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心聆聽

如何用心聆听

门徒培训 / 技巧

耶稣不是单单听人口里说什么,从他的回答中我们看到耶稣能晓得人心中的意念。

(English > Useful listening skills for mentors繁體中文 > 如何用心聆聽)

 

路加福音6:45善人从他心里所存的善,就发出善来。恶人从他心里所存的恶,就发出恶来。因为心里所充满的,口里就说出来。

有一位百夫长请耶稣医治他的仆人,只请耶稣命令那疾病退去他的仆人就会康复了。耶稣看到了这个百夫长的信心并称许他(太8:5-13)。在撒玛利亚和那位前来打水的妇人交谈后,耶稣知道她一直在期待着救主的来到(约4:4-26)。面对圣殿里的法利赛人,耶稣知道他们是要陷害自己(约8:44)。

马太福音 15:18-20惟独出口的,是从心里发出来的,这才污秽人。因为从心里发出来的,有恶念,凶杀,奸淫,苟合,偷盗,妄证,谤渎。这都是污秽人的。至于不洗手吃饭,那却不污秽人

用心聆听的重要性

看事情不能只看表面。作为属灵导师,我们要用心聆听并分辨出门徒内心真正的需求。这样我们可以帮助门徒看到一些可能会拦阻他们完全经历神的一些事物,是从他们心里流露出来的。

要做到这点,通过他们所讲的话,我们必须学会分辨门徒潜意识里的想法或信念是什么。这就要求我们用眼睛去观察,用心去思考。

观察
  • 肢体语言
  • 情感
  • 信念
  • 自我认识
思考
  • 来自圣灵的分辨
  • 眼神交流
  • 澄清事实
  • 简单总结

用心聆听会用到各种感官,要全神贯注。

1. 集中注意力

首先,我们要表现出对讲话者的尊重,在他们讲话时不能表现出不耐烦,开小差,看其他地方或玩弄手机。        

腓立比书2:3-4凡事不可结党,不可贪图虚浮的荣耀。只要存心谦卑,各人看别人比自己强。各人不要单顾自己的事,也要顾别人的事。

当你用心聆听他/她的谈话时, 你就会捕捉到一些细微的差别,或互相矛盾之处,有时门徒还重复提到某事。

比如说,有的门徒会说,“是啊,我已经原谅我的朋友了,但是他说的话很愚蠢、令人厌恶。”这句话的前半句与后半句是矛盾的。所以有必要就这个话题谈谈真正的饶恕是什么。

2. 注意沟通方式

有些人能一语中的,而有些人需要事先整理自己的思路才知道说什么,有些人边说边思考。有的人讲得是一些抽象的事物;有的人讲得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有些人的用词谨慎,有些人讲话随便自由。

了解了对方的沟通方式,我们才能适应他的风格。如果有的人需要思考之后才能表达,我们要有耐心等待。如果他们讲话直奔主题,我们也可以直接提问和答复。知道了门徒的沟通方式,在以后的辅导中,若他/她的表现不同寻常,我们也可以温柔地询问是不是出了什么状况。

通过一个人的沟通方式可以在很多方面了解这个人。.

  • 思维模式 – 我们能从一个人的讲话方式判断这个人的思维模式,也就是他脑神经默认的信息处理方式。比如说,从他/她的谈话中能很清楚地看到他所依赖的是他/她自己的情感,理智,还是别人的看法,所有这些都不是以神为主。我们的思想要以神的真理为基础。
  • 自我形象 – 从一个人谈论他的过去,才能,盼望和自我认识的过程中,我们能看见这个人如何看待自己。自我形象是一个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认识,不一定是神造我们的本相。我们需要帮助门徒看到当他们忘记了自己是永生神的儿女时,他们就没有准确彰显自己的本相。
  • 外向或内向 – 性格外向的人很容易享受周围的各种乐趣。他们通常是开朗活泼,善于表达,先行动后思考。内向的人多注重自己的内心世界,倾向于思考不同的概念和理论。他们需要有独处的时间,不善于与人交往。通过一些迹象来判断门徒是外向还是内向的人可以帮助导师因材施教。
3. 不要跑题

为了充分利用与受门徒见会面辅导的时间,我们要引导谈话紧扣主题。特别是如果门徒过度地发泄自己的情绪,说闲话或定罪自己,或背后说别人的坏话,此时更要加以引导。

可以这样问,“我能理解你现在感到很难过,但是你说的这些是你朋友的隐私,你有经过朋友的许可告诉我这些事情吗?”或者“能看出你想一吐为快,我也愿意听你倾诉。但是我希望留出足够的时间我们一起祷告。我们看看对于你经历的这种情况神的话语是怎么说的,好吗?/大卫在类似的环境下表现如何?”

4. 用心倾听

每个人的感受都有其原因,我们也不必认同他们的理由,但是我们能表达对他们的关心和同情。当我们带着同情心去聆听他们的故事时,他们也会愿意接受我们的反馈和回应。

当门徒讲述一些觉得很受伤很羞耻的事情时,我们在聆听的时候要给他/她神的爱和恩典,要有颗温柔的心去聆听。

另外,告诉门徒他们可以放心地和我们谈论这些事,我们 认同他们经历的艰苦环境,并给他们足够的时间表达自己。如果他们很难表达自己的情绪是,我们可以假设一些情形/场景,看看他们的感受是否和其中的情形相符。

雅各书1:19我亲爱的弟兄们,这是你们所知道的。但你们各人要快快的听,慢慢的说,慢慢的动怒

提示: 在表达同理和同情的时候,导师要学会树立情感界限,要一直保持冷静、客观的态度。

如果我们陷入了门徒的负面情绪当中,对任何人都不利。自己不要过分地担负门徒的痛苦而成了他们关注的中心。适度地表达伤心和愤怒是可以的,但是不建议情绪失控,或发怒。

我们要将门徒带到神面前领受各种安慰,医治受伤的情感。我们不是门徒的救主。

哥林多后书1:3-5愿颂赞归与我们的主耶稣基督的父 神,就是发慈悲的父,赐各样安慰的 神。我们在一切患难中,他就安慰我们,叫我们能用 神所赐的安慰去安慰那遭各样患难的人。我们既多受基督的苦楚,就靠基督多得安慰。

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本身就表明我们还有问题需要处理。我们应该寻求神的安慰,或向我们的导师求助。

5.用眼睛聆听

一个好的聆听者不会单单听他人口中所讲的,而是通过观察讲话者的肢体语言和态度来发掘没有讲出来的信息。我们讲话时的姿势、自信心、和对方的眼神交流、我们手上的动作、还有喜乐或压抑的程度,这些因素传达的信息与话语一样重要。

谈到某个话题时,我们也应留意门徒的反应。如果他们的反应出乎意料,很有可能有些隐藏的问题或伤痛需要处理

比如说,当说到受教者生命中的某个挣扎时,他/她开始犹豫不决。此时我们就可以将观察到的信息反馈给他,询问为什么谈到这一问题时很难进行下去。这其中可以隐含着更深的羞耻感或无助感,需要正确理解神无条件的爱是怎样的。

箴言20:12能听的耳,能看的眼,都是耶和华所造的。

6. 听弦外之音

有时人们刻意保持某种形象,逃避生命中存在的某些问题。这样的辅导可能会流于形式和肤浅。神要的是我们的全心全人,不是零零碎碎的这里一点那里一点。属灵导师应鼓励门徒允许神在他们生命的各个层面动工。

比如,有的门徒在描述生命的某个阶段时,说他很不快乐,但没有解释为什么不快乐。我们需要祷告神,是当下还是以后询问其中的细节情况。即使我们询问,门徒仍不愿更深入、细致地谈论这部分情况,可以看情况考虑是否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有的时候,门徒忘了完成事先商定好的作业,我们可以直接询问其原因。

7. 留心听出那些来自仇敌的欺骗

在基督徒辅导过程中,用心聆听最重要的一面就是留意那些来自仇敌的谎言和欺骗,门徒以信以为真并不断讲述。我们生活中经历的每个挣扎都源于属灵问题。

我们要用心留意那些弦外之音,表达了门徒对神和自己身份的错误认识。他们口中的言语间接地表达了心中的信念。一些常见的例子包括:

一些常见的属灵欺骗的真相

门徒口中说的

他们心里相信的

“我要努力工作,未来才有保障。”

“我不相信神能保障我未来的生活。”

“生活太累,凡事都要自力更生。.”

“我不相信神与我同在,他从来都未帮助过我。.”

“神不听我的祷告。”

“神不可能是无所不在,无所不知的。”

“我不敢降服于神。”

“上帝很无趣,会破坏我的生活。”

“在这种环境下我看不到出路,绝望了。”

“神没有足够的能力和智慧救我脱离这个困境。”

“我必须这样做来证明自己。”

“耶稣为我死也没提升我的价值。我要向他人证明自己的价值。”

导师要做的是提出一些令人思考的问题,帮助门徒意识到自己错误的观念。通常对于这些谎言我们可以这样回应:

对属灵谎言的回应

门徒心里相信的

导师该说的

“我不相信神能保障我未来的生活。”

“你的未来掌握在谁手中?你还是神?” 我们看看以赛亚书 41:13。

“我不相信神与我同在,他从来都未帮助过我。.”

“神岂不是应许永远不离弃我们、永远会帮助我们吗?我们看看申命记 31:6怎么说 。”

“神不可能是无所不在,无所不知的。”

“你的手机能接收到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吗?神岂不比你的手机更有能力同时听到我们所有人的祷告?”

“上帝很无趣,会破坏我的生活。”

“一个慈爱的父亲生养孩子就是为了折磨孩子吗?你认为神是一位怎样的父亲呢?”

“神没有足够的能力和智慧救我脱离这个困境。”

“你说得对,没有神,就毫无盼望。有了神就大有希望。我们看看罗马书 15:13。”

“耶稣为我死也未提升我的价值。我要向他人证明自己的价值。”

“即使耶稣为你而死,你仍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8. 反馈要中性、客观

当门徒在叙述情况时,我们可以时不时地点头或应声以示自己在用心聆听。还可以给讲话者一些反馈。

  • 深入探讨– 我们可以提出一些问题,更全面深刻地了解受门徒要表达的整体信息。
  • 反馈 – 将我们观察到的门徒的表现,他所说的和怎样表达的,都客观地反馈给他。
  • 澄清 – 我们可以提出问题,确保自己明白门徒想要表达的信息。
  • 简单概括 – 我们换种说法重述一下刚才门徒所讲的,表明我们完全听懂了他的意思。

我们应尽量避免直接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更好的做法是帮助门徒自己向神找到解决办法,这样在与神同行的旅程中他们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而不是凡事依赖他人。

9. 简短总结

在每次交谈结束时,我们都要总结一下刚才说过的和认同的要点,表明我们在认真聆听。

忠告: 我们有时即使认真聆听,可能会因着自己的偏见而遗漏一些信息。导师在此要谨慎,不可有先入为主的观念。

  • 个人目的或快速下结论– 这种情况是指边听边思考解决办法,不断地挑错。其实应该客观地听完整个故事。
  • 个人情绪或问题 – 我们自身的情绪,心情或其他问题使得我们不能完全专注。
  • 先入为主 – 根据自己的经验、文化、教养和错误的信念,我们选择性的听取门徒的故事,没有尊重神带给他们的独特经历。
  • 分心和思索 – 我们不断地思索刚才说过的事情,而没有注意听现在所讲的,对话中断。

 

阅邮件推送,接收网站最新发布提醒,请点击 此处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