」|  我们的罪伤害了上帝,最终也伤害了我们自己。见《以弗所书》第4章30节
  • 「你只活一次。」| 我们的生命不是在身体死亡后就结束了。而是有第二次灵的生或死,那才是永远的。见《帖撒罗尼迦后书》第1章9节
  • 「没有人在看。」|  上帝看到并知晓一切 。见《希伯来书》第4章13节
  • 「不管怎样,上帝都会饶恕我的。」|  上帝不会饶恕那些一直故意犯罪的人。见《希伯来书》第10章26节
  • 「其他人都这么做。」|  其他人可能都在做错的事。作为基督徒,我们不能盲目从众。我们要跟随上帝的道,不管它有多么不受欢迎。见《马太福音》第7章13至14节
  • 「我不能自已。」|  我们不能靠自己的力量来阻止自己犯罪。只有让我们的心转向上帝才有可能。见《马太福音》第19章26节
  • 「是别人强迫我去做的。」|  我们都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不管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做。见《罗马书》第14章12节
  • 「我的家人就是这么做事的。」| 我们要先跟随基督,然后才是我们的家人。见《马太福音》第10章37节
  • 「他们不配我的爱。」| 上帝爱我们每一个人,虽然我不配得到祂的爱。我们要带着感恩的心效法祂。见《约翰壹书》第4章10至11节

上帝渴望恢复我们与祂的关系

耶稣基督死在十字架上,为我们的罪付了代价,从而:

  • 恢复了我们的属灵福分
  • 恢复了我们胜过罪恶的权柄
  • 恢复了我们话语的属灵力量
  • 恢复了我们传讲上帝的美善的能力
  • 让我们可以自由地来到上帝的面前

上帝是有恩典且仁慈的。祂没有按照我们因犯罪而应该承受的后果来对待我们。下面是《圣经》告诉我们的。

  • 当我们犯罪时上帝很悲伤。| 《以弗所书》 第4章30至31 节 不可让神的圣灵忧伤,因为你们受了他的印记,等候得赎的日子。一切苛刻、恼怒、暴戾、嚷闹、毁谤,连同一切恶毒,都应当从你们中间除掉。
  • 上帝不喜悦罪人死亡。| 《以西结书》第 33章11节 你要对他们说:‘主耶和华这样宣告:我指着我的永生起誓,我绝不喜悦恶人死亡,却喜悦恶人离开他所行的,得以存活。以色列家啊,回转吧!离开你们所行的,何必死亡呢?’
  • 上帝愿我们都能悔改。| 《彼得后书》第 3章9节主决不耽延他的应许,像有些人以为他是耽延的一样;其实他是宽容你们,不愿有一人灭亡,却愿人人都悔改。
  • 上帝纠正我们,因为祂爱我们。| 《启示录》第 3章19节 凡是我所爱的,我就责备管教;所以你要热心,也要悔改。
  • 上帝对悔改的人是仁慈和宽容的。| 《约伯记》第 11章6节 … 你当知道神已忘记了你一部分的罪孽。
  • 上帝叫我们不要再愚昧无知。| 《使徒行传》第 17章30节 过去那无知的时代,神不加以追究;现在,他却吩咐各处的人都要悔改,
  • 当我们认罪时,上帝会饶恕并忘记我们的罪。| 《以赛亚书》第 43章25节「唯有我为自己的缘故,涂抹你的过犯,我也不再记念你的罪。
  • 上帝会把我们从罪中洗净。| 《使徒行传》第 3章19至20节 所以你们应当悔改归正,使你们的罪得着涂抹。这样,那安乐的日子,必从主面前来到,并且他必把为你们预先选定的基督(耶稣)差来。
  • 上帝会给我们一个新的开始。| 《哥林多后书》第 5章17节 如果有人在基督里,他就是新造的人,旧事已经过去,你看,都变成新的了!

胜过罪的欲望的实操步骤

1.不要愚昧无知,要学习上帝的话语

上帝是我们永远和壮丽的君王。如果我们真的想要认识祂,我们就会花时间去学习《圣经》的律法和去认识祂。无知不应是我们犯罪的借口。就算我们无知地在马路的反方的道路向开车,我们还是会被受惩罚的。我们不能逃过律法的。

过去那无知的时代,神不加以追究;现在,他却吩咐各处的人都要悔改,
《使徒行传》第 17章30节

我把你的话藏在心里,免得我得罪你。
《诗篇》第119章11节

2.邀请上帝来显露我们的欲望

定期地让上帝来检查我的属灵内心是件好事。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与上帝的灵修是那么的重要。当我们安静下来等候上帝的时候,祂就会满有慈爱地在我们有挣扎的地方纠正我们,帮助我们。

你若行得好,岂不可以抬起头来吗?你若行得不好,罪就伏在门口了;它要缠住你,你却要制伏它。」
《创世记》第 4章7节

3.不要试图遮掩我们的罪

当我们试图将事情扫进地毯下面,假装问题不存在时,对于任何关系来说这都是不健康的。而这就是我们的罪。《圣经》警示我们,试图遮掩自己罪过的,他必不亨通。

遮掩自己过犯的,必不亨通;承认并离弃过犯的,必蒙怜悯。
《箴言》第 28章13节

4.不要为过去的感到悲伤,要欢庆救赎

上帝叫我们不要论断人—也包括不要论断我们自己。上帝没有定我们的罪,所以我们也不应该定自己的罪。就像上帝彰显祂的恩典给我们一样,我们也要操练给自己恩典,不让自己陷在曾犯下错误的悲伤中。

「你们不要论断人,免得你们被论断。
《马太福音》第7章1节

耶和华救赎他仆人的性命;凡是投靠他的,必不被定罪。
《诗篇》第 34章22节

面对我们过去的罪的更恰当的方式是谦卑地为上帝那无价的饶恕来感谢祂。我们要有悔过之心,但持续地活在后悔当中则是一种骄傲的表现。我们那样做是在关注自己,而不是为了上帝的恩典来荣耀上帝。如果我们邀请上帝来介入,上帝能将一切罪恶变为良善。

5.寻求被圣灵充满

我们罪恶的欲望在向与上帝相反的方向拉扯着我们,并用谎言、混淆、借口、肉欲等,试图将真理淹没。我们须要求圣灵每天在我们里面动工。因为圣灵会感动我们,并用温柔的声音警示我们脱离那些使我们败坏的罪。

因为肉体的私欲和圣灵敌对,圣灵也和肉体敌对;这两样互相敌对,使你们不能作自己愿意作的。
《加拉太书》第 5章17节

6.训练分辨的能力

熟能生巧,没有人能一蹴而就。我们都可能对我们前方的脚步做出错误的判断,甚至跌倒。因此,我们都需要被训练,在上帝的话语中被建立,并且学习讨上帝的喜悦多于取悦自己。

我们不应该回避那些能培养我们的信和品格的训练,因为我们是从中获益最多的人。 如果我们跌倒了,我们只需要起来、并以祈祷把罪的尘土擦掉,然后靠着我们被提高属灵意识和智慧继续往前走。

只有长大成人的,才能吃干粮,他们的官能因为操练纯熟,就能分辨是非了。
《希伯来书》第 5章14节

7.谨慎选择我们的朋友圈

我们需要主动的远离那些不健康的影响。我们身边的伙伴会很大程度上影响我们的思想、感受和行为。如果我们爱自己,我们会进入一个能够在我们信仰的道路上帮助我们的朋友圈子。我们应该始终让自己处在一个健康的基督徒群体里,无论我们周遭的环境如何。

你们不要自欺,「滥交朋友是会败坏品德的。」
《哥林多前书》第 15章33节

8.不要盲目地跟从世界

我们每天都被来自广告、社交媒体、家庭、朋友、工作、社会等数以千计的「声音」所包围,每种声音都对如何在人生中做出选择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

在上帝永恒的道之外的任何影响都是属于「这个世界」的。而绝大多数的影响不会使我们更靠近上帝。这个世界充满了诸如「努力工作,努力玩」;「努力奋斗,你会得到你应得的」;「我靠自己能活」或「言语不会伤害我」等混淆人的说法。其中许多与《圣经》所说的直接对立。

所以我们必须要小心,不要盲目地跟随这个世界的道路,以至让自己堕入罪恶和灭亡。相反,我们需要更新自己的思想让它建立在上帝所说的什么是好的、可接受的和适合我们的。

淫乱的人哪,你们不知道与世俗为友,就是与神为敌吗?所以与世俗为友的,就成了神的仇敌。
《雅各书》第 4章4节

不要模仿这个世代,倒要借着心意的更新而改变过来,使你们可以察验出甚么是神的旨意,就是察验出甚么是美好的、蒙他悦纳的和完全的事。
《罗马书》第12章2节

 

阅邮件推送,接收网站最新发布提醒,请点击 此处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