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何不能活出完全的爱
耶稣命令祂的信徒要完全的爱人。然而这是我们每一个都挣扎着难以完全服从的。我们的头脑都明白这条诫命,但在我们的内心却像有一条无形的绳子牵制着我们,就如:恐惧、怨恨、嫉妒和批判。就像《罗马书》第7章所描述的一场「争战」。我们很难靠自己努力得胜,反会为爱别人而感到筋疲力尽。
(English > Why we struggle to love perfectly | 繁體中文 > 為何不能活出完全的愛)
你们听见有话说:当爱你的邻舍,恨你的仇敌。只是我告诉你们,要爱你们的仇敌,为那逼迫你们的祷告。这样就可以作你们天父的儿子;因为他叫日头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给义人,也给不义的人。你们若单爱那爱你们的人,有什么赏赐呢?就是税吏不也是这样行么?所以,你们要完全,像你们的天父完全一样。 《马太福音》第5章43-46,48节
我也知道在我里头,就是我肉体之中,没有良善。因为,立志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来由不得我。因为按着我里面的意思(原文是人),我是喜欢神的律;但我觉得肢体中另有个律和我心中的律交战,把我掳去,叫我附从那肢体中犯罪的律。如果神的灵住在你们心里,你们就不属肉体,乃属圣灵了。人若没有基督的灵,就不是属基督的。 《罗马书》第7章18,22-23,8:9节
我们无条件地爱人的能力是来自圣灵。但首先,我们必须「把肉体的行为治死」,意思是我们必须把肉体倾向的犯罪要置诸死地。
弟兄们,这样看来,我们并不是欠肉体的债去顺从肉体活着。你们若顺从肉体活着,必要死;若靠着圣灵治死身体的恶行,必要活着。因为凡被神的灵引导的,都是神的儿子。 《罗马书第》8章12-14节
一些我们不能完全地去爱的原因
若我们发现自己不喜欢某些人,嫉妒,怨恨、或恐惧他们,但并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那么最有效的方法是追溯我们的童年状况,所有在我们一生中「学到」的,足以绘画出今天我们思想行为的蓝图。
1.内在的偏见
我们每个人看世界都是基于一系列独特的家庭价值,教育背景和文化。有些人自小被教导有某类型人或种族是不可爱的。甚至教育制度会教导孩子们某些学生被接纳,某些却不。若我们属于某个家庭、社会,或文化「规条」,我们是「好的」,不属于就是不好的。真理是:我们都是「坏的」,因为有罪,但我们都需要神慈爱的恩典和救赎。
我们若说自己无罪,便是自欺,真理不在我们心里了。 《约翰一书》第1章8节
2.性格的差异
其他时间,是我们的性格差异而把某些人拒诸门外。一个以任务为导向、注重细节的人,可能会与著眼「大局」和以人为本的人发生冲突。安静性格、内向的人,可能会回避喧闹性格外向的人的关系。没有人比别人更好。我们每一个都是神按自己特别的喜好创造的,而不是由我们的。
但如今,神随自己的意思把肢体俱各安排在身上了。若都是一个肢体,身子在那里呢?不但如此,身上肢体人以为软弱的,更是不可少的。身上肢体,我们看为不体面的,越发给他加上体面;不俊美的,越发得着俊美。我们俊美的肢体,自然用不着装饰;但神配搭这身子,把加倍的体面给那有缺欠的肢体,免得身上分门别类,总要肢体彼此相顾。 《歌林多前书》第12章18-19,22-25节
3.过去的创伤
我们个人的情感创伤和苦毒的根,常常都是最强大的障碍至令我们不能爱人。那些曾遭朋友惨痛背叛的,会倾向不再太容易喜欢朋友。又假若我们过去曾被羞辱,我们就会本能地想起那羞辱者而向别人作出不良的反应。
你们要追求与众人和睦,并要追求圣洁;非圣洁没有人能见主。又要谨慎,恐怕有人失了神的恩;恐怕有毒根生出来扰乱你们,因此叫众人沾染污秽;《希伯来书》第12章14-15节
我们会筑起围墙包着自己的心,也会戴上社交的「面具」,因此我们不再感觉软弱,也不会冒再受伤害的险。真理是:这种习惯是由恐惧驱使而不是出于爱。恐惧并不是从神而来。
因为神赐给我们,不是胆怯的心,乃是刚强、仁爱、谨守的心。 《提摩太后书》第1章7节
我们当中有很多人,都相信只要自己坚强一点就能克服过去的创伤,因此把痛苦瓶封起来,日久变成毒害。由于依靠属肉体的应对机制,不断地由恐惧驱使,形成致命的犯罪倾向。
爱里没有惧怕;爱既完全,就把惧怕除去。因为惧怕里含着刑罚,惧怕的人在爱里未得完全。我们爱,因为神先爱我们。人若说我爱神,却恨他的弟兄,就是说谎话的;不爱他所看见的弟兄,就不能爱没有看见的神(有古卷作:怎能爱没有看见的神呢)。 《约翰一书》第4章18-20节
4.爱听谗言和诽谤
我们很多人阅读圣经和听讲道,是希望属灵生命长进。同样地不断地聆听世上不敬虔的事,以至败坏了我们的心灵。
不论我们是否意识到,我们的潜意识可以吸收、处理和记忆所有在我们身边发生的事。例如:当我们听到或读到八卦、世俗「娱乐」,我们的潜意识会接受了教育,相信那些夸张的、偏见的、完全错误的。我们发现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开始形成强烈的偏见和批判。举例:若我们收看电视见到某些人常常扮演恶徒,我们会觉得在现实生活中也惧怕这种人。因我们相信他们也会伤害我们。我们最终会凭一本书的封面来判断它内容的好坏;而神却看透人的内心,不是他们的外表。
你们向来跑得好,有谁拦阻你们,叫你们不顺从真理呢?这样的劝导不是出于那召你们的。一点面酵能使全团都发起来。 《加拉太书》第5章7-9节
耶和华却对撒母耳说:不要看他的外貌和他身材高大,我不拣选他。因为,耶和华不像人看人:人是看外貌;耶和华是看内心。 《撒母耳记上》第16章7节
5.软弱
每个人都有弱点。有些人缺乏耐性,有些人没有同情心,还有一些人欠机智;可是这些并不是我们与生俱来的素质。感谢圣灵,祂会引导、改变我们的心和态度,当我们顺服神,并且因祂的荣耀求祂来改变我们。
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歌林多前书》第13章4-6节
原来我们在许多事上都有过失;若有人在话语上没有过失,他就是完全人,也能勒住自己的全身。 《雅各书》第3章2节
6.未悔改的邪灵立足点
我们常常忽视邪灵立足点的问题。若我们给撒旦直接在我们生命里找到立足点,例如:愤怒、争吵、迷信等,我们便渐渐地「被它掳去作奴隶」不停地犯罪。如欲被掳得释放,必须邀请耶稣进入我们生命中每一个犯罪范围内,我们并且要为此认罪悔改。否则,我们仍逗留在爱人的相反道路上。
生气却不要犯罪;不可含怒到日落,也不可给魔鬼留步。 《以弗所书》第4章26-27节
惟有那愚拙无学问的辩论,总要弃绝,因为知道这等事是起争竞的。然而主的仆人不可争竞,只要温温和和的待众人,善于教导,存心忍耐,用温柔劝戒那抵挡的人;或者神给他们悔改的心,可以明白真道,叫他们这已经被魔鬼任意掳去的,可以醒悟,脱离他的网罗。 《提摩太后书》第2章23-26节
你若行得好,岂不蒙悦纳?你若行得不好,罪就伏在门前。他必恋慕你,你却要制伏他。 《创世记》第4章7节
正如我们从上面的清单看,我们犯罪的倾向是基于我们「人生课程」,多于神的教导。一旦我们能证实那些触发因素阻止我们爱人,我们可以学习改变,更新对事物的想法。
神不像人看人的方式。在祂看来,我们都是祂差儿子来代死的一班背逆的人-不区性别、种族、年纪、政治立场,信念、对或错等。只有神是美善的,我们必须效法祂的心思意念。感谢神,祂赐下祂的灵引导我们,我们只管向祂寻求帮助。
基督若在你们心里,身体就因罪而死,心灵却因义而活。况且我们的软弱有圣灵帮助,我们本不晓得当怎样祷告,只是圣灵亲自用说不出来的叹息替我们祷告。鉴察人心的,晓得圣灵的意思,因为圣灵照着神的旨意替圣徒祈求。 《罗马书》第8章10,26-27节
阅邮件推送,接收网站最新发布提醒,请点击 此处 订阅。