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无意地崇拜父母的4种方式
任何人为自己的生命所设置的基准就成为我们的偶像-包括我们的父母。不管我们接受或避免他们的要求和模式,我们总是聚焦在人,而不是我们的天父。当世上的父母亲支配我们思想,正面或负面地影响我们的生命历程,他们就变成我们的偶像。
(English > 4 ways we unknowingly idolise our parents | 繁體中文 > 我們無意地崇拜父母的4種方式)
父母是与我们最早发展人际关系的人。作为婴儿,我们的父母像英雄一样提供和满足我们的所需-或者相反的非英雄就不会。
父母是神为祂儿女任命的监护人
因为神是灵,是看不见的,幼小的孩子不知道我们基本的父子关系是与我们永在的父、奇妙策士及和平之君的关系。神称自己是我们的天父。祂可以命令我们称祂为我们的统治者、审判官或君王。然而,祂提醒我们之间的关系是亲密的,神是每一个人的唯一真父母。
因有一婴孩为我们而生;有一子赐给我们。政权必担在他的肩头上;他名称为奇妙策士、全能的神、永在的父、和平的君。 《以赛亚书》第9章6节
在神看来,我们的原生父母、监护人,或继父母罕有看顾祂的最宝贵受造物、祂的子民,直至我们领受神的圣灵和在祂名下得「重生」。从此,我们可以称神为「爸爸」或「阿爸父」,相等于希伯来语。
节及至时候满足,神就差遣他的儿子,为女子所生,且生在律法以下,你们既为儿子,神就差他儿子的灵进入你们(原文作我们)的心,呼叫:阿爸!父! 《加拉太书》第4章4,6节
问题出现于我们误把人作为「爸爸」
「爸爸」一词是亲密的,热情的和具童心的。它反映一种我们深切渴望的关系,建基于绝对的接纳、明白、饶恕和爱。当我们转向父母渴求像与神一般的关系,有些问题总会出现。
当我们把父母偶像化,我们发现我们会:
- 追求讨好他们;
- 渴望他们注意和认可;
- 当他们达不到我们童年的需求,会变得沮丧;
- 潜意识跟随父母的犯罪模式;
- 会被拒绝和离弃的事件深深伤害;
- 批判他们无知或不会改善;
- 为他们的犯罪行为找借口;
- 难以同情他们的破碎和饶恕他们。
我们必须确认我们的父母与我们没有分别-有罪和破碎。在末后的日子,我们全都成为主内的弟兄和姊妹,有责任要彼此相顾。在永恒里是没有家庭关系。
当复活的时候,人也不娶也不嫁,乃像天上的使者一样。 《马太福音》第22章30节
1.我们偶像的安慰和智慧
与其他人相比,我们的父母似乎最明白我们,因为我们一生与他们一起成长。当我们还是小孩子的时候,他们的安慰和智慧提供一切的答案。潜意识地,我们与父母紧紧地连结在一起,变成我们的偶像而不自知。然而父母的言语和行为,并不我们生活的圣经。
我们须要记住,我们的原生父母是不完全的产物,是在不完全的环境中长大的。在每一天结束时,他们只能尽量教导我们,他们所知道的和所学到的。通常,这是有偏见的和有限的。甚至「直升机」家长们也不可能预测或掌握我们的未来、关系和景况。另一方面「阿爸父」的智慧是无法测度的。作为耶稣的跟随者,我们被召发展于「基督的心」来的洞悉、判断和决定的能力。
深哉,神丰富的智慧和知识!他的判断何其难测!他的踪迹何其难寻! 《罗马书》第11章33节
谁曾知道主的心去教导他呢?但我们是有基督的心了。 《歌林多前书》第2章16节
父母的安慰都不能达到我们心灵深处的每一角落。只有「阿爸父」可以做得到,因祂的慈爱创造我们。圣经描述阿爸父如何为我们每个人编织不同的DNA(脱氧核糖核酸),对此我们的父母无法操控。阿爸父的圣灵能到达我们心灵的深处,知道我们如何思想、感受和做出无人能及的反应。
我的肺腑是你所造的;我在母腹中,你已覆庇我。 《诗篇》第139篇13节
当我们转投任何人类求智慧和安慰,我们是为自己的生命设置极限。阿爸父邀请我们首先到祂那里得智慧和一切安慰。
因为,耶和华赐人智慧;知识和聪明都由他口而出。他给正直人存留真智慧,给行为纯正的人作盾牌,为要保守公平人的路,护庇虔敬人的道。 《箴言》第2章6-8节
愿颂赞归与我们的主耶稣基督的父神,就是发慈悲的父,赐各样安慰的神。 《歌林多后书》第1章3节
2.我们的榜样
我们可以庆祝父母亲的智慧、昌盛和成就,但必须记住作为耶稣的门徒,我们受造是照阿爸父的形像,不是我们的父母。我们蒙召跟随耶稣基督。祂是我们的榜样,我们是祂的门徒。
神就照着自己的形像造人,乃是照着他的形像造男造女。 《创世记》第1章27节
耶稣作出一个听来令人震惊的声明。祂告诉我们跟随祂,要「恨」我们的父母。 「恨」的字根是指「不要选择」、「转离」或「拒绝」。阿爸父知道我们不能发展兴旺,只是因为选择有限的人类作榜样。惟有我们的创造者知道如何充分利用我们的生命。阿爸父已为我们设计了一条独特的道路,呼召我们与祂同行,并「厌恶」那些企图影响我们走其他道路的人。
人到我这里来,若不爱我胜过爱(爱我胜过爱:原文是恨)自己的父母、妻子、儿女、弟兄、姐妹,和自己的性命,就不能作我的门徒。 《路加福音》第14章26节
盗贼来,无非要偷窃,杀害,毁坏;我来了,是要叫羊(或作:人)得生命,并且得的更丰盛。 《约翰福音》第10章10节
3.我们的反面榜样
从来没有人憎恨自己的儿女,或想虐待或遗弃他们,不论肉体或情感。这通常因为他们过去的环境或创伤使他们难以好好地爱人。经常,父母之所以成为我们的反面英雄,是因为他们在起初自己的童年时候,没有领受过完美无瑕的爱。
人们不知道如何处理他们有毒的问题,不幸地,把他们的痛苦遗留给自己的儿女。反面英雄的父母通常出现情感「障碍」,不能承担全部育儿责任。这就是在家中无意中出现扭曲的父母角色的方式。有些例子包括:
- 焦虑的父母
- 虐待的父母
- 操控、盛势凌人的父母
- 要求苛刻的父母
- 不良的父母
- 疏离、缺乏接触的父母
- 疲惫不堪的父母
- 不快乐、抱怨的父母
- 沉默,被动的父母
在一些案例中,孩子们被迫变成照顾者、保护者,和父母的爱情替代品。所有这些都颠覆神为家庭的旨意。家庭中缺乏健康的角色榜样,使人们感到绝望沮丧,并为不能完全地接受他们的父母而感到悔疚。这种矛盾的情绪往往是后来生活中性亲密和性认同问题的根本原因。
企图远离我们的破碎家庭,并不能与阿爸父更接近。大多数的时候,结果刚刚相反,因为父母是由阿爸父先为我们选择的。祂可能使用我们的家庭状况,利用其中的事情来训练我们,为未来达成祂在我们家庭中的旨意。大多数的时候,祂拣选我们作为带给家庭救恩的人。这就是为何我们要学习跟随圣灵,因此我们可以借着基督,祂使我们刚强,透过祂的爱、力量和自制力,凡事都能做。
我们遵守神的诫命,这就是爱他了,并且他的诫命不是难守的。因为凡从神生的,就胜过世界;使我们胜了世界的,就是我们的信心。 《约翰一书》第5章3-4节
4.我们反面偶像的安慰和智慧
没有人能够在为人父母作好充份的准备。大多数的父母能够履行喂养和庇护的基本职责,却是装备不足,无法满足我们的情感需求。他们怎么可能呢?他们就像我们一般复杂和不完全。有时候,我们感到不被爱,仅仅是他们表示爱的方式与我们不同。其他时间,不觉得他们关心自己,是因为他们未有设定任何标准和界限给我们成长。
我们可以把父母转变为安慰和智慧的反面偶像,我们因他们的缺点而拒绝他们,为我们生命的困难而埋怨他们。当我们在家中感到情感被剥夺,灵性乏滋养,我们中许多人会对父母诉诸于批判、咒诅和憎恨,或转向家庭之外不健康的爱情替代品。这经常是上瘾模式的根源,由药物滥用、完美主义,和唯物主义到爱情上瘾、人的认可、性或什至自残。这不能医治我们,这些一切仅会把我们的内在痛苦更深地埋藏在我们的属灵黑暗处-直至我们停止倚靠自己的方法,邀请阿爸父医治我们。
神说:当孝敬父母;又说:咒骂父母的,必治死他。 《马太福音》第15章4节
耶和华如此说:倚靠人血肉的膀臂,心中离弃耶和华的,那人有祸了! 《耶利米书》第17章5节
更新我们与父母和阿爸父的关系
让我们稍停思考一直以来我们对父母的看法,蒙蔽我们看完美的阿爸父,祂曾忍耐地等候我们完全归向祂。感谢阿爸父等候我们奔向祂,祂可以抱紧我们靠近祂。
我父母离弃我,耶和华必收留我。 《诗篇》第27篇10节
1.接受我们的父母,因他们本相如此
无论我们的父母做什么,我们必须接受,因他们在他们的环境下已竭尽所能。
若我们的父母在充满爱和敬畏神的家庭中被抚养长大,他们会是特别例外的父母,但大多数不是。对于想从那些曾被扭曲的情感如:愤怒、恐惧、忧伤,和不安全感的父母得到好的抚育是不公平的期望。况且,即若我们的父母在抚养我们各方面做得很好,但相比神对所有事物的360度全方位观察,他们仍有缺点和盲点。
2.确认不敬虔的期望
我们会对自己家庭成员设定比陌生人更高的期望。在我们的期望之下,我们可以为某些不敬虔的想法撒谎,例如:
- 「我怎会像他/她?」/「为何他/她不能像我多一些?」
- 「为何他/她不能满足我所求?」
- 「为何他/她不能像我一般做事?」
- 「为何他/她不明白和完全接纳我?」
当我们注目在人而不是神,我们不能看见神为我们所定的旨意。
我现在是要得人的心呢?还是要得神的心呢?我岂是讨人的喜欢么?若仍旧讨人的喜欢,我就不是基督的仆人了。 《加拉太书》第1章10节
透过不现实的期望、未治愈的父母创伤,或纯粹的自我中心,使我们注目于自己的期望,而不是注目于阿爸父:
- 「我如何更像阿爸父?」
- 「我如何等候阿爸父满足我的所求?」
- 「我怎可像阿爸父般爱他/她,毋视他/她的缺点?」
- 「我如何摆脱对父母不敬虔的期望?」
对我们渴望爱和被爱的人的直言不讳、不耐烦和不友善的态度会表现出不敬虔的期望。家庭冲突和误会必定升级,当他们企图仿效自己的世界模式,而不是仅仅跟随神的诫命。使徒保罗呼召我们要超越童年的期望方式,丢弃偶像崇拜和痛苦得以成长。
我作孩子的时候,话语像孩子,心思像孩子,意念像孩子,既成了人,就把孩子的事丢弃了。 《歌林多前书》第13章11节
要成长为耶稣基督的跟随者,我们必须确认我们扮演的重要角色,是促成或化解任何冲突。只有当双方都选择以不敬虔的方式做出反应时,家庭争吵、争吵和怨恨才会持续下去。若群组一方能采取耶稣的方式,我们的冲突最终会消散。圣经警戒我们要对抗跟随世界的期望模式,并且我们对父母和家人的行为;不然,就使自己成为阿爸父的「仇敌」。
你们中间的争战斗殴是从那里来的呢?不是从你们百体中战斗之私欲来的么?你们贪恋,还是得不着;你们杀害嫉妒,又斗殴争战,也不能得。你们得不着,是因为你们不求。你们求也得不着,是因为你们妄求,要浪费在你们的宴乐中。你们这些淫乱的人(原文是淫妇)哪,岂不知与世俗为友就是与神为敌么?所以凡想要与世俗为友的,就是与神为敌了。 《雅各书》第4章1-4节
3.为父母偶像崇拜、批判、咒诅,和誓言而悔改
其次,我们必须悔改,因容许我们的父母关系,为我们设定了人生的方向,不管是正面的或是负面的。我们的父母只是我们的监护人,并不是我们的主人或对手。我们真正良善又完全的主人是阿爸父。我们真正又最邪恶的对手是撒但。
若我们曾堕入撒但的网罗,咒诅阿爸父委派给我们生命的监护人,我们必须祈求阿爸父的赦免。让我们以祂的心为心,注目于祂,而不在我们世上的监护人。
至于我,我要仰望耶和华,要等候那救我的神;我的神必应允我。 《弥迦书》第7章7节
在我们童年时混乱的经历中,我们可能立下一些誓言「我们只会像」或「我们永不会像父母般」。选择像或不像谁不会使我们更像耶稣基督。通常,会出现相反情况,因为我们限随自己的偶像取代神。唯一的誓言只能作的,是立志一生一世跟随我们的阿爸父。
若没有敬虔的指引和辅导,结果,我们可能会对伤害我们的人憎恨、咒诅和含恨。这为我们带来神的审判。若我们曾经憎恨和咒诅我们的父母,必须悔改,丢弃我们的言语,并且加上饶恕他们。我们或许也须要饶恕自己,若我们对自己的缺点和错失太严苛。请参阅:《咒诅父母反被咒诅》
你们听见有吩咐古人的话,说:不可杀人;又说:凡杀人的难免受审判。只是我告诉你们:凡(有古卷在凡字下加:无缘无故地)向弟兄动怒的,难免受审断;凡骂弟兄是拉加的,难免公会的审断;凡骂弟兄是魔利的,难免地狱的火。
《马太福音》第5章21-22节
凡咒骂父母的,总要治死他;他咒骂了父母,他的罪要归到他身上。 (罪原文作血;本章同)《利未记》第20章9节
我们可能会立下誓言:「避免再受伤害」、「保证自己」、「要有完美的家庭」等等。这些誓言都成为跟随神旨意的障碍,必须奉耶稣的名破除。
人冒失说,这是圣物,许愿之后才查问,就是自陷网罗。 《箴言》第20章25节
让我们祷告寻求圣灵指出所有心中的障碍物,是从我们家庭而来的,妨碍我们和阿爸父之间纯洁、可喜悦的关系。正如我们借这过程祷告寻求神,我们可能会想起生命中一些重要的事件,是我们须要处理的。随着时间的流逝,正如我们选择放下过去,顺服圣灵的提示,阿爸父会使用我们带来家庭的复和及医治。祂是唯一为我们拣选监护人的,并且安排一个良善和蒙福的旨意,使我们的家庭得丰盛。
请参阅:《给我们带来痛苦的「毒」父母》
4.为所受的父母创伤寻求辅导
大多数的我们已观察和回应自己的家庭状况多年,但仍不完全明白为何人们做出一些影响着我们的事情。在基督里寻找一个以圣经为基础的辅导是好的途径,以解开我们潜意识的驱动力,并发现我们内心隐藏的动机。能有一位敬畏神的主内弟兄或姊妹,他/她有聆听阿爸父的经历,在这过程中辅导你。当我们明白自己和别人,我们会更富同理心、饶恕和活出彼此以恩慈的相待。这为我们奠定一个医治被父母创伤的基础。
请参阅:《父母带来的创伤需要被医治》
5.更新在阿爸父里的身份
最后却是最重要的是我们当顺服阿爸父,因此祂能够改变我们更像祂和单单事奉祂。我们需要神话语的能力更新我们对家人的想法,并转移我们的眼睛向着那位唯一的真父母,祂亲自满足我们一切所求。
耶稣说:经上记着说:当拜主─你的神,单要事奉他。 《路加福音》第4章8节
请参阅见证:
《耶稣除掉商人的自义》
阅邮件推送,接收网站最新发布提醒,请点击 此处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